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仅个人观点,不喜勿喷,随笔而已随笔而已。
“I'm ready.”
这个故事在琳说出这句话后戛然而止,大概只有这样才能安全的让这部影片呈现在我们面前。
从电影院出来,一路上都在和某余探讨这个意味深长的结尾,他说这种剧看看一笑而过也就算了,探讨不出来多大的意义。当时我没有反驳,大概是我觉得用文字表达出我的观点会更加清晰,所以我提笔写下了这篇影评。
抛开政治性走向的结尾不谈,这部剧依旧有很多bug,但公正的来说,总体瑕不掩瑜,我觉得无聊的时候这还是一部可以用来打发时间的电影。
印象比较深的应该是作者用各种好莱坞大片式的配乐和摄影,将一个非常小众的青少年作弊事件拍出一种谍战片的感觉。剧情和剪辑没有一点拖拉和灌水,紧凑的bgm极大的带动了观众的情绪,可以说是让整片有了最值得圈点的部分。
鬼才导演用极其精湛的手法将剧情片拍的如此精巧,电影中埋了很多让人会心一笑的伏笔,有意无意的做出了很多隐喻,比如“诚信印厂”作弊铅笔,还有悉尼桥下√和x号都暗示了男女主最后的结局(不知是不是我想太多了。)
最惊喜的是四位主角的演技,无论是自信十足的学霸还是时尚狡黠的学渣,四个青少年无疑是成功的演绎了剧中的角色。
这部电影不同以往的青春片,无关打架堕胎,没有出轨三角恋,导演剑走偏锋将友情和青春期的暗恋巧妙的融进了作弊中。
我相信很多人的青春里或多或少都会有关于作弊的一些经历,考场上沙沙作响的写字声,又或者是紧张的呼吸声,甚至监考老师的一声咳嗽都能惹得我们吓了一跳。
从科举考试中贿买考官,夹带经文,请人代考到现如今中以现实事件改编的《天才枪手》,作弊自古以来都是人们亘古不变的话题。看电影的时候,影院很多观众有人提出这种脑洞大开的作弊方式给现在的小孩子提供了思路,影响不太好,关于这点我去百度了一下,目前已经有了应对影片中作弊方式的对策了,吃瓜观众就不用担心了。
其实电影始终都是电影,现实中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挣扎在中国死板的教育体系下的芸芸众生,我们即没有琳的智商,没有班克的高超记忆力,更没有格蕾丝和小巴优渥的家庭条件,所以这种高超的作弊方式对于我们来说是遥不可及,一笑而过也就算了。
关于作弊如何高超演员演技如何精湛,以及这部剧的梗概我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了。
之所以写这篇影评是因为我有三点想说的。
(一)
我在想这部电影拍出来的目的应该不是让大家感叹作弊的高超亦或男女主智商有多高,而是想要以作弊为背景,通过家庭落魄的学霸与家境优渥的学渣之间的对比来讽刺这个只看重利益的社会。
穷学霸唯一拥有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是好成绩。
所以琳在发现辅导格蕾丝做的题目和考试的是一模一样的时候,她诧异的张开了嘴巴,耳边响起了监考老师说的:“成绩差又没有找我来辅导功课的学生就准备挂科吧。”
所以在班克发现好友抄袭琳的试卷后,毫不犹豫的举报了她们。
可能在学霸眼里,只有考试是公平的,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这也是她们最后小心翼翼维护的自尊。所以当得知公平在利益面前倾斜时,举报是唯一的做法。
紧接着就是富学渣了,在格蕾丝和小巴眼里,成绩的意义仅仅在于可以获得话剧表演的机会,或者很多的物质享受。
人的不自由往往都是因为穷,一次考试得高分就能换来豪车的她们一定不懂得在搓衣板上洗衣服是什么感受。
