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听说【芭比】和【奥本海默】两部电影,将会于7月21号同一天在英国上映,甚至出现了Barbenheimer这样的宣传词。我是很纳闷的,觉得两家公司有啥深仇大恨,要这么跟彼此过不去呢?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在1945年发明了原子弹。当两颗蘑菇云在日本上空爆炸,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芭比娃娃1959年凭空出世,在战后经济恢复的年代,也开启了女性意识的新篇章。两部电影,像是从两个不同角度讲诉着当代人类史。
周五我先看了芭比,笑中带泪,是用很多的梗,幽默,自嘲,在讲严肃的事情,同时又不乏女性导演的柔软;周六我又去看了诺兰的新片奥本海默,看到结尾,我笑不出来,只是哭了。突然体会到了芭比团队的用心良苦。
我非常鼓励大家如果两部都想看,可以先看【芭比】,带着里面的两性命题,再看【奥本海默】。也许这样可以帮助你跳出量子学家,小我的境遇,看到更多时代与人性的东西。
以下有微剧透,还没看过电影的朋友看完之后再来一起探讨分享观影心得。
我先来说说【芭比】这部电影。它以史诗般的开场模式,向【2001:太空漫游】致敬,也以此打开了女性意识,然后带着观众以女性视角,在芭比有了死亡意识后,跟随她去了趟现实世界。芭比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女英雄旅程”,重拾自身的阴性力量,比如重新找回身体与情绪的感知,成为一个不是男性凝视下所谓“完美”的人,而是自知自洽,有温度的人。而反观肯,他在现实世界中,学习了什么是“父权“,学以致用,回到芭比世界一顿神操作,反客为主。而芭比们觉醒了自己的阴性力量,通过她们对于对手的了解,而不是凭借蛮力,使得肯王国里一群肯被挑拨离间后一波浮夸的厮杀,像玩过家家,边打架还边跳着舞,没什么人命关天的严重后果。在影片结尾,芭比和肯达成共识,要一起建立一个平等有爱的乌托邦。
也许芭比团队知道很多观众也会去看奥本海默,这两部电影之间有非常鲜明的对比,形成一种张力。仿佛奥本海默就是芭比的现实版的延续,或者说是现实中的肯王国。现实可没有芭比世界那么美好,原子弹的威慑就是很好的证明。
【奥本海默】这部电影没什么女性角色,唯二的两个是以奥本海默的情人/妻子的角色出现,前者贡献了裸戏床戏后,为情所困殉情。后者虽然本人也是个有名的生物学家,电影里看到的只是一个情绪不稳充满怨气的家庭主妇。这些我都可以理解,因为毕竟是关于奥本海默大男主的传记,充满男性凝视也还算正常。
电影中,我看到奥本海默妻子Kitty的坚强,被一群早就有预判的男人们质问的时候,坚定说出自己的立场,保护丈夫,敢于反击,坚决不和那个背叛自己丈夫的人握手。在奥本海默被另一个同事的小心眼嫉妒心出卖后,在被自己效忠的国家怀疑的时候,只有妻子Kitty在情感上理解自己的丈夫。旁人只是将自己内心阴暗的部分投射在奥本海默身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她,看到了丈夫因为自己发明了原子弹,间接导致几十万亡灵的内疚,希望通过被审判惩罚,而赎罪的心情。
整部电影是父权氛围笼罩下的权力之争:人与人,国家与国家,党派与党派之间,人性阴暗面的彼此投射。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想在这里和大家科普一下:心理投射是,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潜意识里不想接受的特质和情绪。有时候这些阴影部分会威胁到我们对自我的认知。我们因为无法直视或面对这些特质,潜意识会将这些特质情绪一股脑全部投放到一个外界的对象身上,然后视这个“对象”为敌。让个过程,使我们可以继续觉得,我是好的,而不好的是对方。
这里的“对方”可能是另一个人,非常常见的,比如另一半,家庭成员之间;可能是一个族群,比如另一种性别,跨性别者,一个党派,一个国家,一个种族,甚至人类以外的物种等等。我们会认为,我不熟悉的,就是危险的。这是很多关系中的敌对,族群之间战争的缘起。
现实的肯王国里,不同国家战争不断,不同的党派将自己的阴影都投射到对方身上。二战是几个肯王国之争,核武器的发明是想通过武力震慑对方的比拼,广岛长崎几十万的生命只是陪葬,冷战是另外两个肯王国怀揣致命武器的争霸。奥本海默本人也是这父权下的牺牲品,有用的时候捧你上天,无用的时候,会变成敌人,坠你入地。
当奥本海默反复被一群人审问时候,我内心是充满了愤怒的。却在他妻子Kitty,这个电影里为数不多的女性角色身上,让我感受到充满人性的温柔的瞬间,那是坚强如水的阴性力量。
所谓的Barbenheimer(芭比海默),在我看来,其实根本不是芭比和奥本海默之争,大家理解的“对抗”。我认为,芭比的剧组又一次巧妙运用了阴性力量——在不对抗,没有战争的情况下,借着【奥本海默】一臂之力,讲着自己本来已经想表达的故事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