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31

奥本海默:核武器与旧时代


零、碎碎念的前言

太长不看版:《奥本海默》适合每一个传记片爱好者。

在此,有着强烈的意愿希望以非线性的影评闲言一些念头,本文含有较偏激的言辞,若有叨扰请滑走并接受我的道歉,轻微剧透还请原谅。

《奥本海默》在我的片单里呆了几个月,从得知杀青到内地引进比想象中要更为顺利,或许是得益于广电的新风——私以为产业中的文化自信永远来自于大大方方同台比较,想要比人家更卖座最终所依靠的永远是更好的作品,而非打着“保护”旗号的一关了之,市场竞争恰恰是自信的体现——在八月的末尾得以在大银幕上获得合我口味的享受。

我并非诺兰的拥趸之一,《盗梦》声名在外但从未想过一刷,《蝙蝠侠》倒是囫囵刷完三部曲,但与其说倾慕导演的风格不如说是喜好贝尔版韦恩的人设,《敦刻尔克》则是单纯为了缅怀历史,而《奥本》亦是如此,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这位以物理之力改变了人类社会格局的“原子弹之父”的故事本身于我是更为重要的购票动力。

一、物质沉淀

开场大约六分钟,基本印证了我的期待与实际观感是高度契合的。贯穿全片的交响乐背景音、仿古主义的服化道注定了哪怕故事一团糟也能牢牢把我拴在椅子上三个小时——况且故事本就是精彩的。和倒叙与插叙并行的故事线在传记类影片中并不少见,故而由听证会起始的回忆并不影响从伯克利到剑桥再到哥廷根的场景切换,以及从第一视角徐徐展开的核子裂变假说。

奥本辗转求学的过程叙事其实是令我极为艳羡的,除了服务于主线的人物关系介绍,更为感慨的是三两闲笔勾勒出上世纪初的人类先知对文明下一阶段的探索,那些出场匆匆的玻尔、海森堡、爱因斯坦、布莱克特、费米……随着模拟核子裂变与碰撞的画面剪辑,新时代的探索开始了。不禁想起本科时代一位对我影响极大的老师无意间提到过关于“Law”一词词源的解释:除了人类所书写的法律与规则外,它所包含的还有至高无上的、代表自然之力的规则。

我不止一次为自己自幼便醉心于人类规则、而对自然规则缺乏热情以至于一窍不通(尤其是数学)感到遗憾,尤其是面临对未知新世界探索时那种波澜壮阔的史诗叙事时,这种感觉便愈发强烈;唯一能为自己开解的是,人类规则同样是无法回避的话题,是影片中那些孜孜不倦的将军们、道貌岸然的政客们所竭力追求去主动构建的,而这恰恰是奥本海默这位在前半生掌握新的自然规则的巨匠在后半生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二、曼哈顿计划——武器是必要的

自核裂变能够被应用于战争武器成为物理学家的共识后,承载这一理论的实体军备竞赛便按下了记时键。

奥本海默向时任总统杜鲁门表达自己会因恐惧核武器造成的伤害而双手沾满血时,杜鲁门不屑一顾的反应倒是很符合我的刻板印象——斗争永远是残酷的,因为敌人的惨烈伤害而放下枪在政治游戏里是无法理解亦无法容忍的。《三体》中程女士因为“担心两个文明的毁灭”这种荒唐得可笑的逻辑放弃了第一时间反击的机会,而因为惧怕武器的威力而直接扔掉武器的后果又是否能够被接受呢?

我从未质疑那些能够将自然法则的能量转化为人类手中利剑的科学巨匠们的高尚品格,但他们也许忘记了斗争本身就是沾血的,利剑不为我所用,则必然会为敌所用,鬼子喊着“一亿玉碎”,硫磺岛和冲绳岛上的累累尸骨证明这绝非空话,而在此时如若还纠结“会不会太残忍”,不啻是农夫对蛇的同情,更是在斗争中露出的软骨。想想倭寇在南京,在沈阳,在马尼拉,在仰光,在父岛,在这个星球上任何一个不幸沾染过它们这个物种细菌的地方的所作所为,也许两颗原子弹的终结对于它们来说已经是最大的仁慈,最后的最后,结局莫不过是以血换血。

