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之前,其实对悬疑电影没抱太大期望。近期看的好几部院线片,不是内容撑不住主题,就是叙事零零碎碎,有种便秘感……相对比之下,《拯救嫌疑人》已经给了我很多惊喜,至少从剧情到演员的演技,都没有辜负“悬疑”二字。不过我还是要说,我快被这部张小斐的电影给吓死了…….
能显而易见的看到,这部电影想表达的主题有很多。关于正义、职场女性、能力、性别歧视、家庭暴力、性暴力、亲子关系、权力等等。
我也挺开心看到这种为数不多的 “大女主”电影(关于其本质究竟是不是女性掌握话语权,还有待商榷,不过看到这种驰骋职场的职业女性总会让我感到欣喜)。对比《二手杰作》里面看着郭麒麟到女宿偷拍女同学还解释这是 “爱好” 的于和伟,以及《河边的错误》里面那个相夫教子、散发着母性光辉的妻子 “白洁” ,张小斐呈现出的这种雷厉风行的职业女性形象显得格外让人舒适。我为这种女性角色的出现而激动,认为这确实是一种尝试和进步,但绝对还有很多可讨论的空间。
究竟是她作为律师的职业素养在散发魅力,还是作为一个母亲的母性光环更成为卖点?在大女主的标签下,“母亲” 究竟是注脚还是隐含的本质?
【愤怒的母亲和看不见的父亲】
几乎所有的起承转折,都离不开 “母亲”。“母亲” 是这部电影最核心的线索,也是最终的主题。
从影片开始的亲子时光,到突发绑架、张小斐接手案件、与绑架犯极限拉扯、拜访受害人母亲、二审最后的证词、影片最后的反转,所有的一切都因 “母亲” 而起,围绕 “母亲” 展开。在我被影片中女性坚定的意志及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达到目的所震撼的同时,不禁在想:
“别惹母亲” “母亲有对孩子无条件的爱” 是不是一种诅咒和一种束缚?对母性的过分强调,究竟是对母亲的赞颂,还是对 “消失的父亲” 开脱的证词:既然母亲是无私的,那我撒手不管应该也没关系吧(这应该是根植在很多已婚男性心中的潜台词)
在这部电影里,拯救女儿的是 “母亲”,怀念女儿的是 “母亲”,不惜为女儿犯罪的也是 “母亲”,母亲似乎成为了子女的牺牲品,子女成了母亲一生的执念、最难和解的痛苦。在这种对母爱光环的无限放大下,牺牲、无私正在慢慢变成 “母亲” 的职责和代名词。而父亲这一角色的消失,似乎正在被合理化。
实质上,对孩子的关爱是每个父母都会有(也应该有)的正常情感,这种付出应该是对等的,不应该与任何一个性别角色挂钩。而长久以来的性别分工之下,对母亲的苛责似乎成了一种惯例,从这种情节出现在文艺作品里的频率来看,能感受到创作者也对这种事习以为常。实质上,我倒很希望那种身为母亲,却能脱离种种对母亲的幻想与要求的女性角色出现。
很可惜,雷厉风行的女强人张小斐,最终还是在这部电影中回归了 “母亲”。
【 我们到底何时可以正视性暴力 】
核心的案件果然也与 “性” 和 “性别” 有关。死者是一个年轻貌美的知识女性,却死状惨烈,被凶手抛尸。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称其为 “援交少女”(这个名称本身就包含性别歧视、污化女性,和为男性罪责开脱的意味),也有网络暴民在死者的社交媒体下大骂其是荡妇。事实上,死者是在反抗强奸的过程中被杀害。
看到张小斐在二审结尾,面对所有人讲述这个女孩生前有多么优秀,而不良媒体却将这个女孩 “又一次杀死了”(虽然说的是事实)的时候,我本以为还能有针对性侵更深入的讨论,没想到也只是蜻蜓点水,可能也是想以更保守更圆滑的方式博好感。
在强奸和援交少女这件事上,影片仅仅停留在“不要这样说,她是个好女孩” 的层面上,其背后还是默认了一个关于 “什么是好女孩” 的标准,即:听话且单纯、保持自己的纯洁、守护住了自己的贞操、从未出卖过自己的性……
如果翻译成这样,是不是眼熟多了?这部电影把男性对 “好女孩” 规训的话语包装成了更美好的方式,甚至差一点骗走了我的眼泪。直到死者的母亲说到 “我女儿很优秀,才不是援交少女” 的时候,我才隐约感觉到有那么一丝不对劲。
