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抢手观影感:
让人有所思考的电影就不至于是个烂片,不管导演最终导将人导向哪里。
从开篇阿琳父亲带她跟校长的谈话就非常有意思。
阿琳父亲想让她受到更好的教育,做了能力承受之外的选择,卖车。
阿琳深知赞助费不合理,选择跟校长讨价还价。
校长看学生,校长眼里只有成绩,只要能为我校创造价值与荣誉,这些就是你的“赞助费”,所以她选择退步留下阿琳。父亲内心不知道是不是有种,what??
葛瑞丝,我成绩烂,我想演舞台剧,可是为什么连舞台剧都要成绩,应试教育的悲剧可能就从这里开始了吧,成绩?爱好?爱好是人发自内心想要做,原生的热情,却要因为成绩而完全被阻拦?
阿琳老师,听到这个称谓她很开心,作为高中生的阿琳看到朋友为了想要站到舞台上,想要帮助她,选择帮她作弊,直到后来帮大家作弊,可怕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她自己的无知而发生了让她觉得不平安的事情,引发了另一个的悲剧。
在那个阶段,她认为:你需要成绩通过,我帮你可以得到我要的,各取所需是双赢。
那另外一个被挤下去的人呢? 我想当时她或许没想到这么多,她不是一个坏人,到后来她明白自己所做的给班克带来的毁灭时,她立刻意识到了,她断然决定不再做这件事,人一开始必然是无知的,并且最可怕的是因为无知给自己他人带来灾难性的伤害。
所以如果每个人在做一些内心有感受到不平安的事情的时候,先不要替自己找好理由去合理化,比如所谓的互惠,而是多问自己几句,我这样对吗。
另一个学霸,印象很深,他拒绝了作弊的请求,看到他抄阿琳试卷而三次要站出来,。
第一次,冒险提示阿琳
第二次,告诉老师,那个同学作弊
第三次,向校长举报
第三次向校长举报别人作弊的时候,有人说他怎么那样啊,还去打小报告(那说这些话的这群人是?想要痛斥打小报告的人,还是从心里觉得不就作弊嘛,多大的事,至于这么较真吗,我不知道,我也跟他们一样过,一样吸收了很多好的坏的思想,有些不是那么好的思想也许就潜入了我的三观里头,我就是这样长大的,要说接受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我想在心智还不成熟的时候,踏入一个更佳错综复杂的大社会里不是一个很容易的事情,更容易被无知所蒙蔽,接受教育的这段时间也许是你给自己多一点的时间,在相对单纯的环境里先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与对事物的认知,但这都不是绝对的。
直到后来,班克的结局,让我想到的还是那句,在一些情况下,所谓的互惠双赢,总要有个人要成为你们光鲜下的代价,是班克吗,也许还是那些正在吃力的去奋力一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