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最后,班克和小琳在洗衣房的后门碰面。
彼时的洗衣房已经焕然一新
整齐排列满整个房间的全新的全自动洗衣机,门外停着的崭新的摩托车,以及那一刻站在洗衣房后门里,张罗着一个更庞大的作弊计划的班克。
而在此之前,在这扇门后,他接过母亲因为洗衣服而脱皮了的手,一下一下搓着刚从客户那收来的脏衣服。
是的,《天才枪手》是一部尤为精彩的作品。
它张弛有度,把一幕幕司空见惯的作弊场面,硬是拍出一副谍战大片的模样。
但跳过影片呈现出的那些有趣和惊险刺激,这部电影却讲了一个极其深刻的故事,而这样的深刻,源于一个少年的堕落。
而这位少年就是班克。
洗衣房的后门里,班克向小琳提出了邀请,一如当初小琳邀请班克加入时的那样。
只是当时100万的酬劳,如今陡然变成了1000万。
而当时听到100万酬劳连站立都变得不稳的班克,如今面对1000万的诱惑,小琳却毅然决然地拒绝。
可原本的这个班克,却是在考试中连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作弊都要举报的耿直少年啊。
回到故事的最开始,小琳以天才之姿转学到了新学校。
因为这里有更好的未来——大部分的学生都出国留学。
即便家境并不殷实,小琳的父亲还是咬咬牙,把小琳带到这,代价是20万的赞助费。
在这里,小琳遇到了自己最好的朋友,格蕾丝。
格蕾丝对成绩没多少野心,一来是因为她笨,二来是志不在此。
她的心愿就是表演。
也因此,在学校提出参加舞台剧也有了最低绩点的要求时,格蕾丝绝望了。
她相对于数学的绝缘性质在于,纵然数学老师在辅导班里把和期末考试一模一样的试卷提前给她做过之后,面对相同的试卷,她依旧懵逼到哭泣。
这时,小琳顺手帮了一把。
熟悉的套路,仿佛一瞬间又回到校园,回到了考场。
小琳把答案写在橡皮擦里,放到鞋子里然后传给格蕾丝。
影片表现出的感觉,既熟悉又紧张,想必学生时代的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
离开惊险刺激的作弊过程,安然交卷之后,我们不禁要回头想想,一个作弊,怎么被影片搞得我们一群事不关己的观众们在屏幕前都看得手心出汗?
不得不夸赞一下本片剪辑和对细节的把握。
转笔、涂卡、两鬓渗出的汗珠、翻动试卷、吊扇、来回踱步的监考老师等等,快速剪切,一瞬间把我们带回到考场。
正是有了这一次的经历,职业作弊的大门向小琳打开。
帮小琳推开门的这个人,是小巴,格蕾丝的男朋友。
小巴和格蕾丝一样,成绩好坏无所谓,至少拿个及格就行。
家境优越的富二代,对他们来说,及格的意义等于一台名牌汽车。
于是小巴提出的条件直截了当,那就是钱。
当然了,小琳也不只是为了钱。
她能答应下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校收了她那笔数额不小的赞助费。
在偶然间发现实现作弊的手法之后,小琳职业作弊之路就这样开启了。
影片的给人一种层层递进的感觉,十分流畅,一气呵成。
是因为影片的故事是靠情节推动的,逻辑性很强。
就拿小琳成为职业作弊人这事来说,故事前因后果各有关联。
先是格蕾丝取得好成绩找小琳庆祝
→来到小巴的酒店与小巴结识
→小巴提出作弊需求提到赞助费一事
→小琳回家确认赞助费真实性翻出父母先前的离婚书
→想起昨天生日的母亲重拾钢琴演奏生日歌
→演奏钢琴时偶然发现作弊的手法
→答应帮忙作弊
这也是许多国产片应该向本片学习的地方,踏踏实实先把故事讲好,别整天寻思玩些有的没的膈应人。
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作弊的普遍性在于,任何层次的人都有充足的理由参与这件事。
差生想要及格,优生希望更好。
没有人不想要更漂亮的成绩单,正如没有人不想要更多的钱。
所以作弊,所有人都知道不是件好事,但做了也无可厚非,即便你做了你也成为不了坏人。
但是也总有人不喜欢作弊。
一部分像我(强势刷一波存在感)。
我不喜欢的“作弊”指的是“抄袭他人”,至于“给别人抄”,可是我一直乐此不疲的事。
许多年前,我也可以勉强算得上是一个“天才枪手”。
每次期中期末考试,总少不了我为前后左右的同学送出伟大的助攻。那时候成绩好呀,没多少时间就写完卷子了,剩余的时间就琢磨着怎么给他们递答案。
