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很多影评人所拆分的那样,电影以黑白和彩色分为裂变和聚变两线,以时间顺序将三个小时分割为精确的三等份,以强光对应转场,这部电影纯熟的创作技巧自然是不必多言,接下来讲讲我对电影的一些理解。
电影的最后,看哭了,当镜头一遍遍地聚焦放大,那个茫然无措的奥本海默,一触即碎的仓惶眼神,不住颤抖的嘴唇,再辅之以背景的图像穿插,说实在,我切实感到心随之不断紧缚再松开,被无望之情迅速渗透并牢牢占据,是一种绝望的情绪。
我跟同学说,如果让我拍奥本海默的故事,前两个小时就够了。用一场撼人心魄的爆炸作为结尾,也可以做到余韵悠长不尽。原子弹成功爆炸,奥本海默功成身退,而免去后文有关思想矛盾的记述。我想拍的是一部英雄史诗,一个卓尔不群的天才科学家,历经艰险排除万难,研发武器惩治法西斯,减少不必要的伤亡,结尾应该就是,士兵互相搀扶着荣归故里,给一些面部特写,纷纷眼含热泪,好像流露出新的希望,然后杜鲁门总统望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手捂胸口,God bless America
如果故事仅仅局限到这里,这部电影就仅局限于爆米花电影,观众来听个响,然后匆匆归去,沦为茶余饭后之谈资。而多出的讲述就是这部电影值得一提的地方,它用了整整一个小时的时间交代了英雄的“落幕”。自古而今,上山之路与顶峰的风景总是被不停描绘,这就导致人们只会接受如何上山与享受成功的经验,而从没有一条路教人如何功成身退。或者从反面说说,“功成身退”鲜少需自行亲力亲为。奥本海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两个小时稳步上山,一个小时极速下落,功成,而迷茫于如何身退。诺兰的电影,很喜欢引用一个深刻的主题,向观众提出提出许多问题。观影毕,所感颇多,遂抛出三个问题:奥本海默是否真的解脱?是否有危力十倍百倍强于原子弹氢弹的武器?科技发展究竟会给人们带来什么?
首先是奥本海默是否真的解脱。
施特劳斯有一句话说,权力永远只存在阴影中。如同一代宗师面子和里子的比方:面子请人抽一支烟,里子可能就要除掉一个人。总结下来,人最怕出的名声其实是政治影响力。当一个人有了十足的政治影响力,就会不由自主地成为面子,也会自然而然地为当局所忌惮,被配备上里子。若其树立的是于当局有利的形象,里子刀锋对外,若其反骨初现,刀锋向内,而后不久便查无此人。政治是现实的,民众是易于煽动的,但其实没人开口就万事大吉。不张嘴的做法其实很多,也很省事,因为即使黄袍加身,对象也还是人。奥本海默,众星捧月一般升起,流星一般陨落,淡出政治中心,结局很圆满,恩怨一笔勾销。
只是不知道被动屈从算不算是解脱的一种。
接下来便是内力作用,也是本片聚焦的第一大矛盾,原子弹的发明。
大致理一理情节,受邀于曼哈顿计划对抗纳粹政权,奥本海默投身于原子弹研究,而当希特勒饮弹,纳粹投降,面对孤军奋战的日本人,奥本海默便陷入了踟蹰,是否应当继续进行原子弹研究?他不住问自己:“”
我们要不要对手无寸铁的日本人使用如此杀伤力的武器?
使用武器的后果是什么?
