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火宅单车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藤井树观影团现场大合影】

放映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放映时间:9月23日(周四)19:00
地点:上海普陀大光明影城
主持人:藤井树
嘉宾:蒋为民(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执行院长)

四代作家接力表达
民族心事娓娓道来

对于那些对中国当代文学如数家珍的观众来说,《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可谓是满足了他们的趣味和期待。

那些我们在中学课本上认识的作家,如今,以真人口述、访谈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是一种与书本文字截然不同的鲜活感觉。

梁鸿是“细腻”,她讲述的家庭部分令人动情;贾平凹是“平静如水”,但他的讲述却“像史诗一般,万马奔腾”;而余华像一个脱口秀明星,风趣幽默、举重若轻,是影片的笑点担当。

余华说他小时候看见大海是黄色的,课本上却说是蓝色的,所以他梦想能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地方。

贾樟柯便以此作为影片的名字,“一直”代表历经挫折,“游”代表持之以恒,“海水变蓝”代表更加美好的理想社会。

影片通过四代作家的接力表达,将一个民族的心事娓娓道来。

直击观影现场

【藤井树】

01.我们失去了什么?

我是第一次看,我的感受是,哇,这里面出现了好多人脸。而且这些脸和我们通常在叙事电影中见到的演员的脸不一样。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脸是很苍老的,不加修饰的,中国老年人的面孔。

当然也有年轻人的脸,最后那个河南出生北京长大的,十四岁男孩,他已经忘了乡音了。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我的小孩也是上海人,他只是听得懂上海话。我们的下一代,乡音不再。但第一个章节里那个贾家庄的老人,他满口乡音,甚至几乎很难听懂他在说什么。

这就是一个对仗,一个对比。所以某种程度上,我觉得影片就是在讲,共和国的七十年里,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们传承了什么?我们失去了什么?

02.从私体验开始

影片还有一个独特的视角。纪录片,当然不是漫无目的的,它的画面声音也是精心挑选过的。

贾导找的都是各个年代的大作家,但没有一个字在讲他们的文学作品写得有多么深刻、多么宏大。所有人都在讲个人的、家族的私体验。而这些私体验,你是可以在其中找到你的坐标的。

贾导其实是用这四个作家的生命体验、他们的个人史和家族史,来串联起整个共和国七十年的精神变迁史。

影片也在去文学性,去精英化。贾平凹讲了当年他父亲因为成分问题连累了他做任何事情,余华讲他小镇青年的文学梦是从海投稿子开始的,梁鸿讲的是她与家庭的隐秘往事。这些完全都是普通个体的经历和命运。

03.拍摄空间的考量

另外我注意到,影片对拍摄空间的选择依然是围绕着它的主题进行的。

相对来说,贾平凹的空间是比较干净的,余华则置身于一个车流穿梭的小破饭店,而梁红在一个小缝纫厂里。这些空间,以及空间感,我相信贾导有他的考量,或许其中有某些隐秘的联系。

另外有个题外话,我觉得余华不去上吐槽大会真是太可惜了!

我至今依然记得余华在某个电影节上讲过一段话,把全场乐的!他说,“我一开始觉得张艺谋太厉害了!拍《活着》的时候,他信誓旦旦地和我说,哪些地方必须改,你要是不改,通不过审查。那我肯定改啊!结果没想到,我照他所有意见改完之后,依然没有通过。从此之后我不再钦佩张艺谋,我只钦佩电影审查。”

【蒋为民】

01.没有梦境,全是现实

我看了三遍了。第一遍看,我觉得我也能拍。因为我以前是在电视台做纪录片的,这不就是采访加空镜头嘛。

看了两遍以后,我觉得不太对了。我发现这个影片不是说去完成这些画面就可以了,它不是要观众沉浸在影像营造的梦境中。没有梦境,全是现实,是对这段七十年历史的思考、观察和提炼。

影片的拍摄背景原是建国七十周年的献礼。2019年4月份,贾导就已经在构思要拍一个什么样的电影去完成这个任务。我那时候就在观察,像他这样的一个作家导演,他会如何完成这样一个使命呢?

今天我看到这个片子觉得很感动。我觉得贾导是站在未来的眼光来凝视这段与我们休戚相关的历史。一个精神史的新中国,或者说,一部新中国的精神史。作为共和国的人民,我们会在七十年的历史中,找到不同时期的共鸣点。每出现一个年份,就会想起那个时候,我们自己在做什么。

02.选择与时代最贴合的作家

影片一开始叫“一个村庄的文学”,我当时挺担心。在中国,一个艺术家要去拍一批作家,而且这批作家又都是和共和国历史相关的,我的直觉告诉我这很敏感。

当然,今天我们看到的片子是回避了很多东西的,但一方面,它又用其它信息补充了历史。所以我也在思考,他选的这四个作家,既作为客体被讲述,又作为主体来叙述,真是非常精妙的设计。

