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兰尼斯特有债必偿,科恩兄弟从不失手。

2.屈指一算,从处女作《血迷宫》1984年问世至今,科恩兄弟从影历史已超过三十年,基本上部部佳作,口碑上乘。三十年间,照片里的兄弟俩依然是一副不问世事的高冷表情,变幻的只有头上的白发和脸上的皱纹,为他们平添了几分冷峻的高手风范。

3.三十年匆匆过去,老大Joel现在都六十一岁了。比起老而弥坚的帕尔马,他算不上高龄。但比起五十六岁就领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奥逊·威尔斯,兄弟俩也不年轻了。

4.他们的成就有目共睹。作为戛纳宠儿,兄弟俩有一叶金棕榈、三座最佳导演在手,足以傲视群英。

5.当初看《阅后即焚》,一是冲着《老无所依》的势头,二是冲着全明星阵容。乔治·克鲁尼、布拉德·皮特、蒂尔达·温斯顿、约翰·马尔科维奇……以及乔尔的老婆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连结尾那位无奈、恼怒的CIA光头高官,正是后来凭《爆裂鼓手》拿了奥斯卡最佳男配小金人的J·K·西蒙斯。那个被克鲁尼扑翻在地的小侦探是《生活大爆炸》里的loser漫画店主。《阅后即焚》星光熠熠,没有小角色。

6.影片的第一个镜头跟随一双黑色皮鞋,在地上啪嗒啪嗒向前走。电影里这个镜头出现过两次,都是在CIA位于兰利的办公楼里。铿锵有力的脚步和整洁干净的皮鞋代表了森严的等级和合乎归程的官僚制度。这不得不令人想起他们的另外一部电影《金钱大亨》。

7.故事发生在影片拍摄时的华盛顿。科恩兄弟喜欢限定时空环境来讲故事,环境是故事的一部分,例如1942年的洛杉矶(巴顿芬克)、60年代的美墨边境(老无所依)、1961年的纽约(醉乡民谣)……因为他们掌握了足够详尽的资料,拥有还原特定时空环境的神奇能力,让电影充满了足够的信息密度,并让时空环境成为故事的一部分。

8.既然发生在华盛顿的故事,人物的身份有CIA分析师、财政部高官保镖、俄罗斯大使之类的首都特色职业,那么用间谍片的方式拍摄一部黑色幽默喜剧片是情理之中。影片中,CIA屡次出现,网上约会见面好像间谍接头,妻子们筹划离婚宛如收集情报,加上紧张的配乐,有些段落致敬了间谍片经典氛围。情节中真的出现了离奇光碟机密信息(其实是Osbourne的家庭财产信息)和俄罗斯大使馆这些间谍片里才会出现的元素。类型片糅合向来是科恩兄弟的拿手好戏。影片结尾令人捧腹不禁的一幕,幽默来源也是来源于喜剧片和间谍片的类型糅合。

9.众所周知,科恩兄弟拍摄两种电影:严肃而荒诞的剧情片和纯粹荒诞的喜剧片。黑色幽默是两种电影共同的标签。此外,还会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特征:例如必须有一个角色是胖子。印象比较深的演员有约翰·古德曼和乔·鲍里托。可能是因为本片走明星路线,《阅后即焚》里没有胖子,它不值五颗星。

10.演员表现都很均衡。有人说布拉德·皮特放下了帅哥包袱,演活了一个白痴,演技大有长进。我倒觉得并没有。喜剧片里,人物脸谱化、漫画化是很常见的手段,典型动作+典型台词,很快就能塑造出一个令观众有印象的角色。科恩兄弟的许多配角令人印象深刻,因为他们会在有限的出场时间里重复一些典型动作。具体到布拉德皮特饰演的查德,就是不断喝运动饮料、塞耳塞听歌、不断地说「Shit」以及傻笑就够了。

11.注意这个词:重复。在科恩兄弟的电影里重复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像《醉乡民谣》里的猫、《黑帮龙虎斗》里的帽子、《缺席的人》乔·鲍里托的角色总在擦汗、《阅后即焚》里克鲁尼做完爱就去跑步……如果一个动作/表情/道具/行为不够让你印象深刻,那就重复用几次。像相声里同一个包袱,多翻几次笑果加倍。

12.《阅后即焚》排不进科恩兄弟的前五,但它依然能吸引明星降价出演,能打上科恩兄弟独特的标签,提供各种解读的入口。中国电影票房赶英超美指日可待,但我敢打赌:十年内中国别说出一部《冰血暴》,哪怕出现一部《阅后即焚》也不可能。立此为证。

阅后即焚Burn After Reading(2008)

又名:CIA光碟离奇失窃案(港) / 即刻毁灭(台)

上映日期:2008-08-27(威尼斯电影节) / 2008-09-12(美国)片长:96分钟

主演:乔治·克鲁尼 约翰·马尔科维奇 蒂尔达·斯文顿 弗兰西斯·麦 

导演:伊桑·科恩 乔尔·科恩 编剧:Joel Coen/Ethan Coen

阅后即焚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