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号,《奥本海默》上海提前场,SFC港汇永华店,抢先引爆诺兰投放的原子弹。尺寸不足(15.2m×7.9m)的氙灯IMAX在这次的多种发行格式里显然不是最优选择,亮度、分辨率等重要指标都难以与三类激光IMAX相媲美(内地没有胶片IMAX格式放映),何况港汇永华这块银幕还比多数影院小两圈。怎奈先睹为快的诱惑太大,遂跟随毒舌观影团欣然前往。

IMAX版海报

在长达三小时的信息轰炸之后,观众们在片尾字幕时爆发出很真挚的掌声。从热烈程度来看,大家对诺兰和基利安·墨菲的表现最满意,配乐师路德维希·戈兰松也收获了一些偏爱。而我最先感受到的其实是疲惫,以及少许的失望。并不是说片子不好,也不是不喜欢诺兰作品一贯高于平均值的理解成本。事实上,正是由于诺兰总能创造出逻辑严密的结构和令人叹服的高概念,他始终都是我最热爱的电影导演。只是在我看来,这是诺兰目前十二部长片里个人缺点被暴露得最为严重的一部。我还是愿意再重刷几遍,因为它依然具备强烈的作者风格,依然有多数导演无法效仿的神来之笔,它的整体质量也确实值得反复欣赏;但与此同时我也明显感觉到,这部作品一定程度上脱离了诺兰的舒适区。

诺兰改编真实历史事件,最让我好奇的就是他如何在既定的故事里开拓出独特的叙事结构。毕竟在以往的原创剧本里,他都表现出对于精密叙事结构的痴迷,但对于一个严肃的传记片,你很难想象他会找到怎样的着手点。令人欣喜的是,诺兰最终在这一层面的完成度非常成功。虽然这次的双线叙事和《记忆碎片》比较相似,但在既定的、线性发展的历史公案里发掘出这样一套改编方法,与原创一个悬疑故事所面临的挑战是完全不同的。同时,我也完全不认同那些对于影片结构“比较陈旧”的评价。

奥本海默(基利安·墨菲饰)

首先,这一组贯穿全片的平行蒙太奇并非同时发生,而是间隔五年,前一段的主线是检验奥本海默国家忠诚度的听证会(以基利安·墨菲饰演的奥本海默为主角),后一段的主线是针对这场听证会的听证会(以小罗伯特·唐尼饰演的施特劳斯为主角),并且分别以“裂变”和“聚变”命名。“裂变”中以听证委员会的发问切入奥本海默的回忆,以奥本海默的青年时期为起点,一直讲到原子弹被实际应用后他的内心挣扎和对核武器的态度转变,包括了回顾整个曼哈顿计划的重头戏,直到他因政治立场问题被政府怀疑和监控;“聚变”则是重新审视这场听证会的公正性,以对施特劳斯的质询为起点,以旁观者视角去复盘奥本海默事件的始末。从听证会本身的时间节点来看,“裂变”无疑发生在“聚变”之前。但因为涉及到大量的回忆内容,两条时间线又不是完全的顺接关系,而是既有整体上的先后,又有时间段的交集。

施特劳斯(小罗伯特·唐尼饰)

衔接两段故事的事件,是奥本海默在初见施特劳斯当天与爱因斯坦的湖边对话。在这场简短的对话里,两人探讨了政府对于功勋卓著的科学家所施行的不公行径。这件事从客观时间线来讲其实很早,发生在奥本海默刚刚因主导研发原子弹名声大噪之后,如果把所有情节重新排列成线性发展的故事,它实际上算是对奥本海默面对政府怀疑、聆讯和打压的预言。而在黑白故事线(“聚变”)的开头, 在施特劳斯的视角里,他也是因为这段没有被他听到的对话而对奥本海默产生猜疑,从此奠定了他对后者的敌对态度;但是从影片的叙事顺序来说,这段对话却是最后一场戏,他证明了施特劳斯最初的猜疑有多么荒谬,既给“聚变”(黑白)收了尾,又是对“裂变”(彩色)的总结陈词,更是将奥本海默和爱因斯坦两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的人生境遇交织在一起,产生了惺惺相惜的况味。以这场戏作为终幕,堪称妙笔。而与之相对的,备受瞩目的试爆桥段,则因这种非线性的叙事结构被放置在了中段。这种设置非常有利于影片的内容表达,因为诺兰着重讲述的本就不是原子弹研发成功的伟大过程,而是奥本海默在整个历史洪流中内心世界的动荡。

