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想起这段旅程,我回想起在他车子里,大卫和我同坐在前排,我们都如此年轻。他想要更甚于他已然拥有的,而我想要的,恰就是他已经拥有的,我们都不知道各自的生活将去往何处,这种感觉就像闻到了口嚼烟叶、汽水和香烟的味道。那些对话是我所经历过的最棒的对话。大卫认为书的存在让人忘却孤独,如果可以,我会对大卫说,那些和他在一起的日子,并非让我从生活中解脱,而是提醒了我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会告诉他,那让我感觉不那么孤独了。
《美丽新世界》中,Alpha人种Helmholtz讥讽莎翁为“宣传奇才”,因为他“对太多疯狂且痛苦的事情感到激动”。脱离语境来看这句话是不合理的。与其说是讥讽,我倒愿意相信它是对作家的赞歌。
孤独像一团无形的烟雾时刻笼罩着大卫·华莱士,是无法抹去的底色。他时而也会玩梗,mock一下生活,时而则会被作家特有的敏感所控,显得疏离。他的名声和其所带来的人际关系类型并不是你我都有机会体验到的,可他却能将其中那种难以言说的微妙感表达出来。他谈成名后的人情虚伪,无人可交心之孤独;他谈技术所提供的肉欲愉悦会让人“死”掉;他的优秀与他所向往的“普通”注定格格不入,“看穿幻梦”与“无法过活”已然构成了无解的困境。
用《美丽新世界》的说法,他对太多无解且纠结的事情感到激动。然而,莎翁的激动是炉膛里跃动的火,华莱士的激动却是发红的煤炭,时明时暗,像有生命般呼吸,冷静地发着红光,并不刺眼,却有足以灼伤人的温度,是克制的怒。
我书里写过一段是讲,当一个人从燃烧的摩天大厦跃下时,不是说他们不再惧怕坠落了,只是另一种选择更糟糕。这就会令你思考,什么样的情况是如此糟糕,以至于跃入你的死亡都显得是种解脱。
矛盾爆发后,作家在夜色里对记者作了一番独白,利普斯基流下一滴泪。彼时他也是出书的作者,只是读者无几。一开始,他对华莱士书评里的赞誉嗤之以鼻,读过其书,只剩一句不甘的“Shit”。他踌躇满志,迅速拿下了采访的机会,我想一方面是出于欣赏,另一方面是同行身份所导致的好奇和艳羡。
他是拿着录音机的倾听者。他微笑点头,他的笑是局促简短的,并不占太多时间,是要把更多的谈话空间留给对面。但是在贴身采访的过程中,他也面临作家抛向自己的问题,采访者之外的面相便逐步展现出来,是逆向披露。采访者与受访者之间的虚伪相待也成了议题,人的距离感是否真的无可避免?
影片是从利普斯基的角度出发的,可能是被他的心理先入为主了,两人短暂的相处并不给我一种轻松的感觉,似乎一直有什么绷着的弦般的东西,车内的争执崩断了这条弦,夜里的坦白也并没有完全修补好这根弦,但那滴泪水,无疑是得以窥见孤独深处后,心灵震颤的外显。或许从头至尾他们都是以一种笨拙的方式在接触,就如结尾一般,稍不小心就是拥抱变握手的尴尬,但尝试去理解的诚意,大概便是黯淡生活的耀眼之处。
“Relatable”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词,适合在插科打诨的时候抛出来,迅速建立一种“彼此都懂”的联系。可是人生未必有那么多感同身受的时刻。向这个想法妥协之后,我便无比珍惜人们自省的言语,那是为自己的辩护,只说与生活听。
PS.最爱的情节是结尾处卷西饰演的利普斯基用录音机记录华莱士家中景象的片段

旅行终点The End of the Tour(2015)

又名:旅程终点 / 当旅程结束时(港) / 寂寞公路(台) / 作家上路了(台) / 大作家有嘢讲(港) / 旅程末端 / 两心相依

上映日期:2015-01-23(圣丹斯电影节) / 2015-07-31(美国)片长:106分钟

主演:杰森·席格尔 杰西·艾森伯格 安娜·克拉姆斯基 麦米·古默  

导演:詹姆斯·庞索特 编剧:Donald Margulies/David Lips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