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很确定,从哪部开始,对诺兰脱粉。但这对于我也好,对于诺兰也好,都无关紧要。
从《星际穿越》到《敦刻尔克》再到《信条》,诺兰一直在追寻某种“电影的道”,但这三部的追寻,从有缺点,到不成功,到小失败,一部比一部令人惋惜。宣发普遍将这个“道”解读为对IMAX的坚持,对实拍的坚持,对2D的坚持,但我觉得这些都是表。
我觉得他在探索,自己的这种拍法和节奏,到底应该掌握到什么样的度才合适,到底讲什么样的故事才顺手。
《奥本海默》较之前三部,缺点最少,因为诺兰懂收敛了。
他吸取了《信条》的教训,信息密度大大降了一个等级,整体一点都不难懂,看得非常顺畅,而且就题材来说,还意外地很有可看性,算是很好看的电影。
他吸取了《敦刻尔克》的教训,不再以动作和画面细节为交叉剪辑点(那基本是违背目前观众所能接受的剪辑逻辑),乖乖退回到拿手的以对话信息为剪辑点——换句话说,《奥本海默》的场景剪辑点可以在剧本阶段就读懂;《敦刻尔克》的剪辑点只能在监视器上看懂。《奥本海默》以几场会议组织主题和段落篇章,很像《致命魔术》,更像《社交网络》。但与那两部相比,又缺少“非此不可”的妙味。
《奥本海默》的高光时刻是有的,奥本海默的胜利演说,视听语言一流,甚至很吓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诺兰这样拍主观心理,还用上了背景模糊特效,真够抖音的。这段令人想起《教父1》里麦克餐厅为父报仇,开枪前的处理。
我不满的有两点。
一是,所谓的核爆也要搞“实拍特效”,我不觉得这是进步的做法,这是倒退。效果极为失望,跟《终结者2》里片头字幕处的核爆烈焰有啥区别?1990年,卡神是非不为也,乃不能也。现在三分之一世纪都过去了,还是这套做法,我不认为这是有进取心的表现,而是一种保守到固执的不好的创作心态。
二是,《奥本海默》算是诺兰第一次正儿八经拍人物传记,但主角的塑造并不能算成功。首先这个奥本海默太被动了,诺兰痴迷于拍摄墨菲的脸,每一帧的任务都是在捕捉被动的微表情。但是这个人物拍法只有情绪,没有思想,因此我们看不到,奥本海默对核武器的态度,到底是经由什么而转变的。这是这个人最关键的变化,没拍出来。这使得我感觉是花了三小时看了奥本海默的维基百科和档案,而不是认识了这个人。
还特地看了首映场,现在又困又乏,睡了睡了。
————————翌日更新————————
睡醒了,再谈一下我眼中《奥本海默》的意义。
上文提到,本片像是在看维基百科大事记,这本没什么优劣之分,全看导演如何处理优缺点。优点就是信息量能给人满足感,缺点是想走进人物很难,也很难梳理出清晰的线索,形成电影自己的节奏。而诺兰的处理方式,我觉得非常好。这也是为什么我并不觉得它比诺兰其他片子更好看,但我评价更高,因为诺兰对难点的处理是理智且有效的。
第一个就是对演员的完全信赖。这对于诺兰来说恐怕也是一种突破。正如他相信IMAX摄影机放在某个角度,观众自会抓取有效的动作信息一样,他这次是相信用最好的摄影机去拍摄最好的表演,足以让流水账生动起来。而且他做到了。上一部电影能让表演展现得这么充分,还是《小丑》。这部电影的群像表演的确更精彩。墨菲这个演员的颧骨本身就很有魅力,他赋予了墨菲一种“哭丧脸”,这让他笑起来都有一种忧郁的气质。他的表演把片子撑起来了,这点比诺兰的技法更重要。其他人的表演中,最棒的是小罗伯特唐尼和演杜鲁门的加里奥德曼,政客角色的可发挥空间明显比单纯直接的科学家们大得多。
第二个就是对自己用剪辑来处理信息的能力的信赖。之前我在《信条》的影评中,批评了他的这种自负,但今天的《奥本海默》,他找回了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并且证明了他的这套做法沿用到人物传记片,是充分合适且有效的。这点,考虑到他之前的失败探索,我认为称得上是一次翻身仗,让人能够对他的下一部作品充满期待。
要讲清楚一件人物众多、主题多元的传记史诗,是很难的事情。看《奥本海默》能有类似《社交网络》的快感,非常不容易,也是现在好莱坞为数不多的能证明自己还有丰沛创造力的案例。所以,《奥本海默》无论是放在人物传记序列,还是放在近年诺兰作品序列,还是放在近年好莱坞大制作序列,都是值得竖起一个大拇指的。
最后,诺兰通过奥本海默这个人物,也表达了一下对核能武器化的看法。从中国人的角度来说,我绝对坚定地支持广岛和长崎的投放。同时,从人类的角度来说,对打开的潘多拉魔盒保持足够的警惕,也是一个有正常思维的人的基本态度。本片没有表现出足够令人信服的“滥用武器”的证据(至少炸广岛和长崎不是),其实后面美苏冷战军备竞赛的证据太多了,但是本片没拍,很是可惜。好在,重点着墨的麦卡锡主义本身足够管中窥豹,足以让观众对人类未来命运产生担忧,不仅让摇摇欲坠的人物转折勉强立住,也让诺兰的表达有了施展空间。对照现在日本排核污水的行为,《奥本海默》有了更值得玩味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