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8-31

同义词:笔记·关键词

在欧美文化中,“ 犹太人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20 世纪后半叶, 犹太人的命运如同一则重要的寓言, 一个尽人皆知却仍语焉不详的象征与警示, 一处鲜血淋漓的创口或令人战栗的深渊。
从某种意义上说,“ 犹太人”始终是欧洲史上的特定“ 选民”: 一个内在的他者, 一名自我的异类。那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命名与释义, 那是一次又一次的招魂和招魂仪式后的血祭。如果说, 犹太人或犹太教是基督教历史的原点与“ 痼疾”, 那么, 确如霍克海默与阿多诺所言, 他们同时是现代资本主义的替罪羊, 一个遴选出的镜中恶 魔———并 非 内 在 呼 唤 与 渴 求 着 的恶魔, 而是资本主义世界及其逻辑的毕肖映像。犹太人在欧美世界中的象征意义与位置, 使之成了一个硕大且有效的寓言式能指, 可以用来呈现任何一个获命名又遭遮蔽、受放逐与迫害的异类、弱势与边缘: 对霍克海默与阿多诺,“ 他们”可以是工人阶级或废奴之后的北美黑人; 于后现代社会中的批判者, 他们可以是美洲或澳洲的原住民, 是今日世界上的同性恋者; 于我,“ 他们”可以是妇女解放运动百余年后的现代女性。
犹太人问题同时是一个历史与现实议题。欧美学界一度风行的“ 新”词:diaspora , 译作“ 家国之外”或“ 流离民”, 用以指称移居欧美的前第三世界国民或少数民族学者, 其原本是用来书写犹太人之身份的特有语词:流散全球, 无家无国, 经历着无休止的歧视、驱逐和迫害。
——戴锦华《幽灵之镜》

自我放逐:
自我迷失(错误的情感投射!!):
认贼作父:
弱者与强权苟合赢取生存空间的不可行
永远的桎梏(对同性爱的否认!!)

同义词Synonymes(2019)

又名:字旅巴黎(港) / 出走巴黎(台) / Synonyms

上映日期:2019-02-13(柏林电影节) / 2019-03-27(法国)片长:123分钟

主演:汤姆·梅西耶 康坦·多尔迈尔 路易丝·舍维约特 乔纳森·布迪 

导演:那达夫·拉皮德 编剧:那达夫·拉皮德 Nadav Lapid

同义词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