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算得上是诺兰生涯最佳,尽管我认为他的天花板就在此处触顶,也没有办法碰瓷21世纪库布里克,更无法在视听的高级感上追平后起之秀牛蛙。
但……他那滥用视听和剪辑轰炸的技法意外地契合了要表达的主题。
仔细盘算这180分钟的电影,传统传记片式的情绪爆点是一个也没有,即便是原子弹最终爆炸,有的只有生理性爆炸带来的声光刺激,没有爽感,更多的是疼痛,耳鸣等负面情绪,这一点在影院里仔细观察我相信不难注意到大部分观众较为寡淡的反应。
那这部传记片有的是什么呢?破碎,茫然,对“不可控核力量”的未来的恐惧,影片很巧妙选在了50年代麦卡锡时代,如果选择了奥本海默晚年,批判重点显然会附着一层更老道更出世的气质。
而贯穿180分钟的,其实就是两种色调,两场听证会,注意,不是审判,不是审判,导演多次在细节处强调过这一点。两场听证会在最开始就直白的告诉你这里“不是审判,没有法官”。
通过色彩的选用,迫害奥本海默的流程是彩色,与之相关的奥本海默被勾起的私人化回忆也是彩色,而理论上全程时间线排最后的施特劳斯听证会反而全程是通常代表回忆的“黑白”色调。
这里初看还不太明白,大概120分钟以后你就能猜到施特劳斯是“反派”,以及大概率有个悲哀的下场。
至于细节和内核我便不多谈了,都是用寻常的手段表达奥本海默敏感破碎的生活经历,我要重点谈的是诺兰的用意。
影片两种色彩的时间段里都有大量无关紧要的配角说一些很有“间离”效果的台词,这些台词非常明显不是当时的人应该有的历史认知,所以观众会看的非常出戏,也很难深刻共情施特劳斯与奥本海默,反倒是留下了更多冷静思考的空间。
作为后人的观众,相对于近乎百年前的古人,无疑是有了更多更广的历史材料,可以看到更多的视角。奥本海默在当时比常人更接近上帝,而我们,相比他,也无疑接近上帝。
奥本海默开启了一个时代,这个时代是人类仿佛掌握了原子的力量,可以说接近了上帝的力量,而我们比起他那个时代,可以创造虚拟二维世界,也开启了AI的飞跃式进步,也毫无疑问更接近了上帝的力量。
诺兰在这180分钟内想质问的其实很简单,如果上帝的力量带来的只是两场围绕权力(奥本海默续签安全许可,施特劳斯能否进入内阁)的听证会,那思维如此狭隘人类究竟有没有资格成为神?这个问题在1953年成立,自然在2023年同样成立。
于是最后一个scene便充满了讽刺:诺兰误导了观众,让我们认为施特劳斯是个小心眼,因为出于敏感和心机,过度怀疑奥本海默才针对他所策划了诬陷。
但实际上,爱因斯坦的确是投来了鄙夷的眼神,可我们却找不到一个为施特劳斯辩解的理由,而原因呢?都在施特劳斯黑白戏的最后一个镜头里借律师之口告诉给观众:“有没有可能,其实他们在讨论比权力和脸面更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