同时,这两段故事的命名也暗藏玄机。物理学中,核聚变需要核裂变提供强大的能量,而这两段故事也是前者“裂变”导致了后者“聚变”的发生;同时,核裂变正是原子弹的基本原理,核聚变则是氢弹的基本原理,而“裂变”的主要情节是原子弹的成功研发,“聚变”中人物之间主要矛盾的源头则是奥本海默对研发氢弹的极力反对。这便形成了结构与剧情之间极为巧妙和精准的对应关系。诺兰又一次在电影艺术这一极度感性的场域里完美嵌入了由理性构建的美学。

因此,无论从技巧性还是内容性来说,《奥本海默》的叙事结构都依然充溢着诺兰的才华和魅力,而非我们司空见惯的常规双线叙事。

爱因斯坦与奥本海默的湖边对话

与此同时,一个有些类似于《七宗罪》剧本赏析的问题出现了:原子弹于影片中段引爆之后,最大的噱头已经抛出,如何继续维持影片的吸引力?诺兰显然为此下足了工夫。他在剧作和视听语言两个层面都成功强化了影片后半程的感染力,观影体验不仅没有下行,反而频频显露出上扬的势头。

在剧情层面,苏联间谍的揭露和施特劳斯的反转完成了基本的类型元素,但诺兰在此之外还设置了两个巧妙的转折:

第一处,是把泰勒(本·萨弗迪饰)的一段证词剪成两个桥段。作为奥本海默在曼哈顿计划中的同僚,泰勒证词的前半部分仿佛与格罗夫斯将军一样,坚定表达了对于奥本海默忠诚度的肯定;但几十分钟后,他的后续发言才被呈现在银幕上:泰勒话锋一转,以“不理解他的行为模式”为由否定了奥本海默继续介入国家机密的可能性。欲抑先扬,明夸暗讽,远比那些立场鲜明的反对者更令人心寒。

第二处设置,是对大卫·希尔(拉米·马雷克饰)故意给出的误导线索。这一角色只简短地出现在三场戏当中,前两次他作为其他科学家的助手,唯一的戏份就是两次被奥本海默粗鲁地打掉了手中的记录簿。于是他在观众心里变成了一个定时炸弹,你会习惯性认为他会因此对奥本海默怀恨在心,至少也是颇有微词。所以当他第三次登场,作为证人出现在对施特劳斯的听证会上,我想当然地以为这就是他对奥本海默的报复时刻,可他却偏偏提供了非常客观公正的证词。他没有对奥本海默做出任何空穴来风的指控,更是直接指出了施特劳斯公报私仇的不齿勾当。

这一对人物刚好形成了简洁而鲜明的正反打,正方反写,反方正写,一来一回之间,麦卡锡主义背景下人心叵测尔虞我诈的氛围便被立体地展现出来。

大卫·希尔(拉米·马雷克饰)

在视听语言层面,影片后期的张力也在不断提升。前半段诺兰借助道具制造了一些炫目的空镜头,以此表现物理学家探索宇宙奥秘时的颅内世界(作为影迷最好奇的是那些画面都是如何实拍的);而原子弹引爆后,他运用了更多超现实的、表现主义的手法,将奥本海默的自省和焦虑具象化:眼前烧焦脸皮的女人;与会者们震耳欲聋的跺脚声;刺眼的过曝场景像原子弹一样,总是炸响在他的脑海之中。与《敦刻尔克》相似,独到的叙事方法打碎了传统的剧作结构。在爆炸后再次把剧情拉回漫长的室内戏,它的底色其实有些反高潮的意味;但在诺兰丰富的技巧加持下,你也可以说这部电影从头至尾都是让人精神紧绷的第三幕。