无论是性侵、性骚扰、任何形式的荡妇羞辱还是这个充满挑逗意味的 “援交少女”,都是一种对女性结构性的压迫。假如死者真的是一名从事性服务的女性,她的母亲是否还能如此骄傲地向张小斐讲述她生前的种种故事?我恐怕是不会的。对死者的 “去污名化”,在让我们反思网络暴力的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 “好女孩”的要求和幻想。
如果张小斐在二审结尾的时候,不是煽情的讲述她是一个好女孩,而是指着嫌犯的鼻子大骂“你从没尊重过她作为一个女生的尊严” “你从没把她当成过值得尊重的伴侣” “你只想占有她,你从来没爱过她” “ 你只把她当作可以任你摆布的东西,而不是一个人” ,或许对张小斐这个充满同理心、一个处理过无数暴力案件的女性来说,会更能让角色站得住脚,也能让这个影片没那么肤浅。
写到现在,我甚至有种再给这部电影打低一星的冲动。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看,这部电影的内涵确实撑不住它想要呈现出来的那种主题。
但如果说这些都是自作多情,如果说这部电影压根没想讨好女性受众,也根本没想过融入任何女性主义的思想,那我也不得不说,它选择一个 “大女主” 作为人设和卖点,就是一个最大的错误了。
不过我也没期待市场上能真正出现那种现象级的女性主义作品(所以我第一次看《芭比》的时候简直被震撼到了,心想原来真的可以这么拍电影),所以一直也觉得如果能有些职业女性、女性掌权者的形象出现,已经算不错了。
还是聊回悬疑本身吧
【 悬疑,一定要有恐怖和暴力元素吗 】
在观影的时候,有些情节(很多)我都是捂着眼睛或低头看手机度过的。影院的BGM大到可以把我的耳膜冲破,一阵阵急促的鼓点、诡异的音乐更是让我震震心悸,在这种恐怖的氛围下我总感觉下一秒就会有一个中式僵尸跳出来吓所有人一跳,然后屏幕上会浮出一行字:骗到你了吧,这其实是恐怖片。
回忆了之前看过的同类型的国产电影,比如《第八个嫌疑人》《神探大战》《消失的她》《坚如磐石》等等,仿佛没有车祸、枪战、暴力、血腥、甚至是有点邪乎的恐怖元素就不够悬疑,不够犯罪,不够反转。之前看电影的时候倒没觉得这有什么,直到这次在电影院被一刻不断的悬疑的小曲儿吵的几乎要耳膜破裂,才让我彻底反感,不禁想问:没有这些刺耳的bgm,没有来回闪回的剪辑,没有各种突现的血腥、暴力的场面,就不能拍悬疑片了吗??
真正的精彩内容应该是逻辑的推理、与既定事实的博弈,不断通过假设和实践验证来让实施浮出水面。我相信更多人都想看到的是思考和思辨的魅力,而不是来回闪现的骇人的死状。
在影院里,每每到那些紧张的不能再紧张的情节、血腥得不行的画面,我总能听到几个人在说 “吓死了….”,说我们在看的是电锯惊魂可能也不足为奇。
《十二怒汉》中,整个影片都是十几个男人坐在一个讨论室中对案件进行思考、质疑、复盘,可以说看起来和悬疑犯罪毫无关系,却仍然能让观众好奇地看下去:究竟还有什么反转,究竟还有什么细节、凶手到底有没有罪。《控方证人》里面,几乎没有什么露骨的暴力和犯罪情节,也没有什么悬疑的小曲儿,却仍然给我们无限的思考,想着 “她会不会就是凶手”,“案件真的就结束了吗?”,以至于最后剧情反转时,很多人都大吃一惊,“原来是这样!一切都合理了”。电影《放大》里面,一位摄影师无意中拍下了犯罪的证据,惊慌的女人、黑暗中持枪的男人、忽然消失的丈夫、暗房里一点点放大的底片…各种疑象丛生的事件都不禁让我感觉恐惧,但它同样没有什么暴力血腥的场面……
关于对人性的思考、关于对犯罪的解离,那种反转的意外感和对人性之恶的恐惧并非只有通过展现血腥场面来达成。我想看过这部电影之后,一定也有很多人被吓到了,但并非是因为剧本的逻辑有多么精妙,而是因为画面实在吓人。
【 最后,夸一下 】
写了满篇都在批判,但我还是打了四星,因为这确实是很长时间内看过的比较不错的悬疑片和比较不错的电影。情节的反转足够让人意想不到,虽然有些瑕疵但至少是个完整的闭环,能自圆其说。在价值的立意上,也有很多尝试,只可惜都比较浮于表面、蜻蜓点水。但有尝试总比没有好。我从不期待一夜之间就有一部惊世骇俗的大电影诞生,成为某一个标志或奇迹。这种商业片,在能讲故事的同时还能讲一些道理,就已经赢过很多空有其名的作品了。文艺作品是社会观念的展现,我已经感到了一些新的潮流在涌动。给予肯定的同时,更要保持独立的思考,希望未来会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