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下。对于奥本海默其人其事,本片算是中规中矩,除了我用尽全力也无法从基里安·墨菲的蓝眼睛里参透他的心思。对于曼哈顿计划,本片算是去粗取精,但这个13万人参与的巨大项目实际包含了大量的建筑工人、操作员、军事人员,他们的贡献以及该计划的善后都几乎没有在片中表现。对于原子弹的伦理和意义,这是我最想从片中看到的,却也是本片最缺失的。倒不是说我喜欢宏大叙事,只是希望多看到一些观点的碰撞和深入的探讨。诺兰在表现奥本海默的幻觉中发挥了他的专长,但忠于史实的决心限制了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知道本片在各大评分网站都是高分,我知道本片已经成为了史上最高票房的二战相关电影,但很遗憾,它不是我的菜。《信条》的班底,果然再次让我……失望。

关于奥本海默其人,关于曼哈顿计划,关于核威慑和人类命运,关于麦卡锡主义……有太多可以讲,电影也都想讲,但却好像什么都没讲透。这不是简单的贪多嚼不烂,毕竟三小时片长,怎么说也能把几个点聊清楚才对。所以我只能理解为诺兰确实不擅长人物刻画和哲学讨论,还是花式叙事和视觉炫技更在行。

以奥本海默为片名、以其传记为蓝本、影片绝大部分(彩色部分)是以他的视角展示、无处不在的基里安·墨菲的脸,都表明了这位“原子弹之父”在全片的“核”心地位。诺兰选取了奥本海默从1926年读研究生到1954年被审查之间的若干人生大事,尽量忠于史实。当然,事件次序肯定是颠来倒去的,主线则是通过他在安全许可听证会上的自述来不断闪回。类似手法曾在《社交网络》等片中屡试不爽,其好处是可以更加随意的撷取和组合素材。传记片的一大看点就是记述者对人物动机的揣摩,而对于奥本海默,人们最关心的无疑是他对原子弹这一终极武器的态度。奥本海默晚年曾说,如果再来一次,他还是会选择造原子弹。这不难理解,毕竟当时纳粹已经在造了,如果真的让希特勒先掌握核武,后果不堪设想。说起来当时还是物理学家比政客们更加机警,那封爱因斯坦给总统的信功不可没。所以造是一定要造的,而且越快越好,但怎么用就另当别论了。作为第二代犹太人移民,奥本海默的初衷是对抗德国;于是当德国在1945年5月投降时,事情变得有些微妙。考虑到此时的曼哈顿计划已经花费了20亿美金,曙光就在眼前,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作为项目总负责人,奥本海默也渴望功成名就,所以便有了7月16日新墨西哥州的三位一体核试验。奥本海默是否望着蘑菇云吟诵了《薄伽梵歌》的“Now I am become Death, the destroyer of worlds”,我们不得而知,但后来的事情确实已经不受他控制了。有资料表明,他在8月6日的广岛核爆后还是兴奋的,但对3天后的长崎原子弹非常不满。他从此致力于对核能管控的游说,这显然与第二次红色恐慌时期美国政府的政策相悖,遂为他的失势埋下伏笔。战后他担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近20年,直到1967年初去世。

如何评价奥本海默?他从小是个天才,23岁博士毕业,知名理论物理学家,富有人格魅力,喜欢拈花惹草,曾有左倾倾向,但一生忠于美国。他凭借才华和领导力主持造出人类第一颗原子弹,又因为良知和责任心呼吁停用核武器,再加上晚年受政治牵连,他的一生堪称悲剧英雄的典范。这么好的题材,给谁拍大概都不会差到哪儿去,而对于诺兰,我们自然有更高的期待。只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诺兰确实拍出了他的担忧(概率近零但非零的点燃大气层摧毁地球)和内疚(一直出现周围毁灭的幻觉),但过于感性和笼统。至少我看完还是不知道他的政治倾向、人生抱负、对待自己的态度、对核武器何去何从的具体建议。三小时虽然不闷,但我无法走进他的内心,就连他对情人、老婆、孩子、弟弟的感情也是看得云里雾里。更关键的是,在人类从此进入核子时代、末日之钟已临近子夜的大背景下,我很难再将情感投注于某个个体,即使那个人是诺兰口中的“most important person who ever lived”。换句话说,因为本片题材的特殊性,我希望看到更大更深的讨论,而非拘泥于个人的功过是非、情操个性。但诺兰显然是以塑造人物为主要目的,这大概正是本片(在我眼中)的“原罪”。老实说,我听到奥本海默将自己形容为死神的反应跟杜鲁门类似:你只是研发者,不是使用者;十几万条人命的锅轮不到你背,但神也轮不到你当;你的功绩是比德国先研制出原子弹,但原子弹本身是迟早要被研发出来(毕竟现在在《核不扩散条约》下也有9个国家有核武了),所以你不必自责也不必自大。

