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补了老片《英雄》,终于欣赏了这部在各种教科书尤其是色彩章节被无数次提及的电影,果然是标准的老生常谈的张艺谋式色彩,对比度过高的画面和造型感极强的形象,无怪乎人们称他是“暴发户”式审美,就《英雄》而言,这种表现的欲望简直是毫无保留。那么影片内容如何呢?不少为这部电影翻案的影迷称它在思想上要超过诸多之后的商业电影,但张艺谋在台词上的糟糕把控和思想内涵的浅薄在这部电影中还是太明显。毕竟张曼玉和梁朝伟,这两人是在王家卫电影里不说话就能秒杀全场的主,在《英雄》中一张口还是露馅了,生硬的白话台词不仅对不起二人的演技,也对不起这满目繁华。

那么来看这部早于《英雄》的同题材电影《荆轲刺秦王》,贯穿了陈凯歌一贯的文学戏剧审美癖好,这部电影显得那么与众不同同时又带有独特的意韵。不同于张艺谋的油画式色彩填充,《荆轲刺秦王》的颜色偏较文雅的暗黄,当然这两种审美并无高低,毕竟色彩仅仅是电影制作者的个人风格的一种选择。这种暗黄色布景很恰当的符合了题材以及悲剧风格,当身穿长衫的古人们穿梭于这昏黄的建筑之中时,掀起了一阵“历史”的尘土。人物的台词和表演是完全戏剧式的,嬴政大段大段的念白以及疯癫的走位,让这个历史符号显得怪异夸张,但李雪健奇异的把控能力让这个人物有戏感,更不用说王志文所塑造的“小指头”式的佞臣形象有多成功,两张“皮”的切换自如让人对这个角色几乎快要肃然起敬了。因此可以说张艺谋的电影可能会“浪费”好演员,但陈凯歌的电影却必须要依靠好演员。在见识过一群老戏骨将疯癫怪诞的形象表演的如此出神入化后,我几乎快要相信《无极》中谢霆锋那个几乎搞笑的角色可能也会是一个出色的形象。

再来说主题内涵,《英雄》的主旨最终落脚到了秦王统一天下并带来和平这一伟大理想上,但在《荆轲刺秦王》中,这一理想仅仅是一个开始。嬴政的统一理想始终贯穿全片并在开始获得了赵女的感动和支持,但统一总是建立在一种对差异性的否定上,没有人愿意毫不抵抗的屈服。《英雄》理解了秦王,却没有理解那些有自己信仰的个体。赵国在秦军进军前将孩子们杀死,这种看似不可理喻的牺牲其背后是对自己国家民族的一种忠诚。而嬴政在权力的追逐中最终也被权力反噬,曾经的善良和理想最终在权力和残暴中一一瓦解,这是古来多少君王经历的诅咒,嬴政始终没有忘记统一大业,却忘记自己的初衷。《英雄》对于秦王的过于理想化也让这个人物多少带了点不真实,一个通过暴虐夺权的君王如何能像上帝那般绝对公正美好,《荆轲刺秦王》中的秦王或许才是真正的秦王,因为他展现了一种人性的必然发展。

荆轲刺秦王(1998)

又名:始皇帝暗杀 / 刺秦 / The Emperor And The Assassin

上映日期:1999-08-06(中国大陆)片长:162分钟

主演:巩俐 张丰毅 李雪健 王志文 孙周 陈凯歌 潘长江 赵本山  

导演:陈凯歌 编剧:陈凯歌 Kaige Chen/王培公 Peigong Wang

荆轲刺秦王的影评

子衿
子衿 • 刺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