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



David Foster Wallace最终选择了死亡。

David Foster Wallace,戴维·利普斯基笔下的真实人物,电影《旅程终点》的主角,因小说《无尽的玩笑》声名鹊起。

“阅读David Foster Wallace的作品,犹如有人将你的眼皮强行撑开,有些作家擅长描绘离家在外的体验,他们或是远行游猎,或是尝遍意大利,或是作为报道者亲历战场,而Wallace突破了那些,令人昏昏欲睡的水族馆,千篇一律的电视节目,百货商店,政治运动,向读者奉上了他鲜活的自我,能够做到这点的作家,譬如塞林格,譬如菲茨杰拉德,都与读者建立起了牢不可破的纽带,人们寄望从这些书本中得到的并不是故事、信息,而是一段特别的体验,透过书页所传达的那种身为David Foster Wallace的震撼。”

一个能够把日常刻画成文学作品里面鲜活立体的文字的作家,想必,是爱着这个世界本身的。



这个世界并不完美。

Wallace清楚地知道这一点,而且比谁都更深刻地知道着。

他在乎着和人的关系。他渴望陪伴,能有一个人感他所感,但他也太过了解自己,当他想要独处时,比如写东西,是真的需要独处。“不管什么事情,一旦你全情投入进去,副作用之一就是,你会变得自我意识非常非常强,最终变成利用别人(using people ),想他们陪着你的时候就要他们陪着,不想了就把他们送走。”其实,需求式的陪伴在这个时代天经地义,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但他过不了心里那关,于是陷入宁缺毋滥却渴望陪伴的矛盾里。

他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当听到人们觉得他戴头巾,是为了通过这种方式拉近与年轻些读者的距离时,他非常无奈,“因为现在我倒担心这头巾是不是做作了,比如我不戴的话,我是否就向人们的猜疑低头了,就变成了商业行为,或者我继续戴着的话,也会被认为是商业行为。就像进入了一个循环漩涡一样。”

他看穿游戏规则,却无法逃离:当一个作家习惯了自己的文学作品默默无闻的时候,身为有自尊的人类动物,我们会通过跟随一个规则来安慰自己,很受瞩目讽刺的是,如果有朝一日你的作品大卖,你站在聚光灯下时,就会觉察你之前在作品不成功的时候用以保护自己的规则和机制就不再适用,所以如果你下一部作品不够成功的话,你就完蛋了。

最要命的是,他爱着这个世界,他为那些明明受过良好教育,有份很有趣的工作,坐在非常昂贵的椅子里,看着钱能买来的最先进最好的电子设备,依然会感到空虚难过的人们担心,为自己拿不出一个诊断方案,或是一套药方来解决而难过;要命的是,他自己正深陷入同样的空虚难过中,他清醒地看到这个世界不完美的每一点,在心灵极度冲突的每一刻里,他理解了自己过去信奉的每一个原则都不过是虚幻,人亦是虚无。

他比所有人都厉害,是因为他知道一切都不过是错觉和幻梦,但是他也比其他人糟糕太多,因为他连怎么继续正常地生活都不知道了。



David Foster Wallace是美国梦非常忠实的拥护者,他描述美国现代生活细节,他希望给同在追求美国梦的人们一些共鸣,他信奉“只要达成了X,Y,和Z,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美式理想理念,却在达成了X,Y,和Z,站在聚光灯下,在千万人关注里,在他活成了美国梦的真实样子时,看到了美国梦、所有理想理念的虚幻,他对世界原本的期望有多完美,在认清世界之虚无之后的绝望就有多大。

或许这就是顿悟之后的顿迷。一旦你看清了这个世界的样子,只能“非凡”与“非常”地活着,尼采看清世界,提出了反社会反政府的超人,木心看清世界,以不死殉道。

David Foster Wallace的境界是一股脑碰在墙壁上,回不过头,没有余地的。活到太极端的人生,不是一个安全的活法,活得太极端的同时,还是个消极完美主义者,就像一场驶向毁灭的道路。

他爱生活,活着,却成了讽刺生活。David Foster Wallace,他口中自述的“一个异常害羞与无比自大的结合体”,死亡,就是他对这个深爱着的世界孤绝的热爱的一种方式。




-龙珊观影-

<图片2>

龙珊出品 一起更深入地「看」电影

旅行终点The End of the Tour(2015)

又名:旅程终点 / 当旅程结束时(港) / 寂寞公路(台) / 作家上路了(台) / 大作家有嘢讲(港) / 旅程末端 / 两心相依

上映日期:2015-01-23(圣丹斯电影节) / 2015-07-31(美国)片长:106分钟

主演:杰森·席格尔 杰西·艾森伯格 安娜·克拉姆斯基 麦米·古默  

导演:詹姆斯·庞索特 编剧:Donald Margulies/David Lips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