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贾樟柯导演的第三部纪录长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可能不是贾导准备最充分、拍摄最细致、口碑度最好、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作品,但绝对是他最有野心的一部作品。简单从电影表层文本来看,这只是一部因贾导故乡——贾家庄和他极力推动的“吕梁文学季”而起的一部带有宣传性质的专题片;然而贾樟柯广泛的阅读面与一以贯之的公共情怀,在其数十年独立电影、艺术电影创作经验的积淀支撑之下,让这部围绕四位不同年龄段的作家、18个相对松散的章节展开的作品,以高度写意的方式,构成了一部关于个人史视角下百年中国变迁的珍贵影像文献。下面,笔者就从个人与时代、精英与大众、私人生活与公共空间、传统与现代这四个方面,谈谈对于这部电影的观影感受与相关述评,供各位师友参考。

个人与时代:大历史观照下的个人史书写

在贾樟柯出版的两部以“贾想”命名的随笔集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篇幅,是介绍自己的阅读情况,尽管贾导的阅读,以文学、电影、艺术类作品为主,但他在多个场合,一直强调理论素养和学术自觉对于个人电影创作的巨大帮助。传统意义上的所谓“以小见大”,即通过小人物命运来展现大时代变迁,已经不足以用来形容贾樟柯导演的电影作品气质。我更愿意用“聚小映大”,来界定贾樟柯的电影创作观念。所谓“聚小”,那就是他的电影作品,始终以一个个普通人(小人物)的命运故事作为其展现的主体内容;而在对于小人物故事的具体展现过程中,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政治社会文化氛围与历史渊源脉络,一直是贾樟柯着力去还原和交代的场域线索。然而他的作品之所以是“聚小映大”而非“以小见大”,就在于其交代的相关时代与大历史背景,始终是作为关注与理解小人物命运的必要线索而存在,也就是说,“大历史”是背景式的客体,而一个个生活而鲜活的普通人本身,才是其镜头语言关注的主体。这样的创作理念,跟把小人物故事作为映照大时代变迁的客体存在的电影创作理念,是存在截然分野的。“聚小映大”而非“以小见大”,在贾樟柯的电影创作生涯当中,是得到一以贯之的延续的。

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从马烽、贾平凹到余华、梁鸿,在他们的讲述过程中,以重大历史事件等为代表的时代变迁背景,是一个持续性的存在。马烽与土地改革、统购统销,贾平凹与“文革”、工农兵学员上大学,余华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热,梁鸿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和城乡巨变——大历史与大时代的跌宕演进,不只是这四位作家个人生命史进程中绕不过去的大背景,也对他们的成长历程,产生了至关重要而颇具决定性的影响。没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万象更新般的文学热与文化热,余华这样一个素人身份的小镇文学青年,很难得到《北京文学》这样的一线文学期刊的赏识,并凭借进京改稿的机会,享受出游、补贴等诸多重大福利;没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与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出身河南农村的梁鸿,也很难通过读研与读博,成功实现从小乡村到大都市的空间与身份跨越……要想深入理解这些作家的作品,就不能不去了解他们的个人生命史;而要想深入理解他们的个人生命史,就不能不去探究他们所处的时代大历史。当然反过来说,一部时代的历史、国家的历史,如果只有自上而下的宏大叙事,而没有自下而上的生动个人生命史书写,那么这样的历史,必定是不完整的、是有明显缺憾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贾樟柯导演的这部影像,正是以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社会史、新文化史和微观史书写的学术自觉,构建起我们所处的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大历史所不可或缺的个人化、生动化、主体化的影像文本,值得重视。

精英与大众:平等传统下的精英成名之路

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无论是导演着力聚焦的马烽、贾平凹、余华、梁鸿这四位作家,还是拥有较长出境镜头的李敬泽、苏童、欧阳江河、黄灯等人物,在当今中国的文艺界,无疑都是时时聚焦在镁光灯下的知名人物,称他们为中国文艺界的精英人士,恐怕并不为过。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区别于西方现当代知识传统(以法兰克福学派等为代表)里,往往站在知识精英的立场上,对大众表示怀疑、不屑乃至摒弃的立场,贾樟柯导演的这部作品,是深深立足于当代中国历史与现实语境的产物,其对于知识精英的展现,是以一种普通人和大众一分子的视角来完成的。考察本片中精英与大众之间二元观念的联系与张力,是理解当代中国的平等传统的有效尝试。

