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的新片,必须支持一把。我对奥本海默的了解,也仅仅是知道他是被誉为“原子弹之父”的科学家。而以之为名的这部电影,也不仅仅是一部人物传记。
诺兰的叙事手法总是有些特别,这样的呈现或者还原现实世界的真实历史,似乎又隐约表达出了绝对真实其实并不存在,取决于视角和立场。
电影里,原子弹爆炸的瞬间,庞大的蘑菇云释放的热量和光线,直刺眼底。但没有背景音,一片死寂,像陷入了某种虚无。沉默,震耳欲聋。那个瞬间,扭转了一个科学家的一声,也扭转了世界的格局。
当倒数、成功、欢呼、庆祝之后,让人感到的是无力与绝望。在创造出改变世界的科技后,奥本海默也面临着道德的质疑及内心的挣扎。科学家们带来的到底是普罗米修斯的火种,还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这也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本书《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讲了四个科学家的故事,是一部基于真实事件的小说。
其中有个故事是关于普鲁士蓝:一种氰化物。当十八世纪初,瑞士颜料商意外创造了普鲁士蓝这种美丽耀眼的颜料时,一定没想到在未来的二十世纪,它将成为谋杀和自戕的利器。我们也没有想到,发明氮肥拯救数亿人免于饥荒的天使与制造毒气用于战争的魔鬼是同一个人。当他获得诺贝尔奖时,又有多少人倒在那一片耀眼的绿色里。到底科学的极限是为了更好的造福人类还是反其道而行?
还有一个天才数学家格罗滕迪克的故事,也印象深刻。他对科学破坏力做出提醒“炸毁能力极强的原子不是哪个将军用他肥膩的手指分离出来的,而是一群科学家,用的也不过是几个方程式而已。” 他认为自己的研究会毁了这个世界,为了保护人类,他不但隔绝了数学,而且远离人群,并想方没法銷毀自己以前的著作,消除自己对世界的影响。是啊,如果让人类走向毁灭,那这些发明的意义又是什么?
当薛定諤和海森堡的推导与争论掀开量子力学的世界一角,我们没有迎来解释世界的终极公式,却证明了世界的本质是不确定。上帝确实会跟宇宙玩骰子。而宇宙面前,人类又有多渺小。
When I came to you with these calculations,we thought we might start a chain reaction thai would destroy the entire world. I belive we did.
Yes, we did (destroy the world). 那个可能性趋于0的链式反应确实没有发生,但是“我想我们确实毁灭了世界。“
曾经我们以为有人理解过我们所处的世界如何诞生、如何运作,并推算过它的尽头会在哪里。但如今,我们不再确定,世界愈加无解。扭曲的人性,是更深的深渊,才是最可怕的。而当历史的车轮撵着你走上这条单行的不归路,有谁能拒绝,又有谁能幸免。
感觉心都空了,但不是麻木不仁,是珍惜当下的每一天。那么,就把日子活宽裕,神的事情交给神,鬼的罪恶有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