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间来到2020年,继2019年《致命女人》的爆火之后,又一部大女主的爽剧《后翼弃兵》映入大众眼帘。
虽然二者本质都为爽剧,但不同于前者,《后翼弃兵》并未大肆宣扬性别对立与抹黑男性以顺应政治正确高打女权牌,而是讲述了一个一路过关斩将的天才女国际象棋手的故事。#黑盒影视鉴赏家#
20 世纪 50 年代末,年幼的贝丝·哈蒙(安雅·泰勒-乔伊饰)被遗弃并托付给肯塔基州的一家孤儿院。她具有惊人的国际象棋天赋,同时对政府提供给孩童的镇静剂上瘾。贝丝被自己心中的恶魔所困扰,在药物和痴迷的双重作用下,她变成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技艺高超且富有魅力的弃儿,并决心打破男性主导的国际象棋界建立的传统界限
个人其实并不十分同意百度的剧情简介,影片中哈蒙作为一名女性她可以战胜其他的棋手(所谓打破男性主导的国际象棋界建立的传统界限)是靠自己强大的棋艺,而不是自己的女性身份,所以虽为大女主剧但并没有很多作品所犯的错误,也就是过于通过抹黑男性来抬高女性。
这也是为何我个人十分不喜欢有人把本片 《The Queen‘s Gambit》望文生义的直译为《女王的棋局》而不是《后翼弃兵》的原因
后翼弃兵(Rearwingabandonedpawn)
后翼弃兵是国际象棋里开局的一种方法。国际象棋规定,白棋先行。采用这样开局的下法是,第一步白棋把王后前方的兵向前走两格,黑棋应对也是同样的把王后前方的兵向前两格。此时白棋就走王后边上的或者叫侧翼的兵向前两格,送给黑棋吃,黑棋若是选择吃掉这个兵,那么中间的位置就让出来了。通过舍弃王后侧翼的兵,换取棋局中间的位置,同时把第二排的象,王后的出路打开了,获得局面的优势。这种开局法就叫后翼弃兵
后翼弃兵本为国际象棋专业术语,大概意思是开局故意牺牲自己的棋子“兵”,从而达成棋局上的主动优势,实为先舍后得的一种策略。
在剧中既指的是在小时校工教给哈蒙的一种下棋方法,对应台词
并不是一昧地进攻,有时退回一枚旗子反而比较好。
也暗指哈蒙这个象棋界的天才想要成功获得荣誉所必须付出一些东西(这个我们之后再说)
剧集对于由于本片的小说改特性,所以它并没有真实故事的局限,影片将哈蒙塑造为了一位幼年丧母,在无意间发现了自己在国际象棋领域的惊人天赋后,一路过关斩将最终站到了荣耀顶峰。
剧集给我们展示的是在遇到博戈夫之前,哈蒙的象棋生涯基本上(仿佛开挂一般)是一帆风顺的,她用自己极具压迫性的风格轻易的将每一个对手都悉数击溃。
直到遇到了博戈夫,这个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挫败她的对手,才有了机会塑造哈蒙的人物成长曲线。
但是在大多类似的故事中确是这样的,主角在一个领域拥有一定天赋然后比赛受挫,经过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再遇到更强的对手最终来到人生巅峰故事戛然而止,拥有一定的说教和鸡汤成分,意在告诉我们天才背后是付出比常人加倍的努力。
但本片不是这样,它强调的是成为天才的代价
对于大多观众包括我来说对于国际象棋的规则和玩法都是十分陌生的,但剧集也并没有过于死板的复刻一场场对局,而是通过演员面部神情的变化与棋盘和人物之间行云流水般的剪辑配合上凌厉的音乐与考究的服化道来带给观众十分流畅的观看体验。
这也是本片被很多人归为爽剧的原因,除了类似于凤傲天版的剧情之外,本身过硬的制作水准也很重要。
贝斯哈蒙由于一场车祸来到了令人压抑的教会儿童福利院,在这里的孩子都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有人领养他们,哈蒙也是如此。她这时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并且母亲已经去世,而有幸她遇到了改变她的校工,她发现了自己的最爱,下棋。
这个时候的哈蒙能做的只有不断地下棋,因为这是她那时惨淡的生活中唯一的一束光,她只有在棋局中可以找到在生活中丧失已久的自信。
哈蒙在下棋时会进入忘我的状态,甚至可以在脑海中模拟棋局投射到天花板上,这可是真正的开挂般的存在了。
这样让我想到了近期的皮克斯电影《心灵奇旅》,在《soul》中每个灵魂在来到人世前都需要找到自己的火花(spark也就是自己最爱的东西)才能来到地球,而在现实中这个东西也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并且发现。
哈蒙是很幸运的因为她在很小的时候就找到了自己愿意为之倾注一生的东西,但她也是十分不幸的,除了她的身世还有她过于强大的天赋,这造就了她作为天才注定难以被周围的人所理解和高处不胜寒似的孤独。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回忆历史上众多的天才,也许就因为一步之差就会坠落深渊,正所谓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就像我最爱的皇后乐队(queen)的主唱弗雷迪
他对音乐满腔热血,但是在这途中他也曾迷失于毒品,甚至最后命丧于此,但当他登台演唱时无论是谁都无法否认他的音乐,他纵使燃尽生命也愿意去点亮音乐的火光。
哈蒙也差点沦陷于酒精和镇静剂的麻痹之中
他们都是异于常人的天才,也是常人难以理解的疯子,但这又如何呢?