当我们从核武器问世后七十余年的时间段来回望历史,必须意识到的是核武器的出现使任何一场战争都无法扩大到再一次世界大战的程度——或是说到目前为止都未曾有人做到。片中爱因斯坦半开玩笑地告诉奥本,如果“新玩具”的威力过大,那就有必要和法西斯分享一下我们的进度;而在现实世界中,见识了核技术与导弹技术威力的钱学森上校坚定回国的原因之一很难说是否与其恩师冯·卡门的论断有关(冯·卡门曾多次提出“威慑平衡”的构想,以期防止核武器成为单方面的威胁)。

核战争的阴影在当下仍旧是达摩克利之剑,但是当战略平衡已然出现时,长期的总体和平也许应该感谢威慑本身,因为动辄数十万人的集体蒸发,这对任何一个潜在的战争狂人而言都是不得不谨慎掂量的不可承受之重。

当人类无法避免使用暴力时,我想我们不应该畏惧拿起刀剑,如果人类的毁灭本身对于宏观世界来说如尘埃般微不足道,那用核武器还是用木棒和石头并没有什么本质差距。

三、权力的角逐,那样远又那样近

人类社会的规则就是这样奇怪,你想寻找的往往是渐行渐远,而想去远离的,又总是不期而至。记得幼时草草读到爱因斯坦在回忆录中谈及拒绝被提名为以色列总统时说到:“政治和物理对我来说很难分辨哪一个是永恒的。”

每一次社会物质条件的变革总会带来意识形态领域的附属品,从经济危机到铁幕落下,对立的矛盾总是愈演愈烈。其实最令我感慨的是当下的争议已经让我越来越看不明白,上世纪的矛盾仍旧可以解释为如何改造世界的分歧,双方至少在明面上都在努力证明己方的优越性,你先上太空我就先登月,你先普及工人福利我就改善民众物质生活(参见“厨房辩论”),至少在文学作品与遗留的历史影像中,我们能看到是那个剑拔弩张的时代中人们似乎又真的对未来寄予了极大的希望,怪不得007经常和M一起吐槽“有时候我真怀念冷战的日子”。次世代的前奏在文艺作品中的体现便是,流水线的产物试图构筑起“美丽新世界”式的精神牢笼,他们甚至不屑于再将对未来美好的描述灌输给个体——这倒也与短期刺激多巴胺快乐的时效性密不可分,偶尔出现的复古主义乐曲已然是曲高和寡,相比于社民和康米哪一个更适合未来,也许BLM和genders issue 更能消除某些“不安因素”。

我从不否认时代进步对于普通人而言意味着更好的物质条件,但物质条件充裕后的精神生活已经离我所熟知的世界渐行渐远了,我们在追求什么,为了什么,活着本身是手段还是目的?愚钝如我,已经连偶尔的思考都觉得有些倦怠,但似乎又认为对立的目的不应该是止步于争夺存量的,如果斗争本身仅停留于生存而非发展,那走向毁灭也许是无法避免的。

四、写在最后

絮絮叨叨了很多蔓延的杂枝,最后盘一下我眼中的小惊喜。

反战主义者诺兰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残酷和小男孩在广岛的震撼,但是给了贝蒂茨上校一句对白,算是交代了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

奥本海默在困顿中会读艾略特的诗,好巧,我也有一本,更令我共情的是似乎某些场合下读书的癖好也有了共鸣(

听证会上给了Tim Dekay两个镜头!!一秒梦回《妙警贼探》,呜呜呜谁懂想拿手机怼银幕的冲动!

诺兰的虚实镜头交接仍然满分,轰炸机视角和用赤裸来表达恐惧的手法过于形象了。

国内特供版给前女友P上了小黑裙,但是我觉得这样更好看了(

以上。


奥本海默Oppenheimer(2023)

上映日期:2023-08-30(中国大陆) / 2023-07-20(中国香港) / 2023-07-11(巴黎首映) / 2023-07-21(美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基里安·墨菲 艾米莉·布朗特 马特·达蒙 小罗伯特·唐尼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奥本海默的影评

arron
arron • 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