奥本海默的颅内世界

可惜的是,虽然我很认可这部影片的诺兰式结构,但在这一框架之下填充的具体内容却有很多无法忽视的问题。

最严重的缺点在于叙事能力的低下。我知道,很多人就像信任诺兰的实拍和胶片主义立场一样信任诺兰的编剧能力,但其实这里存在严重的混淆概念。诺兰和弟弟乔纳森·诺兰的剧本之所以出彩,主要是源于独具匠心或博采众长的高概念设定,以及设定内部缜密的逻辑链条。他擅长的是建立复杂的整体结构,如前文所说,这更偏向于一种理性思维的头脑风暴,而非文学性的人物塑造和情节铺陈。除去黑暗骑士三部曲以漫画原著为蓝本确立的角色魅力以外,大多数诺兰作品的主角都并不是人物,而是概念本身。在与《奥本海默》结构上最为相近的《记忆碎片》中,正序和倒序的双线并行在足够紧收的格局和体量里稳步推进,充分完成了叙事功能,而这个形式的核心目的是服务于影片的悬疑性,以此让真相揭晓的时刻更具冲击力。而与《奥本海默》同为历史题材的《敦刻尔克》更是完全没有主角的群像戏,它关注的是广阔的事件,而非具体的人物,最抢眼的主角其实是三条不同速率的时间轴,即诺兰所创造的高概念叙事结构。而对于《奥本海默》,作为已有史实和原著的传记片,它所牵涉的人物众多,事件庞杂,无法与具体的角色塑造脱离关系,而其中的奇案属性又远远盖不过政治惊悚的严肃性。没有额外开辟一条惊天诡计的空间,任何人物的形象反转也都只是纷杂事件中的渺小一环,这便绑缚住了诺兰的手脚。杀手锏撒不出来,剩下的只有原本为了最后一着妙棋作铺垫的贯用技巧:诸如黑白与彩色格式的交叉剪辑,文戏和动作戏的画幅变动,以及首尾衔接的双线结构。以前瑕不掩瑜,一是因为前面说的,原创故事的体量由他和弟弟亲手把控,事件详略人物多寡自有得当的分寸,而这一次要在纷繁复杂的真实事件中厘清头绪,编剧的处理难度极大,面临的挑战也与以往不同;二是因为诺兰原创剧本的最后一着妙棋总是带来非凡的震撼力,那些细枝末节的缺点就容易被藏住。但在《奥本海默》中,最拿手的高概念和悬疑性都难以施展,观感上的缺点便和优点一样明显了。

我们常用凌厉来形容快速高效的剪辑,而这部片子虽然剪辑和转场都异常迅猛,但大多数时候却并没有让我感受到影像的“凌厉”,而仅仅是对事件高频次的、事无巨细的罗列。详略不当,张驰无度,也并没有多么风格化的摄影和剪接技巧,这一缺点在前半部分尤为明显。目不暇接的画面带来的不是紧凑感,而是一种缺乏张力也难以沉浸的无趣体验。我猜测诺兰有可能是想制造类似于链式反应的观感,一帧帧画面呼啸而过,如同一次核裂变引发连续不断的核裂变。换句话说,就是用影像来模拟原子弹的原理。如果真是如此,那我对他的野心表示由衷的钦佩;但从电影美学的角度来说,我认为这个尝试并不成功。

在试爆成功彻底进入文戏之后,每场戏基本回归了它应有的节奏,台词有了疾徐,情绪有了涨落,我才终于能静下心来认真欣赏演员的表演。从主演基利安·墨菲、小罗伯特·唐尼、艾米莉·勃朗特到仅仅出场几分钟的卡西·阿弗莱克、加里·奥德曼、拉米·马雷克,每位演员都奉献出了令人信服的优秀表演。而对我个人而言,影片快速而并不精彩的剪辑却严重削弱了演员的表演魅力。当每个场景都流逝地过于仓促,你很难再去把握那些微妙的台词处理和表情变化。