改革开放数十年来,尽管中国社会各个阶层所占有的财富、地位与话语权日益出现明显分野,但得益于社会主义革命带来的平等传统,那种将精英与大众截然分割的做法,在中国并没有太多市场。用师友陆远老师的话来说,就是考察当代中国社会的平等观,就要深入理解“老百姓”这样一个常用话语和概念。在当代中国,上到高官富商,下到普通平民,几乎人人都喜欢把“老百姓”作为个人身份的重要定位。而在各大大众网络平台上,企业家、官员、作家、学者等知名人物,展现自己作为普通人一面的话语、行为与片断,往往能得到最高程度的传播与热捧。放在当代中国语境下理解精英与大众,就能够明晰:精英的精英地位,得益于其在知识、财富、身份等方面的相对高阶,而非人格意义上的高人一等,所谓精英,都是作为大众一分子的精英。那种真正自诩高人一等、处处摆出精英姿态的伪精英,在当今中国的社会与舆论场当中,往往会付出极高的相应代价。

贾导的《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对于当今中国的这一普遍社会心理,可谓心领神会。在贾家庄看戏的那个场景里,导演首先给出在场观众的全景,然后对于每一位普通观众,开始平移镜头式的特写。在看似不经意间的镜头平移中,贾平凹以一位普通观众的身份出现,他既没有坐在前排显要位置,导演也没有对其给予明显超过其他观众的聚焦。这样的镜头语言,表达的正是:作为作家的贾平凹,仍然是广大农民的一分子,而正是因为他不忘自己的农民和“老百姓”身份初心,他的作品,才能够在大众读者当中,拥有持续性的广泛影响力。

对于余华的讲述呈现,秉承着同样的原则与逻辑。作为当代最知名、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余华并没有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无所不能的天才形象。相反,他毫无避讳地讲述自己的牙医出身以及当时在小镇卫生院里对于一成不变的工作生活的压抑与苦闷;而之所以确立当作家的梦想,也不是因为渴望写出什么传世名著,而只是为了过上更加自由的生活;至于成名之前那些纷至沓来的退稿信和每一次退稿后就降低一次投稿刊物等级的世俗化计算,更是让观众会心一笑、颇有共鸣。在余华身上,我们看到的不是什么天才作家一路过关斩将的故事,而只是一位普通小镇青年渴望走出小镇、渴望更精彩生活的人之常情。这也是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愿意去细读作为普通人的余华作品的重要原因。

至于安排普通村民与作家亲友朗诵中国现当代知名作家的文学作品选段,更是影片中的精彩神来之笔。这些素人读者的朗诵,可能不是那么专业、不是那么熟练,带有几分羞涩、生分与紧张,但他们专注的神情、虔诚的姿态以及从朗诵中悠然自得的气质,都让人深深感觉:好的作品,只有深植于大众之中,深深走进每一位普通人的生命体验与心灵世界,才真正具有不朽的生命力。

私人生活与公共空间:现代语境下的公私转化

贾樟柯一直是一位非常关注公共空间的作者导演,早在其成名作《小武》当中,汾阳的街道、广场、市场等,就是“小偷“小武生命故事的重要发生场所,更不用说20年前(2001年),贾樟柯拍摄的第一部纪录片(短片)作品,就是聚焦各种公共空间里真实生活状态的《公共场所》。如果我们把“公共空间”,按照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的指引,做延伸化理解的话,就会发现贾樟柯电影里反复出现的流行歌曲、港台商业电影等,同样是不甘心于庸常生活的小城青年们,所心领神会般共享的“精神公共空间”。

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里,这种对于公共空间的执着性关注,得到了延续。《远行》一章里对于西安火车站前广场景象的长时间聚焦,《活着》一章里不厌其烦地展现从老百姓围观悬赏通告、听广播到理发馆、收费站等的日常景象……这种对于城乡公共空间的持续聚焦,反映的是贾樟柯作为一位公共知识人的坚守与情怀,也是他之于人民大众一分子的不变定位。

而在当下这样一个私人生活与公共空间已经不可截然而分的时代里,贾樟柯在本片当中的影像记录,也充分呈现出上述二者之间相依相生的复杂性。比如《余华》那一章里,城乡接合部的一家“苍蝇馆子”,是一个天然意义上的“公共空间”,老百姓们在这里围坐吃饭、大声闲聊。此时的镜头慢慢聚焦到馆子里的一位普通吃客——余华身上,只见在如此公共化的空间场域里,余华拿出手机,有滋有味地观看篮球赛——手机这样的现代化科技设施,使得余华能够在如此喧闹、嘈杂的公共空间里,仍然能够从容进入个人精神生活的一片小天地;而手机与手机背后的互联网络,又让余华和当时通过网络一起观看篮球赛的来自全球各地的观众之间,构成一种新型的虚拟化、共情化、临时性的“网络公共空间”。

