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纪10年代,《社交网络》即便不是最优秀的作品,也是最被低估的作品。而《奥本海默》则可能又会是一部被高估的诺兰作品。
《奥本海默》整部影片视听快速,剪辑流畅。出场人物很多,一开始会有些脸盲。不过对于阅片量较多的人而言,找到节奏后,应该也没有跟不上的问题,还会有一种不断接收和消化信息的爽感。但整体看完后,我觉得有点无所适从,没有几场印象深刻的戏,也没太弄清楚奥本海默的人物形象。
从叙事手法而言,《奥本海默》并无新奇的。都说诺兰擅长非线性叙事,但大体上,《奥》仍然是按照两条时间线来顺叙的,一条听证会线,一条奥本海默的人生线。只不过会在两条线中,偶尔加入一些插叙。这种叙事,并没有多复杂。虽然换了几个叙述人物的视角,但总体而言,功能更多地是加快影片节奏,而不是用来拼合主角的人物形象。
在我看来,作为以原子弹之父为题材的电影,叙事上或许采用“原子化叙事”更恰当。“原子化叙事”当然不存在,但如果以大神级别来期待诺兰的话,他本应该弄出一个比常规拼图叙事,情节更加细碎,视角更加分散的故事来。整个故事中的人,不论是叙事者还是被叙述者,他们的原子化社会属性将更加明显。最终,故事表现奥本海默个人的孤独和疏离,进或原子弹诞生之后,人类社会发生的深刻改变,都可。
《奥本海默》在情节上,可能是比较细碎的,相当多戏都是碎片化来展示(这种碎片化单场戏叙事方式,我认为更可能是后期剪辑时,采取的处理。否则影片时长还会大大超过三个小时。一部四五个小时的电影,在商业上是不可接受的)。但视角并没有特别分散,总体上还是奥本海默的第一视角叙事最多。所以,从叙事手法而言,《奥本海默》是不如《信条》来得有突破。《信条》虽然是设定粗糙,自相矛盾的地方很多,但在叙事手法上及视听上(主要指逆行时间),是眼前一亮的,或者说是敢于探索的。
更失望的是,《奥本海默》的结构和叙事方式,基本就是照搬《社交网络》。都是从主角遭遇的官司说起,继而双线展开。可人物塑造上,《奥本海默》显得非常模糊,对于主角的动机,以及他对许多重大议题的态度,都显得暧昧不清。进而,影片的主题也令人难以捉摸。
无奈,诺兰在片头加入了普罗米修斯的寓言故事,试图一开始就把奥本海默和普罗米修斯划等号。姑且不说,普罗米修斯盗火受难是一个两千年来已经被用烂了的文学母题。可即便是试图把奥本海默塑造成先知受难的形象,影片也没有成功。
相反,在《社交网络》里,主角的行为,缘起于一个卑劣的想法。这个设计可能有些刻意或失真,但它在表达主题上,却异常合适。发明人和人之间互相沟通的产品的人,自己却丧失了与人正常沟通的能力。
好在,这次诺兰没有再拍他不擅长的动作戏了(上次看《信条》,每到动作戏开始,我就犯瞌睡)。但诺兰还是在影片开篇部分,加入了不少量子物理或天体物理的视效画面。老实说,这些视效也并不让我震撼,反而像是诺兰,对于物理学家大脑中的科学想象,找不到更好的表现形式。举个例子,就好比《三国演义》,其实是普通老百姓对于庙堂政治和军事的朴素想象。而之后的原子弹试爆的画面,没用特效,就拍得很好,这才是诺兰所擅长的。
诺兰最擅长的,还是用视听信息去轰炸观众,至少在观影期间,观众是无暇去关注影片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一点《社交网络》就好多了,不是说《社交网络》不玩信息轰炸,而是因为《社交网络》的问题比《奥本海默》少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