到了高中泯然众人,但也坚决不做那个抄袭的人。主要还是觉得抄来的东西没多大意义,到了高考不会做题还是要嗝屁。
一部分像班克。
充满正义感的老实人。
一场年纪大考,2套试卷,作弊小组如临大敌。
所幸小琳是真大腿,一连完成两套,有惊无险带着一群猪队友脱坑。
只是班克,在背后捅了一刀——他报告校长了。
于是乎,神奇如小琳也歇菜了,奖学金没了,申请新加坡大学免费奖学金的机会也没了。
看到这里倏忽间有些亲切。
高二那年,年级第一的那个同学帮在另外一个考场的他室友作弊。
他前脚把答案写在纸条上带进厕所,后脚那个室友就到厕所来拿走纸条。
只是室友的那个考场监考老师眼睛毒,一眼就看出来刚从厕所回来的室友不正常,一下逮到了他作弊。
这事捅到了董事长那(私立学校,老大叫董事长)。
几个考场的监考老师问问,就知道同一时间谁去过厕所。
于是年年拿一等奖学金年级第一队友没carry成,还被反杀的故事在整个校园传开了,而且当年的奖学金也没了。
09年,5000块钱啊,想想都心疼。
话说那个年级第一是我的同桌,那个室友也是我的好朋友,去年我和年级第一刚刚参加了那个室友的婚礼,我们俩还是伴郎……
哦对了,因为前一次的作弊事件,年级第一的那一门(化学)成绩为0,所以他常年垄断的第一没了。
而我也从当时开启了我伟大的传奇谢幕(高一拿过一次一等奖学金之后就一年成绩烂过一年,最后一塌糊涂),那会儿,我是年级20多名。
年级第一,在我前一名。
对,少了一门化学的成绩。
扯远了。
事件过后的小琳也沉寂了,职业作弊之路终结,作弊的事也告一段落。
然后,改变整部影片每个人物命运的事情来了。
——STIC考试。
一个美国大学的招生考试,不同地区,同一时间考试。
小巴的父母想让格蕾丝和小巴一起去波士顿念大学,但是以他们两个人的能力根本考不上。
于是请求小琳出山。
小琳的对策是,虽然STIC在全世界都是同一天考试,但是每个地区时区不同因此考试时间也有些许的差异。利用这个漏洞计划去考试时间早的地区考试,然后传答案给其他同学,就能达到传递答案的目的。
虽然在这里,小琳主动提出了要报酬的要求,但是她的目的依旧不是单纯为了钱。
钱是让她通往国外留学的工具。
但是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她需要帮手,他们拉到因为被打而错过新加坡大学考试的班克。
班克别无选择,于是恪守规则的班克迎来了他迈入堕落的第一步,他接受了。
临走出发去悉尼考试的班克,发现了自己的被打的原因
——人是小巴安排的,目的就是让班克失去一切而不得不加入他们。
班克绝望,却又不能放弃,公交站台的巨大的洗衣液广告告诉他,没有钱,他家落后的洗衣房就真的玩完了。
顶着巨大的悲愤,班克还是选择和小琳出发悉尼,完成作弊之路。
班克迈向堕落的第二步。
如果按照原计划,这次的作弊本该天衣无缝。
先是班克在第一轮发答案时坐地起价,这时的班克已经原则尽失。
后是班克失手被捉,算是真的跌入深渊了。
虽然小琳力挽狂澜顺利把答案传递给远在泰国的各个考生,但是通过这件事,小琳意识到自己一直在做错事。
在机场抱着自己父亲痛哭(这一段却是挺泪目的)
而班克却彻彻底底堕落了。
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说的,他盘算着自己的作弊计划。
小琳拒绝之后,班克威胁说,要举报她,以及所有参与STIC作弊的人。
小琳坚定地打开门,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所以我们看到班克,从一个老实、怯懦、正直、憨厚、努力、守规矩的少年,一步步黑化成这般模样。
但这却又不是他的错。
是社会。
有一场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戏
当他发现自己被打成重伤丢到荒无人烟的垃圾场是小巴一手策划的时候,他歇斯底里地对小巴说
你知不知道那个奖学金考试对我有多么重要,我妈妈每天洗衣服手都脱皮了,那个奖学金考试就是我的未来。(大概是这么说的吧)
小巴焦急地安抚道
你不能走啊班克,你要是不帮我我老爸会打死我的。
贫富差距悬殊的两个人,同样是自己觉得很重要的一场考试。
其中一个意味着自己的未来,另一个只是老爸的一顿臭骂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