当然,在传记之余,谁不想高屋建瓴余韵绕梁呢,所以诺兰才会以奥本海默和爱因斯坦之间关于“已触发连锁反应”的对话当做本片的最大包袱,将奥本海默脑海中的核弹齐发作为本片最后一个镜头,以示警戒。但我想问,这样“凭空吓唬人”会不会太小儿科或民科了?你倒是聊聊人类走向核冬天或核浩劫的途径有哪些啊?有办法避免或防御么?事实上核威慑在无形中阻止了美苏之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再加上核电的开发,说明人类是有机会和能力应用好核能的,没必要危言耸听。如果真的想强调其毁灭性,不妨花时间多讨论一下美国在日本投放的那两颗原子弹——这是人类迄今为止唯一用于实战的例子。美国官方的说法一直是如果不炸,日本会死守到底,盟军需付出百万人的代价以占领日本本土。但很多人对这个“电车难题”提出质疑,比如能不能炸人烟稀少的地区或海域,能不能事先明确警告,特别是广岛核爆后三天就炸长崎是否有必要。事实上,虽然看起来日本是在长崎核爆的第二天就投降了,似乎原子弹齐了决定性作用;但资料显示压垮日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实是前一天的苏联对日宣战。正因如此,早在长崎被炸几小时前,曾经寄希望于苏联调停的日军高层就已经在讨论投降事宜了,所以这颗核弹的必要性很值得怀疑。目前主流观点认为第二颗原子弹有三个目的:1、复仇日本,2、告诫苏联,3、实验测试(“胖子”和“小男孩”属于不同类型的原子弹);而逼日本投降恐怕只是附带。

影片还有一大重头戏是麦卡锡主义的盛行导致奥本海默的安全许可被调销。一个安全许可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但它其实宣告了奥本海默政治影响力的结束。大众眼里的英雄却是政府的眼中钉,这确实很有讽刺意义;不过我要说的是,奥本海默的悲剧是多方面造成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抵制开发氢弹、反对军备竞赛等主张与当时的国家大政不符。但诺兰似乎在刻意强调路易斯·斯特劳斯的从中作梗,为此还专门穿插了一场多年后在参议院举行的委员会。会上斯特劳斯的商务部长提名未获通过,原因正是一位科学家指证其为搞臭奥本海默的幕后黑手,而斯特劳斯大boss身份的包袱也等到最后才抖出来。值得一提的是,片中这一部分的场景因为没有奥本海默的参与而用了黑白色调(也可以看做是斯特劳斯的视角),这种黑白和彩色交叉的手法很容易让人想起同样时间超长、人物超多的阴谋论神片《刺杀肯尼迪》。但不管是奥本海默的沉冤昭雪还是斯特劳斯的作茧自缚,出于前述原因我都不太感冒,除非诺兰是故意为了让人类的嫉妒心在共同命运前显得可笑。

总结一下。对于奥本海默其人其事,本片算是中规中矩,除了我用尽全力也无法从基里安·墨菲的蓝眼睛里参透他的心思。对于曼哈顿计划,本片算是去粗取精,但这个13万人参与的巨大项目实际包含了大量的建筑工人、操作员、军事人员,他们的贡献以及该计划的善后都几乎没有在片中表现。对于原子弹的伦理和意义,这是我最想从片中看到的,却也是本片最缺失的。倒不是说我想看宏大叙事,只是希望想看到一些观点的碰撞和深入的探讨。诺兰在表现奥本海默的幻觉中发挥了他的专长,但忠于史实的决心限制了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知道本片在各大评分网站都是高分,我知道本片已经成为了史上最高票房的二战相关电影,但很遗憾,不是我的菜。


奥本海默Oppenheimer(2023)

上映日期:2023-08-30(中国大陆) / 2023-07-20(中国香港) / 2023-07-11(巴黎首映) / 2023-07-21(美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基里安·墨菲 艾米莉·布朗特 马特·达蒙 小罗伯特·唐尼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奥本海默的影评

arron
arron • 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