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海默# 完全是震撼到失语的存在。
它带来的,可能会是今年最佳的IMAX观影体验,甚至哪怕是把时间维度延展到近几年来衡量,也仍不为过。上一次令我做出类似评价的,恐怕还要追溯到两年前的《沙丘》。
你很难想象,一部长达三个小时,几乎只有对话戏的传记电影,竟然可以做到如此节奏紧凑,信息密集,却又如此令人惊恐不安。多条时间线的并行,交错与嵌套,被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彩色与黑白所呈现出的不同角色的主观和客观视角,以聚变与裂变之名,让影片的叙事形式饶有趣味,仿佛置身其中,与角色一同不断地拼凑与回溯,一点点组合起整个故事。
基里安墨菲和小罗伯特唐尼都贡献了其银幕最佳的演技,以至于同行的朋友甚至没能在第一时间认出这位“钢铁侠”。
配乐与摄影,音效与视效的设计,也可以说是断层级别的体验。
“数学就像是音乐,重要的不是你能否读懂乐谱,而是你能否听见”
以小提琴为主导的配乐,从第一个画面,第一声拉弦开始,就带领观众不断地深入奥本海默的内心世界,累加,断续,变调,去看到他之所看,听见他之所听。在多个段落里,音乐、音效与对白节奏紧密相合,仿佛没有尽头一般地持续冲击着观众的鼓膜与心脏,有时甚至会顺着人物的心理,在多个时间层级间蔓延,将紧张的气氛渲染到无以复加。有时候却又会突然带来断弦一般的死寂,震耳欲聋的沉默里,能听见的只有自己劫后余生的心跳与呼吸。
IMAX摄影机下,镜头无数次牢牢对准角色的脸孔,填满整片巨幕的超大特写,纤毫毕现,甚至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微尘也会被察觉,一切都让你的视线无处逃离,被迫和角色一起感受那些或大或小的不安、恐惧、赤裸、羞耻与迷惘。微观的量子世界与宏观的宇宙星尘,乃至角色内心的颤抖与幻视,高温的扰动,炽烈的过曝,也都得到了视觉层面的外化表达。可能是最受人关注的原子弹场面,也以一种十分独特的形式,得到了绝对震撼甚至是恐怖的呈现。(不过不用期待全片一直爆炸,电影叫《奥本海默》,而不是《原子弹启动》)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或许是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众人欢庆的一场戏份,绝妙的音视效加持下,压抑到让人本能地喘不过气,在座位上几近落泪。
而涟漪一旦开始,就不会停下。
首尾呼应,影片最后选择了一个十分精妙的落点作为结局,抑或更多是一个令人后怕的开端。在片尾字幕出现的前几分钟里,目之所及甚至没有一个人起身离席,仿佛都沉浸在这种未完待续的余韵之中。情绪上的冲击并不亚于《盗梦空间》结尾的陀螺。
影片结束后,你会明白奥本海默为什么会被称为“美国的普罗米修斯”,盗火或许是他声名的由来,但盗火之后的故事,才更是一切的重点。他是矛盾的,撕裂的,是神性与人性,自私与反思结合的产物。影片也并不想给他安一个套路的单薄的人设,而是尽可能多地展现他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现在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首次观影前还是建议不要看太多所谓的科普,毕竟是传记片,影片中的很多情节都和你能在网络上查到的大同小异。会失去很多反转的惊喜和观影的乐趣。建议一刷之后再去了解相关人物故事,准备充分地二刷。不过当然西班牙内战、麦卡锡主义之类的基本文化背景还是可以适当了解。
《奥本海默》或许不是最好的传记电影,但一定是属于这个时代里最独特的一部。它是诺兰理性认知和感性表达的一次完美结合,既是对历史悲剧的回顾,也不失为对当下和未来忧心忡忡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