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05-09-02

编织的女孩:编织的女孩

花边女工

09/04/2004

曾经和一个十九岁的女孩一起看《蕾阿》,一部德国和斯洛伐克的片子。音乐是如水的流畅理夹杂着玻璃破碎的声音,是被枪击碎的窗户或者被掷出的杯子。一个叫Lea的斯洛伐克女孩,看着母亲被父亲凌辱,用手铐杀死,患上失语症。她不再讲话,她写诗,她画画,她拉小提琴,她长的很美丽。一个德国男人从邻居手中买下她做妻子,这个男人暴烈,沉默,内敛。因为爱和痛苦,他们和解,然而和解不能成为结局,于是导演让Lea患病,死去。
或者我们都是相信诗歌,爱情和死亡的,所以这样喜欢这个片子。

后来我长到十九岁。我知道的不能讲话的女孩子,不会写诗,不会作画,不会拉提琴,而且,也不漂亮。在路上,车上,街上,我带着颓丧的情绪看来往的女子,想她们的故事,觉得Lea是一个谎话,一个美丽的谎话,欺骗了我好久。

十九岁的比切斯在一个美发店做工,这个没有读过太多书的女孩,害羞,不与任何人争辩,带着稍稍的自卑情绪却喜欢自己的生活。她和朋友一起度假,遇到一个男孩子,接受了他的搭讪,然后是他的求爱。她安静地带着愉悦和感激的心情接受了这一切。男孩在大学里读博士学位。他们有着短暂的相爱时光,不过很快男孩就发现仅仅欣赏她身上本能的聪颖是不够的,就决定分手,她依旧安静地接受了,只是病了。他们再相见到时候,女孩已经在一家精神病院里,她陪着他散步,踩着地上黄黄的树叶,回答他出于安慰的提问,接受他礼貌性的吻。在他离开后,回到自己的位置,继续编织未完成的织物……

女孩脸上始终有着我熟悉的神情,如我也曾认真的问过一个人Dialectic究竟是什么意思,我已经忘记了别人给我的答案。或者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概念在我们活着的一生里都是含混不清的,我们询问,但是不会记住答案。

大概是最近病了的缘故,我开始想蕾阿和比切斯。医生说我得的是饥饿性酮症,这种病并没有我先前想象中那样带着病态的美和迷恋。或者失语和失常也不是什么美丽的结局,只是她们都是臆想编织出来的女孩罢了。如果病了,就只能去看医生,这就是所谓的真实吧,带着卑微的情绪

09/01/2005
另一年的九月的下午。晴朗。我从图书馆的旧书丛中找到莱内的《花边女工》。用等车和堵车的时间看完了这个只有104页的伤逝故事。

这部小说获得了1974年的龚古尔奖,1977年由Claude Goretta改编成电影,演比切丝(小说翻译的是波姆)的是我最喜欢的女演员于贝尔。波姆十九岁。那一年于贝尔二十五岁,凭借这个片子获了恺撒奖,是她荧幕生涯中夺目的伊始。我开始怀念宾馆里白色床单消毒水的味道和于贝尔在电影里最后一个镜头。(【花边女工凝视了我几秒钟,脸上带着一种近乎母亲般温柔的微笑。我问觉得她猜到了我的忧虑,她怜悯我】)

电影和小说都很简单,故事只是讲一个女孩子被爱接着被背弃。我想起她,是想起她的沉默,如无人之境,如海边的比切斯。

【她们像两只小虫子,在叙述她们的书页上缓慢地移动着。书页是重要的;或者是那些已经发芽的土豆,或者还有城里那个房间地板上的刺是重要的,其他什么也不重要。】

蜗牛一样卷缩的灵魂,两只小小的触角,很快地缩了回去,因为畏惧,也因为平静。

她不责怪生活。她沉默,是自惭形秽。

编织的女孩La dentellière(1977)

又名:花边女工 / The Lacemaker

上映日期:1977-05-25(法国)片长:107分钟

主演:伊莎贝尔·于佩尔 Yves Beneyton 弗洛伦斯·焦尔 

导演:克洛德·果雷塔 编剧:Claude Goretta/Pascal Lain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