我们爱的就是这样的人
在《心灵奇旅》所强调的主题就是当我们在为了追寻自己梦想而义无反顾的踏上旅途的时候,是不是忽略了路边的风景?正是这些生活的点滴才构筑了平凡但美好的生活。
以下附上个人对于《心灵奇旅》的短评
可能我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就像了《lalaland》一样,我憧憬向往那份梦想,他是我生命的意义。抱歉,我现在还是无法停下脚步,看到生活的简单和美好,但是我想pixar这部作品不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当你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断行进的时候,也请低下头看一下脚下,因为这些琐碎的日常才是生活,没有那么激烈,但仍然精彩。
对于剧中一位同样年轻的苏联棋手,哈蒙问他当你在十几岁就成为世界冠军后你接下来要做什么?
而这位男孩的回答则是不知道,其实哈蒙也是如此。她耗费了自己的精力用在象棋之上,她并非不努力,她一直抱着象棋书来研究各种阵法并且复盘对局,这让她失去了和其他女孩一样享受生活做一个普通的女孩的机会。
其实她也不知道在之后自己要干什么,怎么做,她知道的就是下好每一盘棋,因为这是她最爱的可以忘记自我的东西。
这也造就了她的孤独,她那天才般的孤独。
你会发现…你已经倾注一生在追寻别人要你寻找的事物。总有一天你会孤身一人,所以你必须了解如何照顾好自己
在观看本剧的途中我曾不止一次的希望哈蒙可以受挫,因为挫折可能才让她更加强大。博戈夫也在电梯中暗示说她这样的人只知道进攻不知道防守,并且一路过于顺利所以难以承受失败的代价。
那么回到问题
天才的代价到底是什么呢?
我想就是象棋本身,象棋就像是她的诅咒,为了胜利她孤注一掷,就像后翼弃兵一样。她站的越高越难被理解,这也是为什么她会享受与博戈夫的对弈,在第一次失败后不是哭而是笑。这也正应了那句古话
英雄惜英雄,即使彼此是敌人是对手,但如果舞台上只有一个人的话那就丧失了一份精彩,就像足球界的绝代双骄——梅西和C罗一样,他们互相成就彼此,共同分享舞台。
很多人都希望剧集的最后如果哈蒙没有战胜博戈夫可能会更好,她可能没有获得胜利,但是她重新收获了友谊,看到了生活不只是象棋本身。
确实这样的结尾会让我们观众感到亲切,因为我们并不是天才甚至我们并没有找到自己的火花,如果过于成功的天才只会让我等普通人感觉难以企及和带入。
但是剧集的目的并不是这样的,它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天才的故事,一个虽然势如破竹但注定内核是十分悲伤的故事,而不是一碗号召大家努力的鸡汤(虽然努力必不可少)
我们努力的天花板可能就是那些天才的起点罢了。
故事的最后,哈蒙战胜世界冠军后来到了街边与路边的大爷下棋,可能这时她又回忆起了多年前在地下室与校工一起下棋的时光,她最爱下棋,一直都爱下棋,永远如此。
在剧中故事在此刻戛然而止,形成了一个闭环结构。
那么在剧外很爽的看完这剧体验了七个小时的天才之后,可能留给我们的只是一声长叹和随之而来无尽的空虚。
我们不是天才,这或许并不是单纯的坏事,因为正因为我们不是天才,所以无需体验这种更矛盾的一生,我们需要的是看完爽剧后继续回到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为梦想而奋斗,做好自己,享受生活。
一个人的专长不见得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生活和成长。享受人生,善待自己,勇于冒险
如果你喜欢本文或者本文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点赞,收藏,分享,评论)五连击,你们的支持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
那么这里是与你一起发现并向你推荐好剧的ignitelalaland,我们下部剧,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