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和我的父辈》这个电影,我分为四段,有不同的观赏感受。
第一节:乘风
守护,传承,群像,军人,抗战
“军人的刚毅,对民众的守护,集体的精神。恰到好处的镜头运用凸显了革命烈士们对于国家与人民的奉献精神与刚毅顽强,阳刚血气的精神风貌。中国军人源于群众,为了群众,归于群众,永远与人民是一家人。在乘风牺牲,而另一个乘风出生时不断切换的转折与画面,无不体现了抗战精神的传承。有精神,有信念,哪怕死亡与战火剥夺肉体,也不能将它们从我们文明的血脉中剥夺,而是永久传承下去。”
第二节:诗
该片段的立意十分崇高,是奉献,目的是书写科技工作前辈的艰辛,但很遗憾的,整个篇幅却用来塑造个人英雄主义。
该片段有很多巧妙诗意的镜头语音,但叙事凌乱,为抒情而刻意抒情,过多无意义的叙述,冲淡了真正的主题。割裂的人物背景与个人情感表现,凸显导演对于真正小人物情感缺乏把握。在家国与使命的宏大课题中,仍然着眼于极个体的私人不恰当情感抒发。最后宏大的音乐和画面以及升华台词,反而突出了中间的叙事与逻辑的生硬与尴尬。
过于凸显个体高尚,将其他工作人员及家属视为陪衬,是写先辈科技工作者最大的痛点,而将真正的传承者与叙述的重点割裂,更显得故事整体十分突兀。
第三节:鸭先知
这一节主要描写了小百姓,平凡中作乐的市民形象,也书写了时代与理念的进步。
该片段诙谐且多样的叙事与镜头中,书写着时代进步中的万千小挫折与万千个人的小努力。群众文化的推动经常由个人的创新开始,由人民普及。小孩的形象十分立体,有对于家庭的完整性的守护,对于父亲的信任,对于新事物新理念的开放接受,也有自己的底线。
此外,合适的政策对于人民的影响是重要的,新时代与文化的推进离不开符合国情的合适政策。而每个时代的每个人民,也在各自的人生书写着新的时代。
第四节:少年行
这个片段非常轻松诙谐,没有什么大道理,就是和平繁荣社会普通人的小烦恼。所讲的道理大概就是如今和平时代的父母,对于孩子最重要的呵护是陪伴。而培养孩子,则要注意让孩子能发挥自己的兴趣与才能。
该片段的孩子形象十分生动,有梦想,有脆弱也有自己是思考,能体贴他人,也有孩子的任性。还有些精神是我们也可以学习的,那就是不惧失败与挫折,坚持自我,要明白无限次的失败才能换取成功。
这四个片段,要打分,综合来说鸭先知>乘风>少年行>诗。诗是严重偏题+叙事逻辑混乱,少年行是总体叙事过于平淡也没有足够深的立意。而鸭先知胜在多样又恰当好处的叙事技巧,场景切换,成熟的人物塑造与张驰有度的节奏把控。乘风的胜在人物角色的塑造与场景的塑造,以及简洁却有力的人物精神描写,不需要点出来,但大家都能懂他想讲什么故事,体现什么精神,传递哪些信息,这个很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