而后又将围绕武器发生什么?“
有人已经为他做了决定:
“你认为日本人会记恨你吗?不,他们记恨的是我。因为我才是那个命令他们投放原子弹的人。”当杜鲁门侃侃而谈之时,奥本海默意识到其科技成果已经被国家与政府所接管。什么事情与政治结盟都是可怕的。我想奥本海默更愿意成为的是“制衡者”,追求的是纯粹的和平与维持和平的科技,从没料想用其进行屠杀,第三段奥本海默进行胜利演说时进行的蒙太奇手法或许也是一种心理暗示(时空交织,广岛人民浮现)。而当为服务于新的“冷战”的氢弹计划提出,原子弹小镇又将迎来新的任务。科技真的能脱离政治吗?现有政治还是先有科技?答案其实很明显,科技是人,政治是人,实质就是一拨人管另一拨人。攻击纳粹时,奥本海默是政治的参与者,裹挟于大潮奔涌向前,广岛爆炸后,奥本海默是沙滩上残存的水滴,不欲同流的后果却是只能目送大潮滚滚向后,感受烈日灼心,最终变成一个名字镌刻在礁石之上。其实说实在的,他的清醒也来之不晚,而不论何时只要清醒了,就代表只能目送了。
目送也不是解脱。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知道,冷战,两极格局,核竞赛,原子弹结束了一场战争,带来了又一场战争,时至今日,围绕核科学争议性话题仍是无数,危机也在悄然酝酿之中,风云诡谲,波涛汹涌。
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两对基本矛盾也是不断变化的,不能说这个时代不如上一个时代,也不能以历史的局限眼光评价人和事。
奥本海默是时代的开拓者,用矛盾观点来看,悲观的讲,时代进步虽是大势所趋众人所望,但时代的开拓者有罪,因为他亲手摧毁了一个时代,也为新的时代带来了新规,而新规也不见得更为合理合规。时代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改变,上层建筑可以改变,但时代的本质细究下来似乎也不甚改变,人们基本的生存方式也不变。这样看,奥本海默是永远不会解脱的,因为他确实有罪,亲手摧毁了一个时代,也没有给新的时代带来什么。
接下来谈到武器的话题。这也是电影裂变和聚变所暗示的(个人解读)。表面来看,裂变是原子弹而聚变是氢弹。然而聚变的章节,主角是施特劳斯,这也就带来了新的解读空间。
我们可不可以把舆论的爆发,突如其来的掌控看作一场核聚变呢?
思路打开,真正摧毁奥本海默的,甚至是摧毁一众人类群星的,从不是什么杀伤力惊人的武器,而是舆论。列宁说过,最坚固的堡垒永远从内部攻克,内部的舆论让人嫉恨,也是舆论让人起了杀心。也可以说,舆论与掌控是人类世界中威力不亚于原子弹的武器,从内部通过摧毁内心从而攻克摧毁无数个体。电影之中舆论导向受主流意识形态影响,麦卡锡主义的盛行为有共产主义倾向的奥本海默留下了狭窄险恶的舆论条件,一次次庭审,又一次次辩驳,面对刻意刁难的刑讯逼供却无能为力。眼光放大到时代主题,奥本海默也是这一时代的一名个体,由此引申,必有许多如同奥本海默一般的名宿,也经受如此煎熬。时代内部主流事件的爆发如同一场大洪水,席卷万事万物,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诺亚方舟指哪打哪,但方舟上的人永远无事(在一个时代中),因为永远是水,是水在托举方舟前行(若发生泰坦尼克号一样的悲剧也就终结咯)。奥本海默没有得到方舟的船票,他高,但是他不够高。因为他高,成为众矢之的,因为他不够高,最终无能为力。施特劳斯是个精明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高,相当高明,利用舆论攻击奥本,但是他也不够高,最终反倒像是被人推下船,落得计划败露,声名狼藉。太阳底下无新事,舆论之下无生死。核聚变是一场爆炸,一场范围性攻击,混乱之中,谁按下核按钮都无法幸免于两败俱伤,除非站的够远,或立的够高。
或者从舆论角度延伸开去,不变的还是人性。电影用了前一个小时铺垫,中间一个小时升华,但是却用了最后一个小时,将原子弹爆发带来的炽烈升华急剧冷却,急剧冷却,变成冷冰冰的核废料和亘古不变的冰封。冰层下面留存下来的也就是赤裸裸的人性。人之初性本恶(我的理解是,本我由原始欲望构成,欲望+原始,便也不受约束。贪婪嫉恨,而今看来是罪行,但确从属于原始欲望,只是人们将他们冠以罪名而已。罪恶和欲望本来就界限难明),正如奥本海默,以原初的“恶”向教授的苹果中注射氰化钾,也是以对纳粹的仇恨,制作原子弹。两相类比,不同的是,原子弹是一个太大太沉重的苹果,无法收回,亲眼见证无辜平民服下苹果,悔恨与自责也便随之而至。同时由于人性的本能从没有人能从聚光灯下潇洒从容地走出来,群恶的爆发也犹如一场核聚变,威力巨大,防不胜防。我的看法是,必要时离舞台中心远一点。
