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带着忐忑的心情看完这部电影。想简单地阐述一下对于这部电影一些个人且不专业的见解,以及自己与最要好的朋友高中毕业已7年后,如今的处境。
关于电影故事的背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什么的,我就不多提了。主要想说的是
1 已经很久没有一部电影令我全程都在紧张,真的是几乎全程。女主小琳在考场扣吐的时,我感觉自己的胃里都在翻江倒海。绝不是因为画面恶心,而是背景音乐,演员表演,镜头的切换,等等等等,这一切的代入感太强了,似乎坐在考场里的人就是我!呼吸都想跟上节奏,却又抓不准节拍。
2 这部电影,应该不算是小清新电影。甚至有网友说它拍的像一部“谍战片”。全程没有去刻意渲染任何爱情的成份,即使是男女主角之间的情愫,也是女主单方给人感觉扑朔迷离,且篇幅极少。但我被关于亲情的一幕打动了。女主从悉尼回到国内,父亲来机场接她。面对同伴被发现作弊而前程尽毁,而且这位同伴之所以会参与作弊,也是因为她,在这种巨大压力下,她在父亲面前终于崩溃了。而此刻的父亲,还以为她是谈恋爱了,以为女儿怕他会责怪她。他说,叫那男孩儿晚上回家吃饭吧。简单的一句晚上叫他回家吃饭,在这个凉凉的深秋,我居然突然觉得很暖,有小时候裹着被子躺在沙发上看港剧的那种感觉。
3 有个难以理解的地方,就是电影里描绘第一次作弊时,为什么小琳要把橡皮放进鞋子里,再传给后排的Grace。这么天助我也的地理条件,却要给自己增加被抓的风险。并且作弊这件事,传纸条很难,但更难的是把到手的纸条拿出来抄还不被发现吧。Grace居然在小琳上前交卷时,不是赶紧把答案抄上,而是对着小琳飞吻…这技术,还能完成后面的跨国作弊,也是傻人有傻福。
4 近来的体验,埋头一直做题,真的会满面油光,哈哈哈。化妆师很细心
5 应该很多迷妹,又多了一位男神吧,哈哈,不过其实我觉得,男主练得太壮了,演绎穷苦人家的孩子,这么壮,有点怪怪的。值得讨论的是,如何看待班克最后的黑化。其实我认为这真的是一场悲剧,他没得选择,也没有很强大的家庭给他力量,在一错时不选择再错,这里的强大不是指权贵,而是温馨。当然,如果不是班克极端的黑化,也没有最后小琳极端地自首。
角色上,有点美中不足的是,男女主角这种气场的差距,尤其是在初到悉尼的那一幕,他俩面对隔岸的悉尼歌剧院,阳光透过镜头,他两的剪影,另我觉得,这似乎是姐姐带着弟弟勇闯悉尼的亲情电影。女主太酷,男主很努力地在酷。
说完剧情,我想说说为什么我在看电影之前就会忐忑呢?
因为我最近正在准备一场考试。离开校园已经3年,这场考试,决定着我能否重新回到校园。可是面对对于人生走向有如此重要意义的考试,我在临考仅有几个月的时间才开始认真准备,着实替自己着急。每一天,每一刻都排得很满,没时间社交,没时间消遣。可我居然不知所以然地赴了朋友的约。
我羡慕电影里的每一个人,甚至是悲情的男主。因为他们太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了,各位也可以问问自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么?如果能答上来,那感觉真是太棒了。
Grace为了登上表演的舞台,必须得成绩优秀
阿派为了获得父亲的奖励,必须不断进步
小琳与班克为了出国留学,必须竞争唯一的一份奖学金。
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确实也为了成绩无数次地挑灯夜读。可那时的我,只知道,成绩好这件事是对的,成绩差这件事不太正确。可这件事,我做对了,那是理所应当,我若是做错了,也没有什么特别严重的后果。每天过着,上课➡️开小差➡️下课的循环生活。成绩一直不算很好,但也一直不会太差。就这样,每次升学,都是刚刚好踏着分数线进入自己填报的学校。
再说说我另外两个朋友
5岁那年认识小A,他的父母因为种种原因不太方便抚养与教育他。应该也是为了他好,将他交给外公外婆抚养。他跟我同年生,可因为读书比我晚一年,所以按正常来说,小学升初中也会比我晚一年。当时全国还没有完全统一小学六年制的教育,有些学校还保留着最后一批五年制的学生。于是他的伯母,那所五年制小学的教师,将他视如己出,给他耐心补课,严格管理。整个4年级暑假,他都没出一次门,每天就是学习从4年纪跨越到小学最后一个学年之间的课程知识。记得当时他外婆告诉我他伯母家在哪儿,我居然想尽了办法找到他伯母家,想叫他出来玩儿,可换来了一顿臭骂,那位伯母真的很严格。最终他成功转学进入了那所五年制的小学五年级,这意味着他将晚读书的那一年给补上了。升学的那一年,时间过得很快。