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7-01-07

小说:疑问

睡前想到点东西,忍不住来记录一下。
老师在课上放了王乐的《小说》,放映前特地强调“这部片打破了纪录片和故事片之间的壁垒”。

片子开始过了两个行色匆匆的空镜,车窗外青山一掠而过,市场间人群流水般涌动。

开场印象很深刻,阿城穿着深蓝的粗布般的褂子,头戴着黑黑的毛线帽(疑),慢条斯理地考“诗意”的古,从古时只能传情的“歌”,再到春秋踱出可达意(意象)“诗”则为“诗歌”;再从西方基督徒文化的“诗”与东方“诗意”的不同(西方诗有时间上的自觉性,由上帝造人始至审判日终,东方诗始终为当下一瞬(存疑)),讲到五四开始的“追赶西方”思潮里中国诗的思维向小说思维的转变。记得阿城在自己书里也说过,传统的中国小说(诸如唐笔记小说一类)和今日时兴的小说其实大相径庭,因此他自身即是在以诗的方式在写小说。开场一番演讲可谓气象森严,格局开阔,当真吊足了我这种阿城“门徒”的胃口。
接着有陈村王朔方方马原等人次第发言,众人都在谈自己对“诗意”的理解,都是一些琐碎支离的想法,索然无味。中间一位面容姣好的工作人员不时为各位大家添添茶水,换换烟灰缸。

播放至此,片子还是纪录片的调性。

进行到后面,开始有了些剧情。那位面容姣好的工作人员遇见了大学时代的旧爱,从无言、寒暄,到共进晚餐,后来一齐陷入柔软的回忆,互诉衷肠,相拥,故事戛然而止。
再下来,就是各位大家对结局的猜测,“肯定上了床”、“什么都不会发生”、“不如一起看卡通片”,各式回答都有。

黑幕。演员表浮起。

整部片下来,毫不夸张地说,是阿城开始时那番演讲所激起的一丝向往,支撑着我昏昏欲睡的眼皮。我向来自诩“闷片无敌”,看来是“坐井观天”。
我这里有一个非常感兴趣的疑问。
电影的实验性和观赏性之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关系?很明显的可以看出,《小说》这部电影显然是实验性远大于观赏性,在这里两者的所呈现的负相关现象不知具不具备代表性。
再举一个更有名的例子,上世纪六十年代安迪沃霍尔的《帝国大厦》,传说中的一镜到底,至始至终一个机位正对着帝国大厦,据传时长485分钟。(485minute=1sec, 安迪沃霍尔自己美名曰其实验意义在于消解艺术品的深度。)
这个例子是否可以证明电影的实验性和观赏性的冲突?

晚安。

小说(2007)

又名:诗意的年代 / The Obscure

上映日期:2007-03-23(中国香港电影节)片长:90分钟

主演:王志文 王彤 阿城 林白 陈村 徐星 徐兰 赵玫 方方 丁天 

导演:吕乐 编剧:刘仪伟 Yiwei Liu/吕乐 Yue Lu

小说的影评

行
行 • 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