但对于奥本海默这样的人来说,又怎么能做到呢?每个时代都很贱,需要一个人站在中心唱主旋律。奥本海默是被迫的时代牺牲品,被推到舞台上,一步步走向时代中心。站在中心完美谢幕后,环顾四周却无人与伴,他被架空了,但是所谓“架空”是他在时代的诱惑下,一步步亲手搭建的巴别高塔,是他自愿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旁观者不提醒,当局者一直迷。不必分出高低胜负孰优孰劣,都挺坏的。
爱因斯坦说:“他们会给你一枚奖章,用土豆泥和鲑鱼招待你”
最后一个问题,科技发展究竟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很难说,朋友跟我聊天说她们辩论队比赛打的就是这个话题,人工智能,生物科学,暗含威胁,充满争议。
人们都说科技是双刃剑,毋庸置疑,但这是用矛盾观点看。我的观点是发展,科技不是双刃剑,是达摩克利斯之剑,之所以还不落下,是因为还能为人们所掌控。故事的结尾,核弹头一颗一颗升空,划破云霄,奥本海默抬头目送,满怀惆怅,心力交瘁。正如其结尾所言,他起初认为毁灭整个世界的,将是原子弹导致的连锁反应,但是他最终认为,毁灭世界的确是他们自己。确实,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众问题也随之凸显,人们的未来看似晴空万里,但实则也是扑朔迷离。当下的科技,能否发挥作用,在于人们的意图目的,而这也令人恐惧,就以原子弹而言,它促成了新一轮的时局颠簸,还是在百般控制的情况之下。那么以后呢?在2001太空漫游里,机器人的叛变似乎也是一个很好的预言。人与自然不能和谐共处,现在的和谐其实是退让,能够和谐共处的前提,是必须双方达到同一水平,达成制衡的平衡。类比至人和科技,科技是超自然的物体,人永远无法和其达到同一水平,那么和谐的基础也就不复存在。人们需要科技发展,人们也不能使科技超速发展,一步一回头的意识已经形成,未来怎样或许只能靠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去把控吧。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只希望人类思考与思想的更新迭代能赶上机器的更新迭代(应该反过来说的)。可是虽说用哲学指导具体科学促进科学发展,但机器不懂马克思,或许真的跟不上呢?我不知道该如何在未来,在科技已经相当繁荣,稍有不慎即将破除临界点的情况下,在适度发展的僵持之外开辟一条新路,这条新路该怎么走?双方的利益与发展如何得到兼顾?科学上的“链式反应”一直在进行,真的有一天会毁灭整个世界吗?我不知道,我能做的只有一边亦步亦趋,并一边感到无所适从。
还有能做的,我会给我的自动驾驶汽车保留手动操控部分。还是保留一些掌控为好吧。
三个话题到此结束。
电影中传递的主旨很多,见仁见智,我想到这些。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勉强算是。反法西斯联盟联盟战胜了他们的敌人,奥本海默战胜了施特劳斯,奥本海默也和奥本海默自己纠缠不清。
插播一条趣事,坐我旁边看电影的好哥们儿,前一个半小时坐立难安,后一个半小时正襟危坐,电影散场哥俩儿抱头痛哭。
情绪是会传染的的,从没见过一场电影在强光,轰鸣,爆炸的无与伦比高潮之后,席卷而来这样漫长的绝望。世界在发展,世界在毁灭,世界在重建,一边毁灭一边重建。
说白了,奥本海默只是单纯痛恨纳粹而已。不经意做了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意图是好的,结果说不清,有好有坏,本人也做了殉道者。说他最后活该,半褒半贬。确实活该,也的确活该。
争议性人物总伴随着矛盾,诺兰将他的生平呈现了出来,展示给我们,让我们思考。那么我们又能从矛盾中获取什么呢?是扭转矛盾的经验和力量吗?的确,一切似乎都可以改变,一切似乎也不能改变。
当然,电影存在问题,例如部分情节拖沓,角色塑造不到位(尤其是两位女性),信息量巨大考验观影观众门槛。有评论其“老白男”,笑飞了,相当恰切,整场电影都是配乐,略显过犹不及。个人评分9.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