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老的一部片子,老师领着全专业看的。片头主创姓名打出来的时候,不少同学都在小声地笑,兵刃与星月构成的花式字体,像极了几年前风靡的非主流风格。
但随后的厮杀画面却让笑声顿时止住,所有人都明白了字体的含义,那并非美工在卖巧,它昭示着肃杀、冷锐,剑影刀光。是荆轲刺向秦王的短匕,也是秦王屠戮六国时,势不可挡的铁甲神兵。
战争持续太多年了,从最初的春秋无义战,到接下来以战命名的时代,战争的发起需要各种名目,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只要打仗,就会死人。
只要不杀人,就会被别人杀。
一人是这样,一国也是这样的。
因此秦王每天清晨,都会令整座宫殿充满这样的喝问:“嬴政,你忘了秦国历代先君一统天下的大愿了吗?”
秦王是怎么回答的?
“嬴政……一刻也不敢忘啊!”
不是不会,不能,而是不敢。
为何不敢?秦居北地,偏远穷困,光是东出函谷,就花费了几代君王的心血。“赳赳老秦,八代而兴”,到嬴政这里,已被推上一统的重要关口,血与汗灌溉的基业,岂容败在他手中?
镜头一转,李雪健老师饰演的秦王形象进入观众视野,他佝偻,沧桑,甚至还有一点神经质,与古诗中“秦王扫六和,虎视何雄哉”的形象大相径庭。
但查阅史书就会发现,记载中的秦始皇“峰准,长目,鸷鸟膺,豺声”,所有的特质,都被拿捏得分外精准。可为什么我们会感到无法接受?因为他开辟了大一统国家,他功高盖世,我们也便理所当然地忽视了,他也是一个人。
巩俐饰演的赵姬,从小与嬴政一起长大,那时候他还叫赵政,所以她将他当作一个人,相信他,还为他远走燕国,期许着能还天下太平。
可那一战秦灭赵,血流成河,横尸遍野,连幼童都被无情地坑杀,赵姬终于明白嬴政变了,她崩溃般地怒骂着:“嬴政,你不是人!”而镜头倒回,本已决定放过孩童们的嬴政,为什么还是选择了下手?因为他说:“我也害怕。”
他很清楚,自己虽可调遣千军万马,但也不过是个一剑便能被刺死的人。那么多心怀仇恨的孩子,以后他们也会有孩子,他们中的哪个,兴许也会像他同赵国复仇一样,再去向秦国复仇,叫他如何不怕?
这部片子的可怕之处就在于,用人性去毁灭人性。
但同样,它也在用人性去救赎人性。
嬴政杀了母后和嫪毐,摔死了自己的兄弟,亲眼看着自己的生父吊死,为了这份大业,他的人性在一股股地从血液中抽离。
而在杀死铸剑师全家后,荆轲却执意不再杀人。最后死在他手中的盲女说:“杀了我吧,你不杀我,我就要一辈子跪下来乞食,日子无尊严。”
“尊严”,生命中最高贵,最不容侵犯的字眼,但于时代动荡中,它又渺小得不值一提,就如同人性。嬴政曾经也发愿,要让天下人过安生的日子,他自己也遭受过离乱,所以这并非虚言,但很快他发现烽烟铁蹄之下,这是行不通的。吕不韦死前的话无异于告诉他,人性与王权只能留下一个。
本片最后的刺秦其实很短,就像是一种重重准备的仪式,每个人都知晓它的结局,于是结局不再重要。
“荆轲刺秦王”,荆轲和秦王,本该是敌对的,水火不容你死我活的,可最后一幕刺杀失败的荆轲被兵刃贯穿的那一刻,秦王是什么表情?他哭了。
他惊慌失措,他痛苦,他无助地哀嚎着希冀荆轲不要死,而这些滂湃而脆弱的感情,属于所有人,却唯独王者所不该具有。
正如另一部以秦国背景的影视剧《大秦帝国》中,秦宣太后对儿子所说的:“为王者,不可以有被人牵制的软肋。”王身上所承担的责任,就注定他必须与人性这条路偏离得越来越远,直到彻底变成国家机器的中枢,变成冷血无情的独裁者。
秦王不是在哭荆轲,他是在悲哀自己的最后一点人性,也被这一剑斩杀了;而面对满地匍匐的奴才,最后一个敢直面他,与王权正面对抗的勇士,他已经死了。
《英雄》讲的也是荆轲刺秦,张艺谋的英雄最后彻悟了,个人该当为时代让步,而《刺秦》不能认同。

荆轲刺秦王(1998)

又名:始皇帝暗杀 / 刺秦 / The Emperor And The Assassin

上映日期:1999-08-06(中国大陆)片长:162分钟

主演:巩俐 张丰毅 李雪健 王志文 孙周 陈凯歌 潘长江 赵本山  

导演:陈凯歌 编剧:陈凯歌 Kaige Chen/王培公 Peigong Wang

荆轲刺秦王的影评

子衿
子衿 • 刺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