马烽是解放初期的一个作家,接着就是50年代生的贾平凹,60年代生的余华,以及70年代生的梁鸿。四个作家,串联起了整个共和国的历史。

为什么没有莫言?为什么没有苏童?他们也都是那个时代里非常有名的作家呀。我想是因为,他选择的是和这个共和国历史最有贴合力的,最有代表性的人。这些作家虽然是历史的记录者,但也都是一些普通人。

03.心灵的讲述

观看的过程中,我总是会忘记我是在看一段历史,仿佛只是在感受人和人之间的心灵沟通。

余华写了很多苦难,但余华本人却拥有少年般的生命力。一般,作家就是因为不善言辞才会用笔去书写,但余华的口头表达和文风截然不同。他很真实,包括他有时展现出的小小的虚荣心,也是很坦诚的,是他的人格魅力。

梁鸿的讲述也很触动我。虽然她已经是一个光鲜的女教授,但她的内心也一直有一道隐秘的阴影,她没有办法正常地谈论她的母亲。但因为被不断提及,所以她也只能不断去回溯痛苦的内心往事。

我们这一代人确实在情感表达上非常含蓄。就像我和我妈之间,虽然我认为她很好,她也觉得我是她的自豪,但内心深处,我依然认为我和她没有和解,我们两代人之间的理解远没有达到梁鸿和她父亲之间的深度。

04.这部电影像贾樟柯这个人

如果说贾樟柯的影像,画面和用光是电影级的,那么我认为这次的声音设计是史诗级的。声音的信息量丰富,而且有情感力量,很多情感是被声音带动起来的。

另外,十八个标题,第一章节的标题是“吃饭”,第二个是“恋爱”。食色性也,老百姓最重要的两件事情。从这里开始,从个人的成长,到新中国的成长,这样一条时空线,慢慢蓄势。

相对应的镜头细节也很厉害。一开始的有一片麦田,是青色的,到了后面,麦田已经慢慢变成黄色,是收获的季节。

所以,这部影片就像里边所念的那些诗句,每一个字都很朴实。但是放在一起时,它就是有诗意的。

这部电影有点像贾导这个人。他站在我面前时,我觉得他真的好普通,没有一点光环。但去看他的作品,就会感受到非常强大的力量。

【现场观众】

【六零后观众代表】

我一开始也觉得这片子不难拍,我是一个副教授,做过口述史,采访过很多人。但很快也发现不是这样。

这个影片带给我太多感触,尤其是一代人与一代人的不同。我父母其实住在最好的养老院,我们会觉得这个钱就是要花的,但他们还是不舍得。

【七零后观众代表】

余华说他在牙科的小窗子看着外面的人声喧闹,他说,难道我要在这个小镇待一辈子吗?

我的家乡也是在一个四线城市,当时我也是在家乡的阳台看夜景,我也问自己,我难道要在这个小城市待一辈子吗?现在,我来上海已经几十年了。

当你年轻的时候,极力地想往外面走。我出来以后,家乡物是人非,我回去也未必能找到当初的记忆。但不管我走多远,乡愁都已融入我的血液。

过去我理解的乡愁是余光中的那个乡愁,字面上的乡愁,二十多年后我理解了。我觉得四个作家其实就是在讲述乡愁。

【八零后观众代表】

贾樟柯是一个非常非常聪明的导演,他明显是在通过这几个作家表达每个年代的悲哀和精神鸿沟,以及这种鸿沟的不断扩散和延续。

因为作家是最具时代性的记录者,每一个作家都代表了一个时代,并且他会去记录这个时代。从马烽、贾平凹、余华到梁鸿,没有一个人不是悲哀的,并且他们都有巨大的精神鸿沟。比如梁鸿和她的父亲,比如余华也很隐晦地表达了某种特殊待遇。

我想,对于导演和这些作家来说,这是痛苦的。他们在不断地强调乡愁,在谈乡村的力量和它的初始感,但紧接着的镜头,就是一群低头族,他们看着手机上各种娱乐节目。

鸿沟在不断延续和扩大,并且已经不是主观意识,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的,贾导,你也追不回来了。

还有一个细节是特别棒的,就是让文学巨匠讲自己的百姓生活,让普通百姓来念诗词文章,这种反差的仪式感。

【九零后观众代表】

我在这部影片里看到了时代的印记。比起在现实中抗争的前辈们,九零后的我们更多是活跃于社交网络,我们不会在现实里举手。

【台湾观众】

我印象很深的,是余华讲他小时候在海里游泳,遇到海流,如何挣扎都没用,只能顺着流,最后流到岸上,再慢慢走回家。

我觉得这故事特别有深意,特别美。虽然我不是成长于大陆,但这些情感是相通的,台湾早期也是苦过来的。

【部分观众真实反馈】

特别鸣谢:上海大光明院线

豆瓣:藤井树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2020)

又名:一个村庄的文学 / Swimming out till the Sea Turns Blue / So Close to My Land

上映日期:2020-02-21(柏林电影节)片长:112分钟

主演:贾平凹 余华 梁鸿 贾樟柯 莫言 苏童 段慧芳 

导演:贾樟柯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