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发现和热评第一篇的名字重复了,但这就是我在看完这部小短片之后的第一闪念:“孩童和阶级”,两个抽象出的贴切的对立概念——正如 荒野猎人 中“生存与复仇”在传神的长镜头和小李子奥斯卡级别演技下熠熠生辉一样——这深刻的主题也在塔可夫斯基教科书般的镜头下棱角分明。
更抽象一些,一个代表着真善美的灵魂与社会上不合理的制度的碰撞便衍生出了这四十多分钟的经典。从一开始萨沙躲着那些代表着无产阶级的孩子们好戏便已经开始,就像是一般电影开场的大远景交代故事、环境背景一样,这就是社会大环境的缩影,也才有了引出和压路工乌托邦式忘年交的铺垫。
但这种愿景表述的开始却是和小女孩近乎哑剧的表演。孩子是纯真、理想的典型代表,但由于阶级的原因,可爱的小女孩在萨沙暗送秋波时显得如此羞涩,而眼神却是充满了羡慕和渴望,所以之后给苹果核的特写镜头也就显得十分清新可爱了。孩童之心本无阶级。
然后就是重头戏,压路工在“解救”萨沙之后第一次与他“正式”地打照面。这也是影片第一次描绘将阶级打破的美好愿景,在导演的镜头下时光美好又隽永。一起看拆迁,拉琴赏乐,聊天,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期间导演运用的镜头和光影效果都很恰当,这个会在后面谈及。然而,在美好的背后却有着一些矛盾与不自然的地方,首先,压路工的形象虽然也很美好,但在两人的关系中却没有完全压倒之势,甚至在听乐,听萨沙说话的时候忧郁的沉默又将生活之苦投上荧屏。当然,更为突出的矛盾有两处,私以为分别突出了两种阶级的好与坏。第一处出现在转角,两人看到一个小孩欺负另一个小孩,萨沙的第一反应是去伸张正义,反而压路工在说了一句“这不公平”之后便无情走开,毕竟只有他知道欺侮与阶级已经深入骨髓,徒劳的反抗是无用的。第二处出现在萨沙在压路工笑称他是音乐家(其他小朋友之前对他的嘲讽之语)之后愤怒得将面包摔在地上,结果遭到批评,因为他不知道面包对于底层人民来说意味着什么,很明显的社会缩影。但这都无法阻挡他们的友谊,他们约了电影。
然而矛盾永远是存在的,萨沙母亲这种典型的高高在上的贵族阶级思想将一切美好都变成了泡影,典型的悲剧结局。但追求压路工的女孩也鼓起勇气约他去看电影,似乎也是无产阶级的一丝看似微不足道却让人振奋的希望。写着理由的那个纸飞机随风飞舞,只承载着一个人的忧思,落在地面,有了阶级差异又能如何,只是没有人理睬那个纸飞机罢了,生活还是这样下去。最后萨沙想象中的美好愿景也只是愿景,随着压路机沿着对角线渐渐远去。
当然,这部小片的亮点不仅仅在情节方面而已,镜头方面也是教科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这样几个镜头。1.萨沙在橱窗外面看棱镜般的琉璃多彩的世界,每一个场景都在万花筒般的构图上显得瑰丽绚烂,又清新隽永,小孩子对外界的童真理解和观察跃然屏上。2.萨沙考完试沮丧离开的时候,镜头以苹果核为对焦中心,以萨沙虚化的背影为背景的镜头传达的信息很多,镜头由上至下又有一种童趣可爱的感觉,两位小孩的戏份到此为止然而观众却才知道他们关系的微妙之处。3.光影的雕琢,比如两人在一起时多次将镜头给到水中倒影,时不时有水滴打散整个画面,这就象征着两人的关系注定是一场泡影,如此不定的,不符合人们正常视觉习惯的画面充斥着极强的不确定性。另外阳光反射的光也多次打到他们的脸上,也许是表达他们心境的一种手法吧。4.镜子的利用,母亲的形象和最后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的想象都利用到了镜子的反射来展开主要情节。
别看这短短的40多分钟的片子,可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极其精炼的镜头,剪辑都使得几乎每一个镜头都有自己的寓意。另外自己对于俄国的历史不是很了解,也有很多地方没有看懂,比如说一起看拆迁的过程用了不短的篇幅,我却无法理解为什么要拍这段,天气为什么突然变成下雨,还有之后为什么会有一面墙拆掉之后漏出了反射着金色阳光的大厦,它在象征着什么样的美好呢?还有很多诸如两人的对话中的很多细节和构图,及几个俯视远景(雨过天晴后的见面,扔面包时的尴尬场景,最后美丽的愿景)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等等一系列问题。尽管如此,或者说正因如此,我才这么喜欢这部片子,镜头语言之美妙,之贴切,如同读了一本语言优美的好书,让人很舒服。
一部电影爱上塔可夫斯基,喜欢沐浴在他雕刻的时光。

压路机和小提琴Каток и скрипка(1961)

又名:小提琴与压路机 / 压路机与小提琴 / The Steamroller and the Violin

上映日期:1961-12-30(苏联)片长:46分钟

主演:伊戈尔·福姆琴科 弗拉基米尔·扎曼斯基 玛丽娜·阿朱别伊  

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编剧: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Andrey Konchalovskiy/S. Bakhmetyeva

压路机和小提琴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