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半。
你做过弊吗?我想9成以上的人都会回答说有。小到朋友间的游戏,大到毕业论文国考统考,作弊的人永远都有存在。想用更轻松的方式去谋取最大的利益,寻求“不劳而获”,这个和懒惰一样,几乎是人的本性。
虽然从本质意义上来说,作弊和偷窃是一个性质的东西,但看起似乎并没有那么严重。作弊最初的目的,有可能是为了逃避父母的责骂,有可能是同学之间的虚荣心作祟,有可能只是为了顺利毕业,蒙混过关。毫无疑问,作弊是有快感的。这种快感来自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凌驾众人之上的俯视感,像游戏中常见的外挂,身为玩家你却能处于上帝视角能人所不能,有将对手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暗爽。这玩意还像毒品,在给人带来快感的同时会深深上瘾,一旦习惯了这种唾手可得和与众不同的高人一等,那些无数个艰苦付出之后的成功喜悦就显得寡然无味。更可怕的是,心态会在潜移默化中发生转变,凡事永远想抄近道的思想,不知不觉的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电影里的男女主角,都属于这所贵族学校里的穷人一族,根正苗红品学端正,是他们在一群富二代面前可以昂首挺胸的尊严。但一旦成绩用来标价出售,尊严就荡然无存。贫贱不能移,那是高尚的气节,现实中为了五斗米折腰的大有人在。网上常有鸡汤形容,能有钱解决的事都不是事儿,可这世界上大多数纷争不都是为了利益而来。如果说男主角到了最后忽然黑化有些不可理喻,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他一个单亲家庭的穷人孩子,在失去了对留学的可能以后,日进斗金的快钱,追逐金钱就成了唯一的目标。查了一下汇率,100万泰铢大概是19万人民币。他在最后,想拉拢女主角共同考试作弊,能有上千万泰铢的收入。普通的大学生一个月才几万泰铢,这要靠多少年打工才能得来?说到底,他才是个高中毕业生,而且犯罪的成本并不大。“高效轻松,赚大钱的方法全写在刑法里”,这是网上的段子也是事实。如果不用进监狱,就能有如此大的回报(190万人民币,即使对半分,金额已经足够让人做掉脑袋的勾当了),谁不动心呢?
电影里出现的作弊手段和组织方式都很原始,和现实中比起来的高科技,细划分,团队营运,那都是小巫见大巫了。比起真正的犯罪团伙,这些孩子们的行为更像是一场“激情作案”。我们为它感到紧张和刺激,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曾经有过同样惴惴不安的作弊经历。导演用节奏感极强的音乐,凌厉的剪接,教师与学生的场景频繁交换,代入感十足的把观众拉进了熟悉的考场。东张西望窃窃私语,前后左右传递小纸条,手上暗处藏小抄,耳朵竖起来时刻感受身后的监考老师的神出鬼没。还有依赖不知道从哪来的神奇第六感,来斗胆穿越考场生与死瞬间的缝隙。考试开始的铃声,面对考卷脑海里一片空白,手心里握得出汗可是没有机会展开的答案,监考人员的眼神对视,警告咳嗽声…不管过去了多少年,每每回想起来都是一场噩梦。鬼片最恐怖的地方是让人联想和共鸣,考场作弊被人赃并获,大概是每个人青少年求学时期,内心深处最不愿意遇到的事情,堪比见鬼。
当自己能力不足以无法完全把握命运,需要用到怪力乱神等运气的时候,就诞生了迷信。如果说每逢五百年才一次的蟠桃大会,是天上神仙们自己的盛宴,那人间千奇百怪的考试,就是定期让各路神仙云集的集结号。每逢大考之际,网络上的鲤鱼、海豚、白虎、天象神迹,和八竿子都打不着却号称能带来好运的名人,在莘莘学子“逢考必过”的千呼万唤中纷纷粉墨登场。电影里,在女主角作弊被暴露之后,有女二用佛教的双手合十之礼,对着圣母玛利亚许愿的镜头,也算是病急乱投医的莫名笑点。
虽说是青春期的电影,但涉及“作弊”这种这么不光彩的行径主题的,在国内电影里我尚未有多少印象,有这个点子估计也很难通过审查。日本早年有安室奈美惠拍的《史上最大的作弊战争》,也是二十几年前的作品了。那部是中二式的喜剧闹剧,以作弊的花样多端为看点,像一场行为艺术。而这部泰国电影反映的,却是以学校为镜子去透露社会的阶层和方方面面。学校不法征收赞助费,贫富差距在二代里产生的天壤之别,从学生年代就夹杂了大量的委屈和不公平。富人条条大路通罗马,穷人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的独木桥。富家子弟缺乏奋斗的动力,也是造成孩子们成绩差的原因吧。
电影里还有一份男女主角之间青涩暧昧的,亦敌亦友的,从最初惺惺相惜到转身陌路的情感线。同是饱受金钱困扰,女主角由始至终都有父亲陪伴,作为背后强大的精神支柱,失意时给她安慰迷惑时为她指点迷津。而男主角只有一个苍老佝偻的母亲背影,独来独往的他,周围连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都没有,在不公平的黑暗中碰壁,缺乏了最关键的方向。两个曾经最优秀的模范生,最终却落到这样的结局,真实得让人感慨,也让人唏嘘。可以试想一下他以后的生活,恐怕是走的一场不能回头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