跟余华相比,梁鸿在讲述对于自己父母的记忆内容时,多次动情不已、以至于暂时难以继续分享。个人的家庭与家族史记忆,本来是非常私人化、个体化的内容;但借助电影这一公共媒介载体的传播,借助于人人都有亲人、都有家族的普遍社会属性,这些私人色彩浓厚的生活记忆复述,却足以深深打动大银幕之前来自各个年龄段、职业、身份与背景的观众。借助于电影的公共表达,私人生活足以成为公共领域中的热门议题;而借助于观众私人生命体验的转化,影片中对于公共空间的呈现以及对于文学与人生、文学与时代、文学与历史等公共命题的表达,足以在每一位观众的精神视域中,激起反响不一的精神反馈与激荡。贾樟柯对于中国语境化的公与私、公共空间与私人生活的精准理解与表达,确实让人动容。

传统与现代:作为隐喻与画外音的现代性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这一片名本身,就是一个充满隐喻性与象征意义的表达。整部影片的18章,从“吃饭”始,到“游泳”终,也可以视作贾樟柯以个体化的之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理解,来叙写对于百年中国历史变迁的浓缩性判断。

从表面上来看,这部影片只是谈乡村的古今巨变,谈作家的故乡与青春记忆,谈普通大众的文学体验与文学感悟,但透过这些或点或面的碎片化书写,有心的观众,仍然能够自行拼接出对于中国百年巨变的个人印象与理性判断。好的电影作者,跟好的作家一般,都会依靠影像(文本)自身的脉络与逻辑去有机呈现,而作者个人的价值判断与情感寄托,早已在影像之中,留下诸多密码,等待有心人去解码、去体味、去阐释。如果熟悉中国百年变迁的历史脉络的话,就不难发现这部以个人史视角展开的影像作品,其实有着观照百年以来现代中国的形成、变革与推进历程的巨大野心。笔者单就其中个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两点,再做一点赘述。

在传统与现代这一经典二元概念中,本片的表层文本,主要聚焦于“传统”,即从数千年历史文化脉络中演进而来的中国乡村的当今面貌;而至于“现代”,在贾樟柯的视野里,是什么样的概念、有着怎样的指向,单纯从影片的画面组合中,似乎不得要领。然而只要看看那些经典文学作品的朗诵对象,从朴实憨厚的村民到身着西装的学生,听听那些始终作为画外音而存在的经典交响音乐作品,再读读最后一章《游泳》中大海所代表的文明与价值指向,就不难玩味出贾樟柯的“现代观”,那是全人类所共享的文明价值与理想社会样态。正是基于这种从画、声、文交织的综合性含蓄影像表达,我们才能读懂本片在诗意影像背后的宏大视野与终极关怀。

而事实上,贾樟柯本人,也对这种现代中国文明演化迭进的未来,抱有谨慎性的乐观态度。细心的观众,或许能够发现,在马烽、贾平凹等老一辈作家当中,政治与重大历史事件,是影响个人命运走向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而到了余华、梁鸿这两代作家当中,改革开放等标志性历史事件,尽管仍有着重大影响,但决定作家气质与作品面向的决定性因素,已经从政治与历史,慢慢转化为地域、亲情、家族记忆等更加生活化、地方化的要素身上。全片的18章,从“吃饭”到“活着”,再到“母亲”“父亲”“姐姐”“收获”“儿子”……我们理应从贾樟柯导演的这些用心书写当中,获取会心一笑的共鸣与相信未来的信心。

在《姐姐》那一章,为家族付出巨大牺牲的姐姐动情朗诵梁鸿的作品,这让我想起诗人海子在其名作《日记》里的句子——“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其实,关心姐姐,关心父亲、母亲,关心亲人、师长、朋友和身边的每一位普通人,就是关心人类,关注我们共同的命运与未来。

就此搁笔。

2021年9月25日上午作于竹林斋

(本文刊发于2021年9月30日的《探索与争鸣》杂志公号“文艺界”专栏,刊发时略有删改,此为原文。)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2020)

又名:一个村庄的文学 / Swimming out till the Sea Turns Blue / So Close to My Land

上映日期:2020-02-21(柏林电影节)片长:112分钟

主演:贾平凹 余华 梁鸿 贾樟柯 莫言 苏童 段慧芳 

导演:贾樟柯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