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的电影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它拥有一个好的剧本,而一个好剧本的关键我认为在于它的核,这个核如果拿出来能放在任何年代任何国家或地区依然成立,这就是一个好剧本,《奥本海默》是这样的,与其说它是一部人物传记片倒不如说影片透过奥本海默与原子弹息息相关的半生,讲述了一个政治故事,这个政治故事放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地区都成立。
2.我知道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都期待“核爆”的那场戏,诺兰导演在影片中也确实爆破了,但我个人认为单纯从视觉角度看,这个场面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壮观,起码和诺兰之前炸飞机等大场面比,算是一般的,但那个场面依然震撼,具体是怎么震撼呢?我建议大家去imax厅体验一把诺兰的顶级视听呈现(就不剧透了)
3.我发现有很多人拿《奥本海默》和《横空出世》做横向对比,从内容上来看《横空出世》讲述的是我国从立项到爆破第一颗原子弹的过程,《奥本海默》讲的也是第一颗原子弹试爆的故事,好像确实是相似的,但实则不然。我国爆破第一颗原子弹更多的考虑层面是震慑和自卫,是在一种不得不的前提下,奥本海默则有可能成为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那个人,所以整个故事不仅讲原子弹的设计过程以及我之前讲的政治还讲述了包括奥本海默在内的诸多科学家充满矛盾和并不完全一致的内心。(依然不剧透点到为止)
4.小罗伯特唐尼在本片中是绝对的男二号,电影直接给了他一个视角(即全篇的黑白金镜头)去叙事,同时他也是本片的“反派”,看电影前我很难想象我“认识”了十几年的钢铁侠竟然能把一个复杂的政治人物饰演的如此真实,看完电影后我的感受就是完全忘了他是拥有一颗温暖的心的托尼斯塔克。
5.说到演技,主角墨菲在影片即将结束的时候,在一个闭塞的封闭空间里和另外一位演员(我脸盲到实在记不清他饰演角色的名字和演员名字了,抱歉)的巅峰对手戏,几分钟的时间基本没有动作全靠台词与表情的支撑给这个故事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后边其实还有几分钟,我个人认为那是结局以后的故事了,在我心中可能更像彩蛋吧)。这也是我认为能足够提名并且拿下下届奥斯卡影帝的表演了。
6.因为白天没有睡觉下午还运动过,我是抱着必睡着的心态去看的,但全程没有睡,进入影片的世界后我发现诺兰的电影确实一如既往的一通碎剪,但别担心,没有一个镜头是白给的,一定要仔细看,谜底在电影结束前会全部揭晓,这也是第一部我一口气看完一整部诺兰的电影,看来好的观影体验对于观众对电影的理解感受还是极为重要的。(由此我也相信短视频不会让电影艺术消亡)
7.对人物成功的立体的塑造也是这部电影好的一个点。主角奥本海默不是传统意义上英雄式的人物,他的经历,性格,甚至于说德行都很复杂,但这些复杂的元素同时融合在这个人身上的时候,你又会觉得很合理,不突兀。然后我想我大概能感觉到部分《芭比》受众不喜欢《奥本海默》的原因了,但感觉他们不喜欢的其实是奥本海默,或者说某些角度下的奥本海默。(不剧透)
8.关于爱因斯坦,他的篇幅不是很多,但又是该片很关键的一个人物,这绝对是一个睿智的人物,我甚至觉得他在一定程度上,在这场发展核武的博弈中,充当了执棋者的身份。
9.诺兰的视听没得说,但这部电影中我记忆更深刻的是音效,是“沉默的震耳欲聋”也是惶恐不安中的振聋发聩,是有节奏的紧张感也是戛然而止的幽鸣。
10.大家关心的大陆特供镜头做的是裁幅放大来达到遮挡局部镜头的处理,其实没几个镜头,也不影响整个影片的叙事,就是裁的比较明显,让人在视觉层面感到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