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电影好就好在,这是可以叫做属于这个时代的电影。解构的不只是看一眼好怪的视听语言,就像表达方式的细碎和繁乱,这是这个兵荒马乱时代的避风港。人是无法摆脱虚无的,因为虚无是这个世界的本质,于是意义便难以被寻找。那么我们面对着巨大的虚无就要躺平吗?去创造意义吧,因为人类具有的同理心和爱让我们拥有了去fix自己人生的能力。去感受,去体谅,去和解,去解决问题。
但不好就不好在,鸡汤也只是鸡汤,遇到可以解决问题的杨紫琼是几千之一的概率。我们留了言,我们有了几小时可以对抗虚无的精神鸦片,但我们笃定的爱或者是宽容又或只是假命题?反正税还要自己交,债还要自己还对吧。
虽然脑洞一直很大,但是合家欢版昆汀有一股很浓厚的学生气。无论是艺术学院毕设感的服化道,b级片的恶趣味抖机灵还是先叙事再升华的高考作文模版结构,都更像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电影学院毕设,而非奥斯卡大满贯的品相。世界尽头的两坨石头那里,太适合截图发社交媒体了,比网飞更精准的爆款分析推送。
而且很不舒服的是,现在一旦说这个片子德不配位,就会有一群人就性别对立,看不得中国人好,智商和不喜欢说明你没受过苦的角度群起而攻之。上世纪的《教父》都没横扫,这个世纪的昆汀解构和迷影玩得那叫一个6。平心而论,《悲情三角》令人捧腹的政治笑话,《晒后假日》精巧的视听与个人抒情的平衡和革新,《西线无战事》的诗电影新时代重组,哪个不能在某个奖项获得一席之地呢?只是它们都过于“欧洲化”了,那些看似曲高和寡的讽刺和纠结于个人情绪的深潭,都是三大影节老生常谈的话题。《瞬息全宇宙》无论在内核还是表达上其实都相当“网飞”。不要去就着虚无主义和存在主义高谈阔论了,讲类似题材的片子数不胜数,但也没一个以好莱坞式的华裔家庭关系呈现跟超英电影,一些剥离的鸡汤混在一起而已。单单某两个组合在一起都是耳目一新的,但把民族的,商业的,网红文青的放在一起,尾大不掉,终究是落入碎片化俗套了。
更好笑的是,估计俩导演在拍片子的时候都没想过要拿什么奥斯卡,无非想去院线就第一部讲华裔家庭超英片捞个钱,顺便继续讲自己又丧又治愈的恶趣味。只希望结局别是被捧杀,毕竟《瑞士军刀男》还是很美好而怪诞的童年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