《奥本海默》承袭了诺兰一贯的风格,那就是阅片门槛较高,主要体现在观众对于物理和政治的兴趣,和多种叙事手法糅合的蒙太奇,不会留给观众任何体贴。这种极具个人风格的电影拍摄手法,就造成了喜欢的人视若珍宝,不喜欢的人弃之如敝屣,而路人观众经常是一脸懵。
Part I 性——爱欲
爱是性冲动和灵魂交融的终点
我成为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这句话是琼和奥本海默做爱的时候,让他一边做一边念的梵文,在后面的核爆时也出现过,最终贯穿了奥本海默的一生。
现代医学发展后,我们有了显微镜等工具,还有更先进的实验法,尝试去探索是否有某种物质可以驱动人类的一切行为,包括这个最神秘的情感——爱。
现在我们知道像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可能在性冲动中起到关键作用,但对于人脑产生它的机理和条件,还未有清晰完备的解释。正如诺兰在星际穿越中所表达的,引力是四种基本力中唯一可以穿越多维空间传递的力,尽管它会在穿越的过程中损耗,但依旧能达到它所指的终点,也许,爱是不仅可以穿越空间,也可以穿越时间的又一种基本力呢?
回到现实,大多数女性是更加务实的,她们往往更关心某些确定的事件和自己内心的情感,而对一些宏观抽象的话题和对他人施加影响这种事情往往丧失兴趣。正因为男女这种生理因素导致的兴趣差距,所以在两性之间灵魂的交融变得更加困难。少有热爱物理与哲学且进行共产运动的女性,这也是琼为什么显得那么性感的原因。
Part II核爆——物理与事业
从奥本海默本身的选择来看,我们也许能洞见其他有趣的地方。
奥本海默在早期是非常有天赋的理论物理研究者,但后来却选择了曼哈顿工程项目负责人这个身份,将自己放在理论物理研究的精力放在了工程和管理上。
我们参考那个时代其他科学家的经历,包括爱因斯坦、海森堡、波尔、泡利和德布罗意在内的大部分人,对物理学贡献最大的论文都是在20岁左右的年纪发表的。有一种说法是,在这段时间人类的脑力是最巅峰的时刻,这种说法也被大家广泛认可。
但奥本海默这部电影却给出了另一种不同的视角。在从青年过渡到成年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的从更关注外界和真理,转变为更关注人类本身的活动上,这个过程也是<本我>这个概念形成的时候,所以我们会看到海森堡和奥本海默选择了投身于政治运动,而其他物理学家也会多多少少的关注在家庭、事业上更多一些。也许这又是黄金20岁的又一个理由吧
Part III政治——人性与战争哲思
电影后,我问了自己这样几个问题:
1. 是否应该对人类使用原子弹类武器?
2. 是否应该在广岛和长崎使用原子弹类武器?
3. 如果是我来按下这个按钮,会选择按吗?
我的回答是:《应该》《应该》《应该》
哪怕使用这些原子武器,伤害的是真实的平民,就像你我一样,是无力选择是否开启战争就被卷入进去的普通人,是无法享受到战胜红利的普通人,是那些有血有肉有父母有孩子的人。
这就是战争的残酷,在巨大的两个互相倾轧的齿轮中,受伤流血的永远是士兵和普通人,受益者永远是高高在上的掌权人。哪怕你和战壕对面的人无冤无仇,哪怕他的口袋里还有一家三口幸福的照片,你也必须要杀死他,互相撕咬到最后一颗还能用的牙齿。
这就是他妈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