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刚刚刷手机,刷到了英特尔和贾科长合作的广告片。
看来,山西老人忆苦思甜的背景音乐是英特尔,真的是软广,哈哈哈
(原创文章,欢迎阅读,抄袭洗稿必究)
文|诸神的恩宠
9月19日,贾樟柯新作《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正式公映。
目前,该片豆瓣评分6.9,远低于贾导其他电影的评分。
多年前,看过贾樟柯的《小武》,很喜欢。前段时间,又写过一篇关于他的文章,所以对这部纪录片满怀期待。
纪录片里,四代作家以口述历史的方式,接力讲述了中国72年间的社会变迁。
上映当天就去看了。看的时候,边看,边做笔记。
然而,看完有些失望。该片形式大于内容,从头到尾,没有一个点打动我。
一个访谈里,贾樟柯说,有一天自己拍累了,就不拍了。
如今的贾樟柯,真的是“廉颇老矣”吗?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总结了以下6点观后感。
01脚本问题
贾樟柯的作品,在国外频频拿奖,在国内口碑也相当好。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电影,剧本都是他自己写的。贾樟柯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文学功底相当好。
他的剧本,说人话。
看这部纪录片时,特意留心了编剧。银幕上,出现了两位脚本作者。一位是贾樟柯,一位是万佳欢。
万佳欢是《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该杂志隶属于国侨办。
该杂志读者对象是,“有一定知识水平、对社会的主流问题比较关心、收入在中层的人”,读者结构为“官员、中层经理、知识分子、大学生。”
很显然,该杂志的受众是精英人群。
十年前,我没少看这本杂志。虽然我并不属于精英群体。
一部电影,两个编剧,必然会有意见分歧和妥协。
根据万佳欢的背景,结合《中国新闻周刊》的受众特点,能推断出两点:
第一,这部纪录片,可能是“命题作文”。
第二,它的受众,是精英人群。
也就是说,这不是一部贾樟柯能完全说了算的电影。
明白这一点,以下两个问题就能说得通了:
为什么这部纪录片姿态比较高?
为什么前30分钟充满主旋律味道?
从整体看,这部作品是坍塌和断裂的。
“命题作文”里,掺杂太多其他因素,留给贾樟柯发挥的余地不多,作品出现多处硬伤,也就不奇怪了。
02线索跳跃
该片的主线,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四位作家:马烽、贾平凹、余华、梁鸿。
他们串联起全片18章内容。
然而,四位作家之间并未构建起乡村文学的脉络。甚至可以说,和文学没啥关系。
第一章,叫“吃饭”。
最先“出场”的,是山西老作家马烽。
他是五十年代山西文联主席,写过《吕梁英雄传》,已经故去。
他的故事,由乡亲和女儿代为讲述。核心是,马烽是如何改变贾家庄的。
其中,第一个村民讲述马烽的故事时,背景音乐是英特尔广告。
不确定导演是要表现时代变迁斗转星移,还是插入的软广(别怪我多想。毕竟,在电影出品方一栏里,看到了阿里影业,爱奇艺,优酷等资本大鳄的名字)
马烽带领乡亲治理盐碱地等情节,很真实,但和文学无关。反而让人怀疑,误入了央视《致富经》片场。
村民武士雄讲马烽宣传《婚姻法》,马烽女儿段惠芳讲述父亲的职业经历和爱情故事。
这些情节,和马烽的小说创作有关系,它们直接或间接促使马烽写出了《结婚》《韩梅梅》等作品。
但因为时代久远,没有多少人看过马烽的作品。这种情况下,观众很难和马烽产生共鸣。
想激发观众的共鸣,最起码,讲这段故事时,应该穿插介绍一下马烽的作品。
很遗憾,电影里并没有这部分内容。
第七章叫“远行”。
拍摄地转战西安,采访对象是贾平凹。
贾平凹说,自己爱喝商洛白茶。随后,他对着女儿贾浅浅说,先做好妻子好母亲再写诗。
不要把写诗和生活混淆,一定要做个好女人。
听话听音。
几句话,一个封建、虚伪、油腻、自恋的老男人形象,尽显其中。
贾平凹写完《极花》后,有记者问他,如何看待拐卖妇女现象。
