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微微剧透,还没看的酌情往下刷。

还是我写影评的老规矩,先说结论再说屁话,我对《奥本海默》的评价是:妈的,太屌了,我草,赶紧看,有IMAX看IMAX,别逼我求你们。

电影中段准备引爆时,满脑子都想着那个著名的「诺兰与实拍」的段子,以及在预热阶段大导演信誓旦旦地说着“妹搓,俺们都是实拍的绝不整虚头巴脑”的余音。原本以为只是大导演开玩笑跑跑火车,毕竟核弹落地美利坚这种荒唐事儿别说你诺兰,就算是奥本海默再世也不好使啊。只是没想到他是来真的,真给丫拍出来了。尽管不同想象但却超乎想象,一切那么的优雅、浪漫,爆炸带来的阵阵余波甚至穿透屏幕直击心灵久久不能忘怀,实在让人不禁感慨“妈的,诺兰真是个天才。”

就像引爆原子弹那场戏一样,《奥本海默》是不同想象但却超乎想象的,诺兰真是个天才。其叙事之巧妙、台词之深刻、画面之精美、配乐之细致,几乎关于电影美学的每一项细节都值得展开来聊一个大长篇。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今年至此,甚至极大概率是全年度把现代电影工艺综合得最好的一部电影。我实在想不到还能出现一部比这拍得好的了,如果有,那只能说今年的观众真的算享福了。

在制作人名单缓缓升起之际,我满脑子回荡的都是唐尼接受采访时说的那句“这是诺兰导演电影的正式开幕,以往的作品皆是序章。”我深感唐尼说的绝不阿谀奉承的客套话,而是实打实的真心话。在我心里,《奥本海默》就是目前为止,诺兰拍得最好的电影。尽管它没有异想天开的脑洞,没有天马行空的叙事,而且在一部以“核弹”为主线,以二战作为时代背景的电影里,贡献出来的大场面甚至远不如《蝙蝠侠》三部曲、《信条》这类城市故事多,这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的朴素,那么的“不诺兰”。可对我而言,诺兰以往作品都是精妙绝伦的「故事」,唯有这一部《奥本海默》,厚重得宛如一段史诗。

如果单纯作为个人传记片来说,《奥本海默》有着诸多的问题。它不够严谨,为了加大戏剧冲突改编了很多戏份(例如最开头的毒苹果事件)。它的对话太多,给观众呈现了奥本海默的困境却往往只是告诉观众奥本海默怎么说而不是他到底怎么做。在诺兰的画面里,奥本海默总是不那么像一名科学家,反而更像一个深陷旋涡里的政客,这对于个人传记来说固然是片面的。可诺兰拍《奥本海默》的野心一定不是讲好某个人,而是一群人——一群献身信仰的殉道者,一群进退维谷的反战者,一群惨遭背叛的“背叛者”。

我之前看到这么一个令我非常生气的观点:奥本海默本质上是一部美国主旋律电影。这个观点就像之前《流浪地球2》被嘲《战狼3》一样幼稚。对我而言,无论《奥》或是《球2》从来不属于某个国家的主旋律,这些电影都属于的世界电影。诺兰想要呈现的也一定不只是奥本海默的故事,更不是美国故事,而是一个时代一群人的悲剧,一整个世界的悲剧,一个为了摈斥异己而引发的悲剧——德国法西斯为了种族独立挑起战争,美国为了不和苏联瓜分战后利益向必败的日本投放原子弹,资本主义政权为了巩固统治对美共狠下杀手,刘易斯为了推动氢弹研发(也是为了AEC的利益)抹黑、羞辱奥本海默……为了摈斥异己,所以有了赤恐、有了白恐,有了不堪回首的6676。

