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新闻,垄断市场价格的奶粉巨头们在发给员工的电子邮件中提醒,为防止信息外泄,最好以口头方式进行信息交流,不要留下文字证据。这些邮件也随即被删除,但在相关调查中,邮件又被技术人员恢复了数据,并成为巨头们垄断市场的有力罪证。
  为湮灭证据而删除信息,信息复又被恢复成为证据。这一事件本身带有强烈的黑色幽默效果,让人想笑,却又让人不寒而栗。膨胀的信息时代,保留隐私,几成奢望。
  可《阅后即焚》提供的,却是另一种思路,信息看似愈加透明,实际却如镜花水月。真相只有一个,而置身其中的人却无不怀抱欲望或恐慌,倾注一己之力将信息拉向有利于自己的一边,最终将信息扯成一团模糊难辨的实物,最终走向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阅后即焚》中科恩兄弟一如既往地玩弄着多头并进的叙事方式,揪起一个个看似毫不相干的线头,最终导向同一个颠覆众人命运的开关。一个因酗酒而被辞退的CIA探员写了一些自己的人生回忆录,却被意欲离婚的老婆当做财务信息复刻在了光盘上。其实这本来也没什么,探员负责的也不过是三级机密,根本没人感兴趣。而光盘丢失后,被健身房的一对男女捡到,误以为是高度机密,一场有些愚蠢的敲诈就成了将事件搞得错综复杂的导火索。随后发生的一连串事件看似相当偶然,但又充满了必然性,每个角色的最终命运在一开始就被决定了,是谓性格决定命运。
  一篇单纯的回忆录,到了各怀鬼胎的人手中,就能发酵成了几乎影响国际关系的惊天阴谋,到最后连CIA局长也只能用Jesus Fucking Christ来总结,的确算的上是荒诞至极。作为冷眼旁观者的观众当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但如果你也置身其中,还能如此冷静么?或者你会像Linda和Chad那样意图借此大赚一笔,或者会像Harry那样被牵涉其中疑神疑鬼,做的最好的恐怕也是像健身房店主那样吓得躲到门后,免得惹火烧身,可一心不想惹火的店主却死得最惨。一旦某一事物与自己有所关联,不可避免地就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打量或思考,或欣喜,或渴望,或恐惧。事物的本质还是那样,表象在人眼中却已经扭曲。能摒弃内心欲望,直透事物本质的,那就是佛了,万法空相的境界一般人可达不到。
  既然人容易受诱惑而扭曲了对事物的看法,在信息量如此巨大的当下,很难说我们看到的什么是真相。一则简简单单的新闻,就像探员的回忆录一样,平淡无奇,被稍一加工,就会将大众舆论引导向完全不同的方向,让你越看越迷糊。前几天网上爆出条新闻,“王X是李XX的干爹”,这条新闻一看水分就太大了,其中的几个关键词“王X”、“李XX”、“干爹”都是时下热词,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为博点击率捏造的,但架不住众人对这种热词的关注度,照样有无数人相信。
  其实科恩兄弟在预测这种网络膨胀时代信息不可靠性的同时,还给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解决途径,只是这一途径在今天看来只是个痴人说梦的玩笑——Burn After Reading,如题,阅后即焚。电影中如果一开始探员不留什么电子稿而是写成手稿的话,妻子也没法复制。又或者Linda和Chad在捡到光盘后,看完就毁掉,也就没有后面那么多乱事。遥想当年书信时代,一封密报如若不想被别人窥知,盖上蜡印,阅后即焚,基本上就能保证信息烂在自己心里。人们也不上网,顶多看看报纸,乡下百姓也就能看看告示,还不一定能看懂。信息传播渠道单一,不用担心信息过分异化和隐私的泄露。在今天看来,那是单纯到美好的时代。阅后即焚,也就可以看作是科恩兄弟对信息单一时代的无限怀恋。
  《手机》中费墨有过一段话:古代书生外出赶考,一去几年,回来说什么都是成立的。这种对信息单一时代的留恋,与《阅后即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哪有什么信息完全纯净的时代,信息庞杂也好,单一也好,无不承载着人们的欲望和恐惧。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肯定会被异化,比如目前扑朔迷离却热闹非凡的棱镜门事件,众人都在关注斯诺登的去向和涉事国的反应,可事件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谁知道?
  话说回来,又有几个人真正关注真相呢?
  
  

阅后即焚Burn After Reading(2008)

又名:CIA光碟离奇失窃案(港) / 即刻毁灭(台)

上映日期:2008-08-27(威尼斯电影节) / 2008-09-12(美国)片长:96分钟

主演:乔治·克鲁尼 约翰·马尔科维奇 蒂尔达·斯文顿 弗兰西斯·麦 

导演:伊桑·科恩 乔尔·科恩 编剧:Joel Coen/Ethan Coen

阅后即焚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