贾平凹说,被拐妇女自我保护意识太差,“作为局外人,我们不知道该评判谁。”
这位著名作家,还活着大清朝。网上能找到采访全文,有兴趣可以去看。
至于电影中,他说到小时候在他姨家看《红楼梦》,青年时代去修水库等,都属于老调重弹。后面会说。
第九章标题是“病”。
贾平凹青年时,去陕西各地采风时染上了乙肝。本以为他会讲病痛对他文学创作的影响,结果,他只是讲了得病的过程。
这一章很短,有明显的跳跃感。很多内容好像还没讲完,就被剪掉了。
镜头几次扫过贾平凹的书法作品——“白眼观世”。
可能是想把他塑造成睿智长者的形象,而我只闻到了发霉棺木散发出的浓烈的腐尸恶臭。
第三位讲述者,是余华。
余华从小酷爱读书,读到没头没尾的书,会自己给故事编结尾。
两次高考失败后,被迫成为小镇牙医。因无法忍受工作的乏味,23岁时,用一支笔改变了命运,演绎了小镇青年的翻身史。
1983年,《北京文学》主编周雁如看中了他的小说,邀请他来北京改稿。
他到北京玩了一个月,杂志社包揽了差旅费住宿费和补贴费。回老家时,他兜里揣了八九十块,俨然成了有钱人。
中间还穿插了他的朦胧的初恋故事。
虽然也是老调重弹,但讲得颇有趣味,勉强看得下去。
最后一位讲述者,是梁鸿。
2000年,梁鸿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文学博士。生完孩子两年后,她想写点东西,于是便有了《梁庄》三部曲。
梁鸿的讲述分三部分,沉重的家族史,父母之间的感情,以及自己对父母的愧疚。
梁鸿说,自己的脑海里经常出现两个字:背叛。
我是这样理解的:她觉得父母和兄弟姐妹受的苦比她多,她却比他们过得好。她良心很不安,充满愧疚。
如果梁鸿是男性,很多网友可能会想起一个词“凤凰男”。
母亲是她最大的心病。她六岁时,母亲中风,后来偏瘫在床,不能说话,父亲照顾母亲多年。
母亲去世后,父亲想再婚,村里流言四起。父亲和继母感情很好,但因为闲言碎语,无奈分手。梁鸿成年后,带父亲找到继母,父亲和继母抱头大哭。
梁鸿的讲述,感情浓烈,却恰恰暴露了中国乡村社会的封建和愚昧。
剪辑这个片段,如果目的是想批判愚昧,很佩服贾导的眼光。如果是想和观众共情,对不起,至少我个人真的做不到。
03素材陈旧
贾平凹偷《红楼梦》,背干粮修水库,写标语等;
余华酷爱读书,不甘心当牙医,后调入文化馆等;
梁鸿讲述关于他父亲的那件白衬衣的故事。
这些内容,就算没看过他们的书,看看他们的访谈,也能知道。而电影仍花了很大篇幅让他们讲述这些老故事,真的没必要。
苦难,不需要一遍遍咀嚼。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部卖票的纪录片,给观众就看这些陈年旧料,不厚道。
我猜,贾樟柯可能不刷视频不看访谈。他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素材有多老多旧。
但凡用点心,都不至于拍成这样。
04主题宏大,剪辑稀碎
历史、文学、乡愁,随便拿一个出来,都是宏大的主题,需要用真实的情节去支撑。
而这部纪录片,情节撑不起主题。
马烽和贾平凹的部分,一直在强调苦难,更像是为了苦难而苦难,无法真正打动人。
苦难本身没有任何价值,更不值得一遍遍歌颂。苦难,就是苦难本身。说多了,只会招人烦。
贾樟柯的电影,最擅长刻画“小人物”。而这一次,他偏把镜头对准了“大人物”。
想让“大人物”和“小人物”之间建立关联性,就要让“大人物”戳中“小人物”的痛点,这样才能让人产生共鸣。
为了能让“大人物”和“小人物”之间有交集,贾樟柯在西安火车站蹲守了好几天,只为拍到一个底层精壮成年男子的样本。
那意思,“大人物”未发达前,也是寂寂无名的“小人物”。
但是,不知是脚本问题,还是剪辑问题,影片最后呈现出的效果,恰恰将两个群体之间的裂痕放大了。
著名作家和普罗大众中间,是没有交集的平行线。
观影过程中,头脑里不时会冒出一个想法:
这些文化名人,凭什么高高在上俯瞰众生?
是谁赋予他们的权利?
正如一位网友评价的那样:“他们太像教授了,摆正自己的姿态教导世人的样子,何必? ”
如果贾樟柯把镜头对准三位作家的兄弟姐妹和父老乡亲,影片可能会更真实,立意也会更高。
05匠气过重
这部电影里,刻意的成分太多。
电影一开场,人还没出来,高喊的口号已经溢出银幕。
“团结起来,迈向更大的胜利!”
