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张爱玲的故事,不是她笔下的故事,而是关于她的故事。关于她的传记前前后后也看了好多个版本了,对于她的一生大概脉络都已祥记于心,这次换成影视的方式再一次经历她的悲喜,感慨是早已没有了的,只为了看看活生生的张爱玲会是个怎样的传奇。才刚刚看到第23集而已,已经忍不住了,总是想着应该写点什么,不够资格称之为评论,只是作为一个张迷的真实想法。

这部电视剧情节几乎全部取材于张爱玲对于自己的描述,关于她的家庭,她的亲人,还有她求学,成名的经历,每一个阶段都有可参照的她自己的文章在那摆着,编剧也省了好多功夫去搜集关于她本人的资料了。中间当然也会掺杂其他人的视角,比如说胡兰成的《今生今世》中对他们交往的描写,还有张子静曾写过的《我的姐姐张爱玲》也被编剧拿来借鉴一下,这都是很必须的素材,幸好当年有那么多的人留下了关于张爱玲的这些文字,让后来的我们阅读或研究起来不至于那么辛苦。

这几天看下来,单是剧中张爱玲的服装就令我感叹了。文字中怎样讲她的奇装异服我总是想象的不够贴切,况且二三十年代的那些料子我也并不熟悉,还是视觉刺激来的直接,当我见到她穿着一个被面做成的袄为胡兰成开门时,都在怀疑一会儿不要吓坏了他,不想他只是诧异了一个眼神,并没有说什么评论的话。大概他是过于崇拜她的才华了吧,对于她奇特的装束也只当成是她天才的一部分,只想着如何顶礼膜拜,哪有挑她的心思啊。

剧中对于张爱玲的作品还进行了情节的演绎,在我看来是没有什么必要的,演出来还不如读出来的好,像是傅雷的那篇文章,安排胡兰成把它读出来我就觉得很好嘛,文字还是作为文字来体现才有意境,演绎的终归是缺了细节的。况且之前有很多改变过的影视作品陈列在前,超越不说,最容易的还是沦为滥竽充数。

我这人大概是想象力太匮乏了,总是看了影视作品之后就会对原著的文字生出前所未有的莫大兴趣,然后马上翻开书来读,从来不见只看文字就有无尽激情的时候,看来这样的人对于文字的爱也不特别实在吧。看过旧版的电视剧《红楼梦》就突然地想看原著了,之前断断续续看的那些情节没有一个抵得上剧集中呈现出来的画面的,真是一身的俗骨,苦心培养自己的修养竟是这样难的一件事。也很是感谢有这些影视作品的出现,能让我重新静下心来细细看那些瑰丽的文字也是好的,温故而知新,这样不厌其烦的温习下去,再愚笨的头脑也会有些长进吧。

这部剧集刚出的时候我是不甚看好的,首先张爱玲的演员就很不合格,虽说刘若英脸型似乎有些像张爱玲,但是她一口台湾腔的普通话生生毁了张爱玲的文字意蕴,如果说拿普通话讲也会失一些情趣的话,那台湾那个嗲嗲的尾音则是全无了张爱玲的苍凉和空虚了。更可恶的是胡兰成也是找了个台湾的演员,我总是觉得台湾的人缺少一份文化的厚重,难不成导演是觉得张爱玲在台湾的影响力远早于她在内地的影响,但愿我这是臆测。最喜欢的是姑姑这个演员了,在张爱玲的笔下姑姑就是一个爽利的人,做事情不拖泥带水,干脆利落,演出来的她又多加了份清逸,一个人站在那里就是生活,她把自己的生活过的有滋有味的,取舍有道,对人没有多少内心的温暖,却也是一颗慈悲心。

后妈孙用蕃竟然是用王雪琴那个演员啊,那段张爱玲在家与父亲大闹的日子,简直又是回到了陆家的是非当中,一个可怜又可气的老爷,身边养着一个刁钻的老婆,这次不是小老婆,但是那个泼辣强悍的尽头一点不减当年。在我的印象里,我这印象是从张爱玲的笔下印象出来的,她后母虽是不让人,但还算是厚道,对她没有多少好处,至多也只是在矛盾最尖锐的一刻给了张爱玲打击,纵使她是拔尖要强的人,面上还是厚道的,我见过他的照片,登在一本张爱玲的传记上,完全不是雪琴那个狠毒样子。她出来演就是一个一开始就像至前妻的孩子于死地的后母,但是我能理解孙用蕃作为爱玲的后母,自会有一番她的认知,做事情也会有她的理由的。

炎樱那个演员也不好,她明明是锡兰的混血,至少也要找一个皮肤黑一点或是把脸画的黑一点的演员来演啊,还有她的中国话,听这个炎樱讲话完全不是说她不会多少汉字,而她不过是个大舌头而已。这个导演应该了解的,就像是失忆的人,他仅仅是失忆而已,并没有顺便失去了智商。说到炎樱就要说开始几集爱玲在国外的戏,我知道一定是英文拍摄然后又配了音的,为什么配成汉语呢,原文听来不是更有味道吗,反正是有字幕的,这部戏的收视群体断然不能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的,选择看人物传记这样的片子,一定是对这个人物有所了解的,这些人里面应该不会存在不识字的吧。不知道当初是怎么样给这部戏的观众群定位的呢。

对于当年的场景,但凡我看见过文字的,只有香港大学那段拍的不好,时间就是仓促的很,像是有人在推着走一样,打仗一下就完了,轰炸也是,爱玲去作陪护也只是小小描写了一下,像是刻意在尽可能的省掉这段她在香港的日子,张爱玲在香港待了四年,可是呈现出来的只是她文章中提到过的情节,几乎是整个《烬余录》都搬出来了。难不成是除了张自己写的那些文字完全都找不到关于她在港大的资料了?但愿是这个原因,毕竟只有这个原因是可以被原谅的。

我在看是张爱玲和胡兰成相恋的这段故事,对张爱玲这方面心理把握比较详细,但是对于胡兰成似乎有美化他的嫌疑,还是因为赵文瑄实在让人讨厌不起来呢,在我的印象里胡不过是个靠着才华和自己的聪明头脑哄骗女子的浪荡子,本没有赵文瑄饰演的他这般痴情,这般对于张爱玲的敬畏也是达不到的。这部戏拍的时候定是《小团圆》还没出版的,否则在这一段的拍摄上会有更详细的叙述的,张爱玲在最后的文字里给了他们这段感情自己的说法,这是最直接的张学研究者的研究材料,影视作品自然也是应该借鉴的,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一部《小团圆》,专门拍摄这段张胡恋的电视或电影,一篇短短的《倾城之恋》都能拍个几十集出来,《小团圆》就不愁没有拍了。

每一次看关于张爱玲的文字,就会从心底生出一种情绪,有一点哀伤的怀旧气,还有一点矫情的富贵气,关于她的彻骨的苍凉我还没体会出来,随着岁月的前进,我的经历增长,慢慢就会理解她吧。单只她的文字来讲,我也是喜欢的,虽然现在看来不那么流畅,却比难懂的古文来的有趣的多,即使是电视对白那样浅显的句子,我都恨不得句句都要抄下来记诵呢,尤其是她和胡兰成那段交往时所说的话,说是爱情激发人的灵感,她的灵感胡兰成或许没帮上什么,可是与他说过的那些话,在我看来却是最美丽的了。

上海往事(2004)

又名:她从海上来 / The Legend of Elleen Chang

主演:刘若英 赵文瑄 寇振海 严晓频 茹萍 王琳 

导演:丁亚民 编剧:王蕙玲 Hui-Ling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