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第一遍时

请不要试图用一般的思维去分析片子的逻辑与画面的隐喻。

那是注定要落空的。

当然,对塔可夫斯基所有影像和文字作品,外加人生经历早已烂熟于心的人除外。

如果你的童年也有小木屋,大片的青草,一个出走的父亲,和一个神情冷漠的美丽母亲。

那么,恭喜你。

你可以在这个片子中尽情的享受情感共鸣带来的快感。

画面上,不单纯是童年生活的重现,还是塔可夫斯基的记忆,是记忆的全部方式。从内容到形式的。你看到那些断裂的,似乎毫无逻辑的叙述,都是回忆的形式。

比如你整理旧物时,偶然看到初中时的课本,
你打开来一页一页的翻着。
定会有无数的记忆,重新被想起。
这记忆中 甚至会有很多与课本关系不大的。
“我怎么会想起这些事情呢?”你也许会在回过神来时。傻傻的笑笑如是问自己。

这就是《镜子》
像我们支系庞大的记忆一样繁复。

如果你像我一样没有小木屋 没有青草地
那么也许你可以放弃对电影的无止境的探究
何苦这样为难自己呢?

影片最初的构思完全是献给母亲的。
“一想到母亲将会去世,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我将抗争,我将证明,母亲是不朽的。”——塔可夫斯基

我想你只需要知道 这是一部有关于封藏已久记忆的电影。
这记忆可能包括,童年,母亲,父亲,战争等等等等。

《镜子》给了我们一次走进塔可夫斯基记忆的机会。
我愿意相信画面上的,都是他对于内心无比忠诚的表达。

《镜子》是独语的,高度自我意识的。


再过三十年,也许不用那么久

放《小武》给外国孩子看,或者再退一步,放给中国孩子看。

他们会叽叽喳喳的说:这人怎么这么2啊。晃来晃去的干嘛呢?

我猜想,连 “2”都会一起被扔在时间的炮灰里。埋的深深的。深深的。

他们会说什么呢?3 4 5 6 7 8 9?


一位观众看完电影后写信给塔可夫斯基:“谢谢你的电影《镜子》,我的童年就是那样……但是你是怎么知道的?就是那样的风,那样的雷雨……”


《小武》和《镜子》似乎根本没有可比性。可在某些层面上,它们都是属于一代人的记忆。


最后

不得不说 我真的看不懂《镜子》

但我并不以此为耻

那记忆是你的

与我何干

镜子Зеркало(1975)

又名:写真 / Zerkalo / The Mirror

上映日期:1975-03-07(苏联)片长:108分钟

主演:玛格丽特·捷列霍娃 因诺肯季·斯莫克图诺夫斯基 奥列格·扬科 

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编剧:亚历山大·米沙林 Aleksandr Misharin/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镜子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