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大费周章跨越整个上海市区,是为《奥本海默》特别准备的仪式感,周天的五角场万达广场熙熙攘攘,不是很宽敞的影院大厅也挤满了为这场放映而来的影迷,只是不清楚我们是不是为此最长途跋涉的。虽说是二代IMAX影厅,但音响效果相比最近去的几家激光IMAX来说一般,映前广告时画面顶部有一条暗边,与宝山万达影城IMAX同款,正式放映时又不明显了,原本就够厚重的座位还加装了按摩套件,又一次刚入座就被惊吓。比较有意思的是,映前广告中还有我国的征兵宣传片,且是在如此意识形态的电影放映之前。
本片的原作为波德和舍温共同撰写的《美国的普罗米修斯:胜利与悲剧》,据说是《信条》主演帕丁森在杀青时送给诺兰的,诺兰因为这本书对奥本海默产生浓烈兴趣,在采访中也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要拍这部电影:“奥本海默的故事真正吸引我的,便是那个时刻:他和他在曼哈顿项目中的同事们无法消除第一次测试中产生链式反应的可能性,而如果发生,这将摧毁整个世界,但最终他们还是按下了按钮......对我而言,在任何一部非常非常戏剧性的电影中,这都是我听说过的赌注风险最高的一次。”
奥本海默是德裔犹太人出身的美国原子物理学家,研究原子弹而闻名的“曼哈顿计划”负责人, 20世纪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之一。他带领他的科学团队为美国成功研制了原子弹, 而他的成就永久地改变了这个世界, 也改变了他的命运。“就像希腊反叛之神普罗米修斯从宙斯那里盗取火种带给人类一样, 奥本海默带给人类原子能之火。当他试图要收回这把火, 当他警告我们这把火很危险时, 当权者就像宙斯一样恼羞成怒地惩罚了他。”
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就像三体的叶文洁,“我点燃了火,却控制不了它”。这意味着接受近神般推崇,也意味着承受一切后世批判,即便核裂变武器面世具有历史必然性,但人性无解,人类一边对其感受到巨大的恐惧和担忧,又膜拜它神一般的破坏性和威慑力。从潘多拉魔盒被打开起,核威慑阴云笼罩至今,历史证明,最残酷的恶魔也能变成平衡世界博弈中最关键的和平使者,每一个拥有这份毁天灭地力量的国家,头顶都悬着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同时也是互相制约的最后手段,以此换来数十年的整体和平。
诺兰自此开始涉足严肃政治题材,故事框架与《萨利机长》异曲同工,剧情脉络又让人联想到《至暗时刻》。影片一开始就能感受到诺兰擅长的悬疑气氛营造,前半段节奏平顺,渐入佳境。前期学术探究,后期完全政治化,主线重心看似落在原子弹的研究下,实则都在围绕塑造两位主要角色而运作,使角色刻画深入人心。能让不少对奥本海默这个“原子弹之父”有所耳闻但一知半解的观众,获得重新认识角色的机会,作为传记电影来说无疑是成功的。
诺兰作为胶片IMAX死忠粉,这次更是首次同时使用了黑白与彩色胶片imax,黑白与彩色画面区分主观客观视角,从开头就划分成两个章节:裂变和聚变,指代奥本海默与施特劳斯两位主要角色。实拍狂魔这次遇到历史传记题材更加得心应手,全长三小时的片长几乎都是实拍,在沙漠里搭建出cod玩家极为熟悉的核弹小镇,特效镜头从星际穿越的700个降到如今仅200个,且都是诺兰一贯基于实拍的VFC特效,除了原子弹试爆的大场面,即便是最微观的原子级反应画面也是靠实拍模拟。
作为技术流理工男导演,以复杂的多线剪辑,声画错位的剪辑技巧,在试爆成功后的庆功演讲上发挥到极致,过曝打光模拟核爆现场的风格化摄影,辅以莫扎特《安魂曲》般的配乐,双重作用下打造出教科书级视听体验。场面调度与镜头语言,主观视角下的奥本海默亲手为一场究极毁灭写上开端,眼前人们为同类的死亡欢呼雀跃,狂热地兴奋着一齐跺脚,口中颤颤巍巍挤出几句为胜利感到骄傲的话,这一刻人性与血肉一齐剥离,背景不断抖动失衡,核爆的强曝光模糊了视线,背景音里掺杂着撕喊、哭泣、盖格辐射声,镜头切给呕吐的人,脚下踩破一具碳化的尸体,下一秒时代杂志封面印上了自己的面皮,角色内心的矛盾冲突达到顶峰。