初中我们很巧合地考入了同一所学校,分到了同一个班,现在回忆起来,那三年,确实是这二十多年里,最快乐的三年。学习上没有任何压力,认识了至今我最要好的几位朋友,最令老师欣慰的学生是我们,最令老师费解的学生也是我们。可很不幸的是,最终我压着分进了重点高中,他就差一点儿,无奈去了普通高中。在我成长的这个城市,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的区别不是将来考入重点大学与普通大学的差距,而是直接将学生分为,可以继续上大学和只读完高中这两类。初中毕业以后,我一直在重点高中吃力地考着永远上不了前半截的排名,他在另一边轻松地秒杀其他同学。以为这是一个逆袭的故事么?不是的,他在高二时,从小对他关心至切的姨妈和外公,找他认认真真谈了一次天,这是他人生第一次经历如此严肃的对话。严肃的不是外公和姨妈的语气与表情,严肃的是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目前所走的每一步都关乎着不仅仅是当下的快乐,而是未来人生的曲折程度。他的外公与姨妈建议或者说是强迫他放弃高中学业,去读一所技校,因为那所技校可以分配工作。我直至大学毕业,甚至是今日,都没有考虑好,我这辈子究竟喜欢什么,要从事什么行业。他在16岁的时候,已经被家里人强行安排好,内心第一次感受到:读书就是为了工作…
读书就是为了工作?现在有多少公众号的文章,在告诉大家,读书是为了陶冶情操,是为了让自己开拓视野,是为了让自己善于思考。但回归根本,读书确实……就是为了工作。至少在我这个年纪,是的。陶冶情操,开拓视野,训练思维都是为了能与之同等优秀的人并肩前行,不断进步去追寻更为优秀的标准。离开校园后,这些人,只能是工作中寻找,合作。或者机缘巧合,认识了这些人,紧接着就是一起工作,合作。
所以他感受到的是,读书才不是为了自己当下的成就感,才不是为了家长,老师当下的欣慰,读书若不是为了工作,那就没必要读。他哭着答应了。晴天霹雳,他进入技校的那一年,技校开始停止对学生进行工作分配,再也没有以往那般优势了。他的外公应该是举全家之力,交了一些赞助费给我们的重点高中,至此,他又跟我是同一个学校了,又比我小一届,我高三,他高二。当初陪他度过整整一个暑假的伯母,因为一些事情,自杀离世。那所五年制小学的同学,也如同蒸汽般消失在小学毕业后的生活里。似乎那一段跳级的经历,就像一场很真实的梦一样,好像真的发生过,可这件事又只有他自己知道,再看现在的处境,他确实又比同龄人低一届。能够证明这一切真实发生过的,是另一悲剧,他的学籍一旦转入技校后,无法再转入正常的高中,也就是说,他无法参加高考。最终他跟了个电工师傅,做了一年多学徒,我高中毕业了,他也出师了。
再说说我,后来我上了大学,没有任何人给我任何建议,我报了市场营销这个专业…毕业后很幸运地进入了据说现在已经是世界前五强的某外企,当然,做的是销售。工资待遇是很不错,但是,天知道我有多么不喜欢我从事的这份工作。往往这个时候,总有人会问,那你又喜欢什么呢?我不知道啊,我只知道,毕业后,马上找到工作,养活自己,这件事是正确的,可如果我放弃工作,去尝试着找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不太能够得到认同的。尽管我确实这么做了,也证明了确实没得到认同。我已经gap了一年,这一年我尝试了很多事情,有创业,有兼职,甚至有追逐过一些只能是梦想的梦想,总之温饱不愁,可内心却忧心忡忡。于是我想到重新进入校园,有点回炉重造的感觉,等待返工再次出厂,应该会有更多的选择让我去尝试吧。可我在高中毕业的时候,家里人有问我,在国内读大学,还是干脆本科就去国外。那时我不懂,是真的不懂,花费几十万出国留个学,镀个金,真的就会比在国内好那么多么?家里也有海归,除了回国后依然永远发不完的旧照片,每年全球名校排名出来后,都要在社交媒体中刷一波存在感之外,没有别的感觉啊。可当我在国内读完市场营销这个专业,从事了两三年的营销工作后,当我忍无可忍想要离开这个行业时,我发现我能力所及的,待遇又能跟做销售不相上下的工作,都需要海外留学背景。再一次向我证明,读书,就是为了工作。三年的销售做下来,脸皮没见变得有多厚,见客户还是会紧张,还是会怕自己说错话,面对压力,还是会想逃避,其他方面,也没有获取什么一技之长。于是我开始反思,我是不是当初应该出国,同时,我应该选一门学术性更强的专业,法律,IT,金融什么的。可我的高考成绩,报这些专业,真的能被录取么?哎,读书,可不就是为了工作。我太羡慕这帮孩子了,在那个年纪,就知道自己一定要考特别好的成绩,即使手段不值得推崇,但如果我当时有他们那种对于高分的渴望,或许现在真的是不一样的结局。我觉得有个问题,我们也都可以问问自己,如果有的抄,你抄么?