我只能说这个世界留给穷人试错的机会太少,而试错的成本又太高。班克被小巴找人揍了一顿之后,错过了学校出国奖学金的考试,在他没有任何办法的时候只能选择跟小巴合作,所以在看到得知真相的班克狂揍小巴后,最终在天桥上又只能在折回头后,我内心像是被什么狠狠地揪了一下。
至少干了这一票,他就有钱给母亲重置洗衣机,否则他不仅被揍了一顿,还要面临一无所有继续用搓衣板洗衣服现实状况。
贫穷是错误吗,只不过是这个社会留给有钱人太多的宽容了。
(二)
可能因为我是女生,所以更加感性。尽管某余一直和我强调这部电影里面男女主之间没有感情线,可是我还是觉得存在一丢丢的。
比如比赛中琳帮班克整理衣领,还有得知是小巴揍了班克后悲愤的决定放弃考试的琳,亦或在班克被抓后琳独自一人在机场,面对着父亲的一句:“男朋友呢?”突然抱头痛哭。
只是在这段隐藏的感情线里,男女主一直都面临着利益的冲突,哪怕最后成为合作关系他们也没有成功的喜悦可以分享,所以结局是注定不可能在一起的,因为他们对彼此再了解,了解到的那些都是对方最不想拥有的。
他们感情发源的最好时光是伴随着失败和对于别的东西的欲望,很现实也很残忍,人生就要永远的这么被分开了。
而琳和班克也是。
(三)
意犹未尽以及意味深长的结尾。
所有看过电影的人都无不例外的觉得班克最后黑化了,可是从前面的铺垫来看,班克是为了母亲才新开了一家洗衣房,而琳走进“小班克”时,捡起了那件男二女二庆祝时穿过的衣服,它被扔在地上当踩脚布,这一点的铺垫让我有些疑惑。
我不能确定是因为班克不忍心看到琳一步错步步错,所以才用极端的手法逼迫她做出决定,还是因为黑化以后得班克想要挣更多的钱,所以才不屑的把衣服扔在地上。
大概我宁愿相信是前者。
生活就是这样,有时候死守的尊严不能让你吃饱。甚至有的人,愿意为了更好的生活,放弃原来的尊严。班克这个角色,是这部影片里让我觉得最惊艳也最心酸的部分,他代表着很大一部分被生活的不公平欺骗之后崩溃失望的年轻人,不再企图通过努力而是选择用不公平报复不公平。
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了《楚门的世界》,这里充斥着太多的弄虚作假,太多的谎话和言不由衷,但正是这些弄虚作假构成了最真实的世界。
我们都试图在一个充满着不公平,弄虚作假,谎言的世界里,努力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一个公平的角落。
有的人找得到,有的人找不到,还有的人根本不用找,因为公平为他而建。
最后那句“准备好了”尤其意味深长,让我浮想联翩的是这个场景之后的故事,琳坦白了,把自己的心里负担卸下了。之后的事情会怎么样呢?
她的坦诚仿佛解决了问题,迎来了公平,可是又好像什么都没改变,所以某🐠才会说这部电影毫无意义吧。
社会的现实,教育制度的问题,阶层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并不能通过一部讽刺的电影得以解决。
尽管如此,可是我还是没想好这部电影要如何结尾才能圆满。
大概当班克得知琳去自首时也会像当年举报她时一样,手足无措的说了一句:“我没有想过后果会这么严重,我只是想威胁一下你。”
班克哪里知道,琳是不会将游戏的主导权交给任何人,所以她才能在面对他的威胁时淡定的说出:“一切都由我来决定。”
主宰游戏规则的只能有两种人,一种是有钱人,一种是聪明人,而班克不过是这场有钱人和聪明人游戏的一颗棋子。
最后,无论如何结局如何,我只知道如果在琳推开门的一瞬间,男女主如观众所愿成为作弊界的雌雄大盗,风光无限,那这也只不过是一部普通的电影,这部电影的意义也远远没有如今来的要重大。
(哦对对,这部电影还有一条琳和父亲的亲情线让我唏嘘不已,父爱之伟大也不过是琳的父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