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主旨已经有很多诠释,关于主旨,主创也在多次访谈中说了很多。
电影是艺术,艺术就是从语言穷尽的地方出发。记得很久很久以前,黑泽明拍影子武士,有人问他主题是什么?老黑说要是一句话能说清楚,就不用费这么大劲儿拍个电影了。我体会,老黑的意思是说一部电影不是一句主旨就可以说得清楚。我们这儿的训练从小学就是分析主旨,提炼主旨,给上头报个选题也得写点什么才行,上头自然也是便宜行事。
一直游的画面和声响之丰富之复杂,小地方之用力,我觉得有趣儿。记得很久很久以前,据说作家林斤澜说过文学写作的要义之一就是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我觉得说到了要害。所以看似可有可无的闲笔才是命门。所以我说从梦妮,平娃,余华,梁鸿之外。
一部电影是否以黑底字幕开篇,黑底字幕收束,是我判断商业和艺术比重的标准之一,黑底字幕开篇来得庄重。
黑底字幕开篇,第一组正片的声响,在正片画面还没有出现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所以说一直游的正片是以声响开篇的。
正片以一组电报的摩尔斯电码开篇。这组电报电码的内容究竟是什么?我不知道,我相信应该是有内容的,以主创的能力不会放几声没有任何意义不知出处的电码在开篇之处,否则拿掉就是了,拿掉或者留下,会有多少人留意呢?我倒想知道这组电码究竟是几个什么文字。好奇。
继续黑底字幕,出现第二组声响,操练的哨声,一,一,一二一,一二一,然后是操练官一人的引领:团结,紧张。接着年轻整齐的口号: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八个字是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校训,亲任教育委员会主席的毛泽东亲笔题写。
继续黑底字幕,第三组声响是一段京剧青衣唱腔,:抬起头,挺胸膛,高瞻远瞩向前方。这是京剧现代戏龙江颂的选段。龙江颂首演于1964年,1969年修改以后重新公演,在大人物的指导下多次修改,1971年赴京演出,红旗杂志全文发表1972年演出本,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戏曲电影全国公映。这段唱腔是龙江大队党支部书记江水英所唱,完整台词是:抬起头,挺胸膛,高瞻远瞩向前方,莫教巴掌把眼挡,四海风云胸中装,要看世界上多少奴隶未解放,多少穷人遭饥荒,多少姐妹受迫害,多少兄弟扛起枪,埋葬帝修反,人类得解放,让革命的红旗插遍四方,高高飘扬。帝修反,就是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反动派简称。
第四组声响打断了京剧唱腔,依旧是操练的年轻声音,齐声呼喊: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接下来是哨音,一二一,一二一。
黑底字幕结束,正片画面出,一组幽暗背景下的雕塑,这组雕塑大概是山西汾阳贾家庄百把镢头闹革命的群雕。
此时整片反复使用最多的一段音乐随画面同时出现。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应该是俄罗斯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A大调第15交响曲的第二乐章的几个乐句,这几个乐句在整个影片中反复出现,结尾处仍然选用了它。A大调第15交响曲是老肖的最后一部交响作品,写于1971年,几年以后,1975年老肖就去世了。音乐的情感感觉肯定不能言说,极端私人化,审美差异之大超乎想像,鸭说鸭,鸡说鸡,鹦鹉说鹦鹉。有兴趣可以去腾讯视频翻翻,有伯纳德·海廷克(Bernard Haitink) 指挥柏林爱乐乐园演奏的老肖的A大调第15交响曲,试着听听,四五十分钟,试着和一直游做一个连接,不妨试试,也还有趣。
在全片结束的字幕可以看到音乐部分,英文标注的有九首。肖斯塔科维奇有三首,A大调第15交响曲,Largo-Andante-Largo,百度翻译为长行板,Adagio,百度翻译为慢板。 亚历山大·蒂洪诺维奇·格列恰尼诺夫两首,Desolation,百度翻译为荒芜,荒凉,忧伤,孤寂,Cosatchoque,百度翻译为共济失调,不知道是哪错了,还是就是共济失调。约翰·斯杰潘·扎梅尼克一首,Tempest,百度翻译为大风暴,暴风雪。拉赫玛尼诺夫一首,科雷利主题变奏曲。贝多芬一首,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一首,e小调第1交响曲。这几位大概除了老贝,其他几位多是斯拉夫人。选曲子的那位偏爱这个调调。
在结束的字幕里,车辆管理都有署名,可是电影配乐选择处理出自何人之手,只字未提,不知道为什么,有好点好奇。三个艺术顾问,一个纪录片专家,一个诗人,一个建筑师,似乎也与音乐无关。配乐的选择,长板,慢板,荒凉,风雪,共济失调,似乎有些不可言说的意味隐在其中,似乎也与堂皇的主旨有些疏离,这正是电影艺术的幽玄之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