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three methods we may learn wisdom: First, by reflection, which is noblest; Second, by imitation, which is easiest; and third by experience, which is the bitterest." -- Confucius
影片的开头引用了孔子的这句话,观影的过程中我在想这句话对影片究竟有多大的意义,直到影片最后一组镜头:水道一眼望不到尽头,夜晚江面渐渐暗下。我才明白,导演在为饱含时代巨变下的困苦民众发声和抒发对祖父回忆中那个中国的时候,也表达了当今下层人民的无所适从。去年在看Peter Hessler(何伟)的River Town的时候,恰逢金马奖,去年的最佳纪录片便是颁给了这一部由加拿大华裔张乔勇拍摄的纪录片《沿江而上》(Up the Yangtze),也算是一种缘分能够在同一时间接触到相同题材的作品。不同的是,何伟是作为一位外国人,逐渐融入了当地中国人的生活,描绘自己眼中长江沿岸的旖旎风情画,而本片导演张乔勇,则是带着祖父的回忆来到时刻发生着巨变的长江沿岸记录下当地人的生活,以一种温润平实的口吻,记录下了三峡工程变迁中的平民人生。
看到一篇对导演的采访说"游轮的甲板上满是外国游客,他们对着三峡壮丽的景色指指点点,他们在甲板上兴高采烈地扮演中国的皇帝。可是甲板下那些中国的服务人员很多人都是三峡移民,他们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很快要被水淹没,他们充满了向上提升生活水平的渴望。远处的三峡大坝象征着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可是近处的三峡人家背后的故事谁人得知?"渡轮上都是有钱的游客和老外,用他们的观点看着漂亮的风景;甲板下工作间则是辛苦工作的员工老百姓,以底层农民的观点来看,在国家的进步之中,其实陷入了一种崩塌的状况。纪录片是对真实的再次诠释(Documentary is the interpretation of reality.),看完片子,不能不让人感慨现实才是最真实的力量,我又想起了余华在《活着》自序中,说过的那段话:"作家要表达与之朝夕相处的现实,他常常会感到难以承受,蜂拥而来的真实几乎都在诉说着丑恶和阴险,怪就怪在这里,为什么丑恶的事物总是在身边,而美好的事物却远在海角。换句话说,人的友爱和同情往往只是作为情绪而来,而相反的事实则是伸手便可触及。正像一位诗人所表达的: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我想导演也秉持着样的情怀,所以才会有难得的中立客观的角度去反映这样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