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下结论,奥本海默叙事、画面、音乐、演员演技都是顶级,但受众面有限,艺术性高于娱乐性。
剧情风格上,混合不同时间段和人物事件的非线性叙事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观影门槛,观影体验是十分流畅的,导演想做到的是让观众去理解身处曼哈顿计划中的奥本海默,奥本海默和施特劳斯的两场听证会贯穿全篇,一边是临时的破败的书架空无一物的小房间,奥本海默在此受到了一种见不得光的羞辱,非常压抑,透出的只有绝望,另一边施特劳斯的听证会,充满灯光相机和媒体,声势浩大的曝光,两个不同身份的人对比起来很有意思,科学家在生命面前对自己毕生事业在深刻思考,而伪善政客只想赢得抹黑奥本获得声望的政治游戏。
在施特劳斯气急败坏的讲述他为什么要抹黑奥本海默时,真切感受到他对奥本海默偏见与恶意,同时还有他的虚伪。片尾揭秘施特劳斯疑神疑鬼的猜测,实际是爱因斯坦和奥本海默在讨论科学问题,形成鲜明对比,很有意味。
影像风格上,大幅使用IMAX拍摄,贴近了风暴中心的奥本海默,用导演的话说“让镜头洞穿他的眼睛,将他的灵魂一览无余”,极大增强了临场感。意识流幻想、听觉屏蔽等效果的加入表达出奥本海默的不安与焦虑,精妙的剪辑和配乐绷住了整场电影的紧张感。量子世界的粒子相互碰撞的微观镜头也是实拍实现的,呈现效果美丽且带有危险性,十分符合电影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