奥本海默现实中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他自觉优越,思考常人所不能及之事,难以被人理解,且对很多事情直言不讳,难免令人反感,以至于得罪权贵,因其左翼身份遭逢麦卡锡主义对美共的排挤。个体在狂热的政治环境中,在强大的国家机器下显得多么渺小无力,理想主义者又是多么软弱幼稚,他热爱的科学,与现实的困境割裂成两个宇宙。黑白画面从胡佛总统办公室出来出现明显的顺序切分,预示着鸟尽弓藏,命运的审判也揭开序幕。奥本海默看清了,自己不过是政治诉求裹挟下,一件被利用的工具,被抛弃只是必然,如今已难功成身退。同时他也看清了,他们拉开的是人类自我毁灭的序幕,核战争的后果难以预料,三位一体核试验从0到1触发了链式反应,美苏之间猜疑与威慑恶性循环,陷进意识形态霸权争夺的冷战泥潭里难以自拔。当妻子两次反问质疑他为什么被恶意审查却不反击,我感受到奥本海默正处于双重煎熬,在一种自责与怀疑中,充斥着不安焦虑,成了为信仰受苦的殉道者。
本片卡司众星云集,数位影帝只拿低片酬客串,卡西的出场让人感到惊喜,独特的嗓音还未露面就认出来了,对奥本海默的审问中显现出独特的压迫感。加里·奥德曼客串了傲慢无礼的胡佛总统,依旧是经典的整容级表演,但此桥段设置略显突兀,对待主角不客观的轻浮让人出戏。而作为第二主演的小罗伯特带来最意料之外的惊喜演出,听证会的幕后黑手,鞋商出身的他显现出无比的自尊心敏感与对权力的渴望,导致对奥本海默的政治迫害,了解过现实背景后,奥本海默与爱因斯坦的对话作为最后埋下的悬念,使施特劳斯的敏感化为仇恨,只是表现出他的行为动机依然存疑,不够有说服力。小罗伯特饰演的施特劳斯这个角色正是剥离出原子弹诞生故事外的赤裸政治讽刺,将冷战时期大国之中的扭曲丑恶与阴暗,嫁接在这位“反派”身上,不算取巧,不过在制造矛盾塑造角色这方面行之有效。
三位一体核试验是人类史上首次核试验代号,名字源自英国17世纪诗人约翰·多恩的诗《猛击我心,三位一体的上帝》。约翰·多恩是奥本海默的情人琼非常喜欢的诗人。琼在核试验前一年自杀,奥本海默把这首诗句作为核试验的代号,或许是表达他对琼的纪念。皮尤的船戏没什么好说的,大陆引进后删减、裁切、遮盖都安排上,意料之中地给不爱穿衣服的皮尤穿上了一件印度院线同款小黑裙,念经部分也得以保留,相比之前一些国内引进电影的删减和加衣,处理还算巧妙。
从《信条》诺兰与汉斯季默暂时中断合作开始,转而寻来路德维希来制作配乐,就能窥见诺兰对配乐的实际掌控与配乐音效化的运用,盖革探测器,跺脚,钟表声,心跳,对裂变作用的微观模拟,防空警报,且能听出不少《信条》的影子,电子音效与古典弦乐的搭配有趣的碰撞,但没能留下什么印象深刻的旋律片段,也许是受题材所限,多一些沉稳,却没了创作信条时的新奇大胆,配乐很满,存在感又极强,很能调动观众情绪,即便对画面和剧情理解不透,也会被单纯的听觉感受煽动。
离开汉斯季默后的配乐仍然是经典的响度战士,存在感强烈,很难说清是诺兰与季默互相影响还是季默对其他电影配乐家的影响,或许都有。从参与《奎迪》、《黑豹》、《曼达洛人》、《信条》等高关注度作品的配乐工作以来,能一路听出路德维希的提升与转变,我也非常喜欢《信条》的OST,但这次的配乐更像是脱离个人风格后,更被导演把控而完全服务于剪辑的产物,功能性有余而艺术性不足。相比汉斯季默一些单拎出来听都能欣赏的作品,更缺乏一份创作自由和独立乐章的完整性,是要获取完整的体验就必须依托电影剧情的传统“电影音乐”,不消细数,仅从这一点就与前辈相形见绌。只能说汉斯的成就过于耀眼难以跨越,而路特维希还充满可能。
没有了奇观和新奇概念,在这方面并很不诺兰。噱头只剩下不算“稀罕”的核爆和黑白彩色IMAX双胶片拍摄,悬疑情节也摆在台面上,没有什么让人思考的留白,坐在IMAX影厅中心,让我产生一种没有什么可写的的感觉。与《星际穿越》这种硬科幻大量学科技术类台词讲解不同,《奥本海默》在原子弹黑洞等话题上没有倾注过多笔墨,而是更侧重描写人物的情感与工作经历,使角色慢慢塑造得有血有肉,出现了在他电影中少见的细腻柔情,尽管这仍是他的弱项。叙事节奏在原子弹试爆成功后的一小时开始拖慢,如果将审查的内容适当精简浓缩,或将更多的篇幅花在道德讨论上、更细致具体地刻画施特劳斯的心境变化,可能会更平衡些。
诺兰从信条开始再次挑战自我探索不同的选题,这部精彩又普通的传记电影,没有烧脑的剧情,没有奇观,没有新东西让人眼前一亮,就是如此,只靠非线性叙事和优秀的镜头语言,画面演出就将一件耳熟能详的故事拍得无比丰富,角色塑造无比丰满,这便是诺兰电影的独特魅力,或许这股魅力会使奥本海默受到奥斯卡青睐。尽管影片足够精巧夺目,但很难不让人注意到三小时的时长,由于想讲的东西太多,三个小时都好像不够用,当影片进入漫长重复的无聊“审查”环节时,我注意到现场陆续有几位观众离场,慢热的电影,就像核爆的瞬间,震耳欲聋的声音要比光的传播更慢一步,结合影片好似故意为之的R18评级,的确说明此片需要一定阅历才能理解,但直到你听到这声巨响,才明白事实是多么严峻而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