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过黑暗骑士,是我目前为止觉得诺兰最有哲思性的作品。在当今动荡的世界之中,《奥本海默》的出现似乎是诺兰对此的看法与答复。通过奥本海默对于原子弹爆炸前后的思考,在反战内核下呈现出了不一样的新意。如今来看,原子弹的出现造就的核威慑局面,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世界80年的相对和平,但正如奥本海默心中所忌惮的那样,核武器的出现,使得战争变得不可知晓。
爱因斯坦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什么样,但第四次世界大战用的武器一定是棍和棒。”
说回电影本身,《奥本海默》一改诺兰常态,不再注重视效奇观,影片中原子弹的试爆不过惊鸿一瞥,甚至研发原子弹的过程在全片份量也只有1/3。但此次优秀的视听效果,很大程度上为《奥本海默》这部电影塑造出独一无二的影像风格。
实际上,整个观影过程下来,个人感觉《奥本海默》的影像基调为心理惊悚。大量的量子物理画面与其音效,不单单只是丰富影片视觉效果,很大程度上在前半部分为我们展示了奥本海默内心充满魅力的量子世界,在后半部分则逐渐演变成为奥本海默内心所忌惮的阴影。在影片一开始,通过不停的嘈杂音效的插入,诺兰就告诉我们,这是《奥本海默》,而不是《原子弹的诞生》,这是一部充满悲怆基调的传记影片,而不是向你展示原子弹研发过程的辛酸历程。
作为影片的转折部分,二战结束后奥本海默在小镇集会的说讲,很好的彰显了影片心理惊悚的影像风格。伴随着人们的欢呼和无尽的踢踏声,外化出了奥本海默内心无限的挣扎,当他仿佛看到原子弹爆炸的画面,通过剧烈抖动的背景,灰烬,白光,空荡,再到突然出现的欢呼,隐藏在欢乐下的焦骨,哭泣与呕吐,诺兰用这一连串的意象和视听风格,将我们和奥本海默的内心世界,拉到了无限近的距离。
《奥本海默》对于诺兰来说另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此次剧情的铺开。黑白彩色二线和各种各样的插叙倒叙听起来充满噱头又似乎和以前诺兰的影片一样难以理解,但实际上整个观影体验独一无二。大量的文本信息并没有为观影过程带来太大的困扰,反而通过文本向我们塑造了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物形象,并持续推动剧情的反转。到影片后半阶段,奥本海默的出镜越来越少,但众生相的展现却越来越靠近奥本海默这个中心。到了影片高潮,双线的蒙太奇剪辑伴随着激扬的音乐和独一无二的视效,相信每一位观众心中都将无限感慨。
影片最后,剧情线回归到影片前半场,奥本海默与爱因斯坦的谈话。通过奥本海默的内心,我们看见了核战争爆发时的恐怖景象,这比任何说教都更要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