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部剧之前,我就想在观后感的第一句写上“不愧为年度剧,名副其实”。事实也确实如此,我几乎就是一口气看完的这部精巧的美剧。可我却觉得这不是我最喜欢的类型。不知道是不是最近我“胃口”有点问题,很多口碑不错的片子,在我看来确实平平无奇。
在刚刚看完这部片的时候,我想我没有那么喜欢这部剧可能是题材的关系。我一向对于体育题材的片子不是很感兴趣,如同我不很喜欢观看体育赛事一样。因为我感觉体育比赛表面上是针锋相对,实际上确实和平的,因为比赛归根结底不过是娱乐。所以我虽然喜欢打球,但却不那么喜欢看比赛。这种程度的竞争,如果自己身在其中还可以,但如果作为局外人来看的话,我实在没有觉得是多么刺激。所以赛事常常离不开博彩。而体育竞技主题的电视、电影我一般是不怎么喜欢看的(当然像灌篮高手这样的超级经典我还是要膜拜的),因为我觉得其中的矛盾冲突没有那么激烈,没有那种你死我亡,没有背后的成王败寇,现在也不能在其中牵扯进政治斗争什么的内容。如同那位NBA明星所说的:这只是篮球,而且能赚很多的钱,根本谈不上压力,真真的压力是那些单亲母亲,是那些为了生计奔波,是那些吃了这顿不知道下顿在哪里的人。所以,电视电影中,那些主角最多经历的不过是自甘堕落,不过是酗酒嗑药,不过是感情挫败,不过是GAME中的几次失败,并没有那么大的冲突,也没有让人那么紧张,也激发不出太多对“意义”的感想。而我也很难真正地感受到其中的那种“痛苦”“失落”,也就很难感受到那种“刺激”“兴奋”。相较而言,我倒是更能体会《老友记》《生活大爆炸》《性爱自习室》这种生活片中更纯粹,更直接地述说生活中、情感中的各种鸡毛蒜皮,而不是把这些当做运动生涯的点缀来述说的片子。
我觉得这部片子,获得那么高的呼声,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选对了女主。是长相气质,也是演技关系,觉得如果有一位那么年轻的天才女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话,就应该长成女主这个样子,锐利、灵气、冷峻还不失美丽,如同一把精巧、闪亮又锋利的匕首。那双眼睛,大而澄清,精光闪动,偏偏时而感觉一点点的疯狂乍现。她行走于人间,不论是在你身边,在你眼前,还是只是存在你的报纸杂志之上,仿佛都是为了让你自惭形秽。坐在棋盘之前,或抿嘴,或抱着脖子,即便是那次宿醉之后,依旧是保持着那种清冽不尘的美丽。尽管,我有时觉得女主根本不应该会错过那天的比赛,她本就不应该是被那样一段感情羁绊的人,一个一面之缘的女孩,一个突如其来的邀请,一场原本就拒绝的“来一杯”,然后居然就会弃第二天那么重要的,期待了几年,准备了那么久的一场比赛不顾,然后沉醉于酒精之中。虽然如她所言,也是剧情所表述的,即便她没有醉,她依旧不是博尔戈夫的对手,但这样的宿醉还让我觉得是编剧安排得太过于突兀。这种美,不是沉鱼落雁,不是那种一眼倾心,是和角色融于一体,像是游走于人间的精灵,像是完全超脱人类的神圣物种,甚至在她养母教育她人生不只有象棋时,我却觉得剧中每个和她一起的男人、女人都是亵渎。
我也翻看了 安雅·泰勒-乔伊 一些以往的剧照,只能说是毫不起眼。甚至我觉得应该说是长得有些奇怪。太大的眼睛,太大的嘴,镶嵌在不大却过于立体的脸庞上,想说很有特色,但又偏偏觉得这样的特色和美不搭边,也没有那么引人注目,只是和一般的平庸不一样的平庸。但所有看过这部剧的人,以及很多媒体,都在这部剧之后把安娜捧上了神坛,对她的美完全不吝赞美之辞。这当然也很正常,有些演员就是在一些角色之中大放异彩而后走向成功。而这次的伊丽莎白至于安雅,更是天造地设,别人来演别说孰优孰劣,起码安雅是把眼下的这种味道发挥到了极致,不论安雅本身是不是这样的人,就是让人觉得这就是本色演出,让人觉得这个角色就是为她而准备的。
整个剧,最好看的应该就是最后一集,也是把整部剧拔得最高的一集。原来的黑人小女孩居然逆袭成为律师,她告诉贝丝,我们不是孤儿,只要我们拥有彼此。还有夏贝先生一直关注着她的成长,做了一墙的剪报,收藏着他们的合照。还有那个便利店老板,原来一直知道她偷了他的杂志。而面对苏联人在封棋之后互相协助讨论对策,贝丝的棋友们自发在美国连夜商讨战术,给她提供支持,让她最终获得胜利。点点滴滴都在最后一集爆发,似乎前面的东西都是为了最后一集做的铺垫。但这样的剧,我觉得才是我爱看的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