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太阳宫的映后上,主持人提了两次“重要的”数据,一次面向观众,一次面向诺兰——在《奥本海默》的“想看”人群里,18-24岁人群占据了60%,“也就是在场的这些年轻观众”“诺兰导演有什么想对年轻观众说的吗?”
呃,那我走?
认为强调超年轻观众的比例更能体现对诺兰的赞赏,可能是媚青中国人的一种误解。另一个误解在于男嘉宾提出的问题,“奥本海默导演,我注意到观影门槛很高,有很多美国历史相关的信息,也有很多出场人物,普通观众可能看不明白。”
啊?
我从来不认为诺兰的电影需要高门槛,也不觉得要求观众付出比观看傻白甜片更多一点点的努力就是“烧脑”。尤其《奥本海默》作为一部传记片,而非《信条》和《盗梦空间》这种强设定科幻片,要求甚至更低。你不需要读“看奥本海默前你需要知道的1000件事”,也不需要提前做功课好像自己也要拍一部奥本海默,至于两万字解析三万字解析,那就是看映后的个人兴趣了。《奥本海默》是一部“普通”的电影,普通在于你可以不看预告片、两眼一抹黑走进影院,然后照样知道它在讲什么故事、它在塑造一群什么样的角色,然后同样受到震撼。
它的“不普通”在于诺兰自带的那些作者标签。你知道会有非线性叙事,所以你可能要花少量时间捋清几条线的先后,熟知历史知识和人物只会让你早一点摸清顺序、预知走向,但它不会给其他人造成观影障碍,反而在跳跃中增加了悬疑和趣味。再说一次,如果这部电影要求观众预习作业,那它拍出来没有任何意义。
你知道会有交叉剪辑,这是诺兰丢不掉的个人习惯,属于没收了意大利人的手他们就不知道如何说话。照例,交叉剪辑在有的场景中运用得当、和剧情节奏完美契合,但在别的场景里会显得夸张,不过还没到让人不快的地步。
但本片之所以能让我使劲鼓掌(而不是像看完《星际穿越》一样无语到吃不下饭、看完《信条》之后决定绝不会三刷),还是因为诺兰真心实意地写了篇角色研究小作文,然后满怀爱意地调动Cillian Murphy(的蓝眼睛)演出了120%。
诺兰潜心钻研角色而不是沉溺于自己的小男孩幻想时,往往是他最厉害的时刻。角色不再是某个世界观的工具,角色就是角色,具有的是很多层次,而不仅有推动剧情的那些动机。所以黑暗骑士三部曲可以让人落泪,因为他爱蝙蝠侠爱到用IMAX摄像机拍贝尔起床。所以《敦刻尔克》让人恋恋不忘,因为夹杂在英雄主义之间的,是贯穿全片想要逃脱的恐惧。两者都是剥离了传奇和英雄的外壳,暴露了“人”本身的脆弱。
诺兰塑造奥本海默显然也是同一种方法,并且混合了《致命魔术》里多少有点不健康的病态痴迷。超近超巨大的特写,能让你想象到那些存在感十足的IMAX摄像机对准了Cillian Murphy的脸,如实反应出文字传递不出的复杂。传奇背后是怎样一个矛盾重重的人?一个人为了物理学理想/完成伟业会做到什么程度?他牺牲了什么,他是否会进行自我审判?
它是政治游戏,是个体故事回溯,是情绪过山车,也是一场审判中的审判。问题以悬疑片甚至是惊悚片抽丝剥茧的方式得到部分解答,因此奥本海默不再是历史书上的纸片人,他也不再如之前那么神秘,虽然片中角色总在说“我搞不懂你”,但是对于他的本性、维度和态度摇摆,诺兰使用了非常震撼的视听语言去呈现——对不起,我没有别的形容词了,就是震撼到无语。
回想起来,诺兰的镜头语言通常是较为朴素的,他电影的音效也时常被吐槽太吵、让人听不清台词。但《奥本海默》的镜头有些妖到让人不敢相信,声音则非常贴合角色的心理状态,以及观众的心理状态。在影片中段的某个时刻,观众会感到强烈的紧张甚至是窒息,虽然你知道真的没什么好紧张的,但是情绪铺垫到位了,很难不跟着屏住呼吸。
至于豆瓣短评里有人诟病的,没有_____直接镜头,我想它根本不需要那些场景,诺兰用更配得上电影的手法,表现了令人恍惚的喜悦、恐怖和痛苦。坐在IMAX银幕前,通过影院座椅传来的震动,比任何反战口号都直击内心。
原文首发于公众号墨带(ink_ribb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