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文前----------------
有些行为看似不合逻辑,只是因为你还没看穿他的欲望
剧情简介(据说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琳是个穷人家的女孩,父亲是一身清廉的教师,琳还是个数学天才,天才到那种没有能难住她的考题。同时琳也是个有心眼的女孩,她小露身手,就成功免学费进入了不错的高中,在这里,她结识了富二代们,也碰到了旗鼓相当的“对手”。一次偶然,琳发现自己的“学习天赋”通过帮人作弊能获得很多收益(金钱,虚荣,表面平等的地位……),于是琳一发不可收拾,建立了一套舞弊利益链条,并成功把“对手”班克也纳入进来,这股力量壮大到美国入学考试中,当然,看似缜密的舞弊手段,最终还是露出了马脚,对于琳和班克来说,一切都灰飞烟灭,两人也再无法“回去”。
片子虽然是讲述高中生的大规模舞弊事件,但是却拍出了浓浓的谍战片风格,很赞。
看了豆瓣排名前几的影评,都写的很好,但我觉得有个问题,大家都在以“上帝视角”来评判人物,对于剧情片的观影,我一向是以“带入模式”来看,那不妨以“班克”和“琳”的视角来看看好了。
班克和琳都是穷人家的孩子,父母那一辈无论从性格特点还是所属职业都应该是永无出头之日的境况。从小就见惯了世态炎凉的两个孩子,对于生活的无奈和社会的残酷无情也体会的格外深,你能相信一个高中生说出“你是不愿欺骗,可生活欺骗过你么”这样冰冷刺骨的话吗?都说早早知道生活真相的孩子就再无一丝童年的快乐了,于是琳和班克也比同龄人更加明白:自己能够也应该利用自己的“资源”(学习天赋)做点什么。他们早早的就懂得了资本世界中的“资源价值交换”原则。(好吧,班克懂得这道理要更晚一些)。
他们都明白,富二代们想要来自富一代们的夸赞和奖励,他们能给出的交换条件也就只有“考试答案”了,在校园那样的环境中,这是绝对的等价交换,离开了那个特定环境,他们在手握大把社会资源的富二代眼里什么都不是,所以在班克还未黑化之前,小巴找人随随便便痛揍你一顿丢到垃圾场都是易如反掌的事,他们要是想,让你从此消失在这个世界上都是轻而易举的。
请问,在这样的环境中,对他们来说还有什么所谓的“宝贵的青春和友谊”、还有什么所谓的“黑不黑化”,“迷途知返”??
这早就是一个强者的时代了,连做慈善都要有“资本”的加持。“资本”是个生下来就占满鲜血的美人儿,跟“资本”对话,就要用“资本”的语言。
对于片子最后,我觉得班克在心智上不是完全黑化,他只是彻底成长为一个在阶层社会中寻求更好生存下去的“商人”。而琳,虽然主动自首“迷途知返”,但能在天真无邪的年龄说出那血淋淋残酷话的少女,全程运筹帷幄,心思缜密的少女,其实内心深处早已先一步于班克成长为一个出色的资本主义商人。
我猜哈,有人看了这篇影评后要说我三观不正,图样图森破。首先,我分析的是人物的心理变化,没有针对事件本身,舞弊这种行为的确是不道德且违法的。其次,我想问的是,你们在观影的时候,在看到他们赚取大把利润时,你们的第一反应有无是“激动”、“痛快”的感觉??不要欺骗你自己了,在病态且压榨无情的社会制度下,有些看似“出格”的行为都会被多少打上“悲壮的正义”之感。
那些“纯真”、“岁月静好”、“真我的风采”还是留给至亲和自己所爱的人吧。面对生存,要竖起你的“铠甲”,隐藏你的“软肋”。
--------------我是熟悉的分割线------------
我的两点感悟
1、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最不可控的因素其实还是“人”。如果那个小四眼不是顺口说漏嘴交代了作弊的信息,班克就不会刻意注意他和琳,也就不会告状,进而就没有最后的一连串因果事件。村上春树说的“要成为一个不动声色的人”果然是极有道理的。
2、选择合作伙伴的重要性。美国入学考试计划中,如果班克不是在厕所发答案的分秒必争时刻突然索要额外利益的话,也就不会慌张无措从而被引起注意。一个人如果总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欲望,那在做重大计划方案里,这样的人是一定不能要的。
而影片的最后,合作伙伴“班克”更是突然要“反噬”琳。
跟“魔鬼”(当然班克还远未到魔鬼那个地步)做交易,要懂得及时收手。除了越陷越深之外,这“魔鬼”啊,还很容易成为更大局里的“棋子”。
还记得《无证之罪》中那个和“李丰田”做交易的“小郭”吗。
人,都是欲望的产物
自制力,是多么可贵的一种精神品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