雪上加霜的是,影片还堆砌了几乎无休止的配乐。仅从感官记忆来说,181分钟的影片,至少有150分钟伴随着电子交响乐发出的轰鸣。平心而论,配乐质量不差,但也远称不上惊艳。当你毫无节制地把它叠加在剧情里,对于电影艺术很可能会是毁灭性的打击。表演本身的感染力被进一步弱化,观众的心理完全被更本能、更直接的听觉感受支配。配合上前期走马观花的剪辑,巨大的信息量和用力过猛的音乐互相干扰,形成了近乎于聒噪的视听体验,IMAX胶片摄影机带来的庄严厚重的电影质感也因此被大幅消解。同时,泛滥成灾的配乐也从另一层面证明了导演用镜头叙事的能力不足。如果缩减配乐,前期的剪辑便会显得更加琐碎、混乱、缺乏吸引力;而加上配乐,又会形成一种让配乐强行引领节奏的MV质感。在情节本身已经失调的前提下,无论用哪种处理方法都会出现问题。这成为了一种悖论。

另一个难以平衡的矛盾点不在于影片本身,而在于观看这部电影的方式。诺兰本人表示这部片子更适合对历史原型不够了解的人观看,从我实际的观影体验来说的确如此。你知道得越少,剧情的跌宕起伏越激烈,若是充分了解事件的全貌反而会丧失很多悬疑层面的乐趣。但如果了解得太少,又很可能跟不上影片飞快发展的叙事节奏,尤其是前半段,高强度的信息轰炸之中很多人物关系都没有确切交代,容易让人产生对眼下剧情的迷失感。我本身对物理学史有基本了解,但对于片中一些政治背景与情感关系完全不知情,因此很多情节刚出现的时候我都只有模糊的理解,随着剧情推进能渐渐看出一些眉目,却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更准确的来龙去脉,都是靠看片之后查阅资料才进一步明晰。客观来讲,这种细节的遗失对于整体性的理解和感受没有不可挽回的影响,但观影途中确实会偶尔因此感到困扰。综上所述,个人认为先看一遍,再补课,再二刷,会是比较妥当的选择。而由于每次观看都会有故事脉络的不断填充和细节的不断发掘,它的二刷、三刷体验也大概率会比初次观看更好。

虽然问题不少,但如我开篇所说,影片既然保持了诺兰独树一帜的风格,就依然有值得品味和赏析的空间。尽管宏大叙事的传记片并不是他最得心应手的类型,但放在这一维度讨论,你又不得不承认诺兰拍出了一部高度风格化的、具有开创性的独特作品。再结合它庞大的体量和繁多的细节,肯定还是值得在大银幕多看几遍的。或许诺兰之所以忽略信息过载的问题,本意也正是想制作一部必须在电影院多次观看的电影吧。

对我们内地观众而言,影片下映后的线上资源也需要再看。院线里的裁剪、放大和遮挡对情节的完整度看似没有影响,但却严重影响了灯光、构图与色彩的和谐与美感。几次修改镜头出现时,我都无法自控地走了神,因为我会下意识思考这里原本的构图是什么样子。电影是视听艺术,不是只有文本的缺失才叫删减,任何元素都是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不要再宣扬“一刀未剪”的骗局了,毕竟裁剪这个词,也有个“剪”字呢。


奥本海默Oppenheimer(2023)

上映日期:2023-08-30(中国大陆) / 2023-07-20(中国香港) / 2023-07-11(巴黎首映) / 2023-07-21(美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基里安·墨菲 艾米莉·布朗特 马特·达蒙 小罗伯特·唐尼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奥本海默的影评

arron
arron • 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