我和小A共同的朋友小B,我们结识于初中,那个最快乐的三年。初中时我们最要好,老师说我们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小团体,下课后一起打闹,上课时拼谁学得更好。小B,比我们都小两岁,他比班里大多数同学要小3岁,是那种天生聪明的小孩,我和小A最好的成绩,前三左右,可他一定是雷打不动的第一。高中,文理科分班后,我和小B又是一个班,我们的高中很大,一个年级有30多个班,共近2000人,我们还能分到一个班确实很有缘份。理科班分4个等级,我所在的那个班是理科班的第二等级,我很吃力才能考班上三四十名,他很轻松,可以考前十,我相信他如果拼劲全力去追的话,应该是可以继续考第一的。他的高考分数比我高很多,但我们面临的同一个问题,报什么专业呢?将来想做什么呢?不知道,好像高中就为了读书,考试,没有考虑到自己喜欢做什么,反到是知道,最讨厌的就是考试。最后他选择了一个,我至今都说不全的理工类的专业,应该是跟电气自动化等等相关的。结果他大学毕业,从事的是……销售……这份几乎没有门槛的工作。很多人曾今跟我说过,销售能做好,什么事都能做好。我坚持了3年,他坚持了3个月。最后从外地回家,考进了本地的铁路部门,我们三个,最终最会读书,最会考试的小B,为自己考来了一份铁饭碗。可进入工作岗位的这几年,他再也没有读书时的那般上劲了,铁路部门总需要定期考试,考就考呗,铁饭碗,不及格又能怎样。于是他已经是这些年铁路部门考试上,全省倒数的常客了。我对他说,你要是想要有发展,这样下去可不行啊。他回答我,他压根就没想要在这个行业发展。我问,你想干什么呢?他也没想好,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所以买了很多书,各行各业的,就是自己的行业不喜欢,想多看看的别的行业有没有感兴趣的。
今年,北漂的小A也回到了家乡,前阵子他说他不想再出去了,我问他想干嘛呢?他说没想好。昨天夜里,我们看完电影,我说到当初其实我有出国的机会,但是我没选那条路。他说我傻,如果他现在有机会出去,他一定出去。
是啊,我们永远都在变。当初我不想出国,如今我怕自己出不了国,导致看一部电影的时间都觉得浪费。当初小A答应了去技校,如今他跟着师傅学得一身技能,却放弃了北京的工作。当初最擅长考试的小B考得了铁饭碗,如今却想着怎么可以摆脱这铁饭碗。我们的共同点都是,不满当下,又不测未来。我最羡慕的就是剧中那帮孩子,他们太知道自己要什么了,而我们,太不清楚自己要什么了。
回到电影,导演的叙事手法很另辟蹊径,他通过特写几位主角在审问厅里的独白为线路,来开展前半段故事。直到后来在跨国作弊真正实施之前,突然间交代,原来之前看到的审问的片段,只不过是小琳在给大家演练,万一被抓住了怎么办。可影片放到最后,这次跨国作弊,虽然没被发现,但小琳自首了,所以之前我们看到的那些审问的片段,都是真的。这样的做法,很新鲜,耐人寻味,同时也传递了正确的价值观:做错事的人,应该勇于主动承认错误,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
Ps:如有现在正在工作,又跟我以及小A,小B有着同样苦恼的朋友。我的建议是,不要辞职,一定不要辞职。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做好该做的事情,而不是想做的事情。就像我们当年用功读书一样,那就是正确的行为。
看过李亚鹏的一期采访,他是在人到中年的某一天,在云南的一家茶馆,那破旧的木门总是关上又自动打开,每每关上,都有“咯吱”一声,就在他第三次关上这扇门,第三次听到那“咯吱”一声,他突然知道了自己这辈子想要干什么。
祝愿我们每个人的那“咯吱”一声,早日到来,余生过着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的日子。
最后:电影很好看,去看吧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