不清楚这是歌颂,还是讽刺。
电影一开始,是一群老年人排队打饭的画面。
一段长达五六分钟的面部特写,放大了老人脸上的斑、皱纹、残缺的牙齿、没有光泽的金耳环 ……
我感受到的,不是感动,是动物世界里衰老和死亡的气息。
贾樟柯为什么总喜欢拍人脸特写?一次演讲中,他说,把人脸特写呈现在大屏幕上,把皮肤毛孔统统放大,可以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对方的人生阅历和内心世界。
说得很有道理。但是,这个镜头真的没必要那么长。
第三章叫“新与旧”,第六章叫“声音”,两章结合起来看,耐人寻味。
这两章,在讲在山西汾阳贾家庄举办的“吕梁文学季”。
贾樟柯是山西汾阳人。我以为,他这是夹带私货。没想到,我错了,这一点放在本文最后说。
这场文学盛会上,出现了多位知名作家的身影。电影截取了七八位作家的发言,高大上的措辞与颓败的乡村对比鲜明,让人产生出一种强烈的荒谬感。
此外,转场穿插的诗句也相当生硬。
第一次转场时,烫发大婶拿着农具冒出来,一脸严肃,声音高亢。
我真的以为,贾导是在反讽什么。
但据贾樟柯自己说,每个转场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看来,是我想多了。
航拍的金色的麦浪,梁鸿父亲的白衬衣,都摆拍味十足。
电影结尾,梁鸿14岁的儿子(北京人,人大附中在读)成为讲述者。画面外,飘来贾樟柯的声音,让他用河南话介绍自己,但他已经不会说方言了。
这时,梁鸿用一句“来,妈妈教你!”让儿子再拾乡音。
这一段,是继贾平凹膈应我之后,全片又一次膈应我的地方。
乡村的凋敝是事实,故乡早已回不去了。
贾导演真的以为,教唆北京人说几句河南话,就能重回故乡,重温乡愁?
肤浅了。
06失去真实,便失去了一切
纪录片,最重要的是真实。而本片最大的问题,恰恰在于:不够真实,形式主义远大于真实内容。
贾平凹,余华,梁鸿,这三个样本,虽然时代不同,但都是世俗意义的成功人士,不具备普遍性和典型性,不能代表72年来中国社会的变迁。
他们的自述,能折射出时代变化,却和文学无关。
更多的,是陈词滥调。
电影宣传时,曾邀请一帮文化名人站台。其中,有电影学者戴锦华。
当欧阳江河、梁晓声等文人疯狂吹捧贾樟柯,丑态百出之际,网友看到了戴锦华尴尬的表情。
难为耿直的戴老师了。
她可能在想:“你们快点吹,我尴尬得坐不住了……好吧,你们继续吹,请原谅我不礼貌地笑出了声……不想吹,还不能批。我太难了。”
轮到戴锦华发言时,她说得很委婉。能听出来,她不是很认可这部电影。
多年来,贾樟柯一直专注于拍摄真实生活中的人。他活得很清醒,对电影是真爱。
但这部纪录片,真的很敷衍。看完它,想起一句话,“没有马云的时代,只有时代中的马云。”
如果这是献礼片,那我能理解它为什么会拍成这样。
收笔之际,突然好奇“吕梁文学季”到底是个啥?
于是问了度娘,结果显示:
记录片里,屡屡出现“吕梁文学季”画面。
原来,这不是“夹带私货”。
“私货”,就是电影本身!
原来,那天我冒着小雨去影院,看的是一部广告片……
贾导内心对故乡的爱与哀愁,可以理解。他一心想造福家乡的心,也可以理解。
但打着“历史”、“乡村”、“文学”三面大旗,拍一部广告片卖票给观众看,真的好吗?
《乡土中国》里写道:“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这,是该纪录片的主旨。遗憾的是,电影没能拍出其中的精髓。
贾樟柯说:“用电影关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谁也没有权力代表大多数人,你只有权力代表你自己,你也只能代表你自己。 ”
所以,特别想问一句:马烽、贾平凹、余华、梁鸿,这四人,就能代表中国当代文学史了?
一部纪录片好不好,其实,全在人心。但是,有没有用心拍,还是能看出来的。
缺少真诚的伪纪录片,不可能有生命力。
因为,观众不傻。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这句话很美,充满诗意、隐喻与遐想。
可惜,唯独少了感动。
(完)
PS:还是期待贾樟柯独立编剧、独立执导的新电影。如果有,还会去看。
作者介绍:诸神的恩宠,写作者,多平台签约作者。本文为原创文章,抄袭或洗稿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