时至今日我们仍能见证了俄乌战争,看见普里戈任的陨落。比起奥本海默,那些没被诺兰带入镜头,只出现在台词里的名字才是更加可悲的。或许在他们里面也有坚定不移的爱国者,只是他们再也不能喊冤,也没人能帮助他们平反,他们的生杀如同那场对奥本海默的无厘头审判——真相无人在意,只需要装装样子,走走程序正义。于我而言,《奥本海默》既是一部传记片,也是一部反战片。诺兰反的不只是国与国之间的兵刃相对,还有那些权力场上的斗争,那些因为摈斥异己引发的悲剧,他在为那些含冤入狱甚至死去的人摇旗呐喊。爱因斯坦最后的台词就是诺兰对那场无厘头的审判以及那些迫害忠良的虚伪政客们的心中所想:那些迫害爱国者的人,去死吧。于我而言,诺兰在一直通过奥本海默的态度和经历传达一个信息:或许武力威慑可以带来和平,但想要进步,想要发展离不开求同存异。和我交好的朋友立场非主流,不代表我也是非主流。我接受某人的观点,但不代表我接受他的所有。没有这些人我成不了事儿,但不代表我必须依赖他们。我是个独立思考的人,尽管我是左倾,但我真心实意在为社会做贡献,左倾也可以爱国。

接着再说说技法上的内容吧。前面不多聊一方面是我认为这部电影带来的思辨性远高于它的观赏性,看完以后给我带来的思考后劲实在太强了。另一方面,妈的他可是诺兰,他的技法还能有不好的?不过等我点进去网易云听原声带写这个稿子的时候才发现有不少人认为这部片子太“吵”了,BGM几乎贯穿全片,有点劣质。但我认为这部剧的背景音乐运用反而是诺兰处理得最妙的地方,不仅是路德维希不输汉斯季默级别的编曲水准(刚开始没留意还以为汉斯季默回来了),而且作为杨、候二老爱好者深知如果电影对白密集如果不上BGM对于很多观众来说都是特别煎熬的,很容易就走神错过了细节。就现在这个成品BGM从头响到尾我看的这场还有一堆人时不时刷手机,没BGM估计电影院现场灯火灿烂,等到大伙儿看完原子弹引爆就全跑了。

另一方面,也妙在使用时机。尽管BGM贯穿始终,但最关键的两场戏——原子弹爆炸、奥本海默爆发都是用了反高潮作处理,尤其是引爆原子弹的戏份,先是急促的弦乐营造紧张感,在气氛达到高潮,全场跟着片中人完成倒数后mute掉所有音效,全场只剩下演员和观众急促的呼吸声,等大家看到画面意识过来发生什么事,以为接下来要在柔情的音乐中庆祝胜利时刻时,猛的一下放出爆炸声表达「光比声音快」这一物理学基础原理,同时展示原子弹的威力。这种处理方式,你说多难多高深吧,还真不是,毕竟反高潮放现在不是什么稀奇事。但在那个场景下又格外合适,这种处理一定比塞个高燃BGM然后轰隆一声来得让人印象深刻。我在看着一段的时候,真的全程握拳捂着嘴巴,哪怕知道一定会成功还是不由自主跟着局中人一起呼吸骤急,再跟着一起放松。我只能说诺兰确实知道怎么挑逗观众的。

最后总结一下,回到一开始我的评价吧。「《奥本海默》是不同想象但却超乎想象的」相信看到这里的人也明白我所要传达的意思。这不是我们一贯想象的传记片,即一位英雄的低谷与崛起。它没多少燃点,没有大场面,甚至看久了有点烦,大量的对白戏和众多的人物相当考验观影者的专注度。但相信我,《奥本海默》所要传达的和探讨的甚至比背景放在太空的《星际穿越》还要宏大,还要值得深思。

——————————

说个题外话:这片子真别为了诺兰这IP,为了装逼逼着自己看,尤其男生,先搞清楚自己感不感兴趣,再搞清楚女朋友感不感兴趣,最后再决定要不要走进电影院。我去的这场属于地狱级折磨,前面的女生一直玩手机,屏幕基本全程亮着。隔壁坐着两个男的一直给旁边的女生科普,科普了半天就奥本海默是造原子弹的以及刘易斯是钢铁侠这两点是对的,俩女生明显对这片也不感兴趣,看了一会儿就开始又玩手机又抱又亲,最后我忍了半小时受不了直接把俩男的都骂了才消停会儿,确实没想到人生第一次影院骂人居然不是骂小朋友而是骂沙比情侣。说真的,折磨自己折磨对象还折磨别人的事儿真没必要干哈。


奥本海默Oppenheimer(2023)

上映日期:2023-08-30(中国大陆) / 2023-07-20(中国香港) / 2023-07-11(巴黎首映) / 2023-07-21(美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基里安·墨菲 艾米莉·布朗特 马特·达蒙 小罗伯特·唐尼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奥本海默的影评

arron
arron • 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