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时间尊严而独立地流过屏幕

我们的生活、记忆和梦境,散乱、零碎而模糊,没有骨架也没有计划。
这些琐碎而没有秩序的生活印象,构成生命的常态。
老塔说;“一部成功的电影,它里面风景的质感必须要能够让人充满回忆和诗意联想。”镜子可以唤醒真实的生命体验。
老塔把这种记忆的状态拍成电影,形成了一种电影语言。复制真实人生的感觉,精确描述事件的同时,忠实传达感情。“人类的生活中有某些层面只能用诗才能忠实表达,我所考虑的是梦、回忆和幻想所涉及的虚幻主义以及非比寻常的效果。”

在镜子面前失语,镜子仿佛一个魂器,唤醒了每个人的童年记忆。我质疑的,想要表达的,塔科夫斯基已在《雕刻时光》给了答案,似乎我的解读已经无足轻重。有一篇影评结尾处有一句话:白马奔入墨池。这恐怕形容灵感喷薄而出最好的状态。说到天马行空,到我这里没有天也没有马,只剩下了空。

如果写一篇影评只是客观分析,那就太亵渎老塔的深刻用意。为了使这篇影评打上个人的烙印,展现人类共有的经验和感受,我需要在每个细节都精心设计,力求与众不同。我每敲下的字,都应像艺术品一样雕琢,就像对待时光的态度。我写下的每个句子,都应该像巴赫的曲子,达芬奇的画,安德烈卢布廖夫的圣三位一体,普希金的信一样不朽。我的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中,整整调了几十遍才有了现在的样子。在这里摘取大师的吉光片羽,感受老塔电影浓烈的人文关怀,及对人类精神世界深切的关注。

我们凝视电视屏幕,出现了一个口吃的年轻男子,男子通过心理医生的治疗终于开口说话。这里有两个寓意,一个是说长期萦绕在他心中的画面终于能够表达出来,另一个是说拍摄这部电影也是心理治愈的过程,他压抑在心中的负 罪感释然。当然放在影片开头,应该是第一种意思,但是看完之后感觉老塔跟亲人之间的矛盾应该会得到缓和,他们之间的交流沟通应该会得到改善,这时觉得第二种解释也合理。

影片的不凡从一根断了的篱笆说起,乡村秃顶医生其貌不扬,却充满哲思:“看那些树根、灌木,你有没有想过,也许植物也有感觉,有意识,甚至理解力。看这些树,他们哪也不去,不像我们整天奔走操劳、满口陈词滥调。因为我们不相信,自己内在的本性,我们总是狐疑满腹,行色匆匆,没有时间静下来思考。”

马鲁夏问他看过契科夫的《第六病房》没有,他意味深长的说那完全是虚构的。这段为之后埋下了伏笔,第六病房里禁锢着思想的囚徒,有一个清醒的病人和与世无争的医生产生共鸣,最终导致医生也被关押进病房。最后主人在病房里的场景,隐喻精神世界在专制统治下的禁锢和沦落。呼应着苏联文人的信条:别想,想了别说,说了别写,写了别怕。口吃的男孩儿被心理治疗师治愈讲出了真话,这部电影即将被苏联政府禁映也是预料之中。

我与母亲打电话的时候,背景出现了安德烈卢布廖夫的《圣三位一体》。独特的风格突破了传统俄罗斯拜占庭圣像画僵硬的表达、形式和色彩,他在画中注入了一种灵性的温柔。鲁勃廖夫认为,圣像画不应是凌驾于人们意识之上的高不可及的作品,而足要尽可能贴近欣赏者,使他们产生一种被纳入其中的幸福感。这幅画是塔科夫斯基的信仰表达,他信仰的是人类灵魂和精神的神圣,而非僵化的教会教条。

西班牙斗牛,达芬奇画作,文艺复兴时代,夹杂在政治和历史中人类创造力和灵性的火花。达芬奇画作《吉内薇拉·班琪》,又名《持杜松的年轻女郎》的特写,在那场父亲从战场归来和孩子会面的戏中用过。带着杜松桂冠的班琪,独立隐忍而坚强,就像为家庭琐事操劳一生的母亲。老塔也说使用这幅画,一方面是想在日常流逝的瞬间寻找永恒,另一方面,是将画中人物与女主角作比较:在她身上,在女演员捷列霍娃身上,都有这种欲拒还迎的特点。

红军强渡锡瓦什海,轰炸柏林,原子弹爆炸、毛泽东个人崇拜。这些真实发生的历史场景,是属于一个时代集体记忆,而非导演个人。“这个片段必须成为这部从私人抒情回忆开始的电影的核心与实质、神经中枢与心脏。个人的、沉重的、痛苦的记忆。”战争是记忆中难以磨灭的伤痛,导致父亲的离去,母亲的苦难。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交叉存在记忆中,并非惊世骇俗,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老塔对艺术的追求,强烈的自我表达的欲望,使他的电影充满了个人电影语言。影片中旁征博引的文学、诗歌、绘画、音乐、纪录片均为富有启发性的伟大创作。老塔的品位和挑剔体现在影片的方方面面,包括场景构建、人物塑造、镜头剪辑、叙事结构、影像色彩,于是便有了塔氏构图、塔氏色彩、塔氏音乐、塔氏画外音、塔氏剪辑、塔氏镜头、塔氏叙事、塔氏剧本、塔氏演员……对于导演可以操纵的每一个细节,他都精雕细琢,匠心独运。

老塔最推崇的是自然。像日本的俳句,中国的禅意。不露声色,不留痕迹的自然。他想要一种田园诗意生活,就像童年最初的样子。他试图用一种最简单平实的电影语言,去表述内心深处最真切的感情,然而这种感情中蕴含着独特的思想。他的影像风格独立,关注的不是故事结构,而是人内心的精神状态,无疑创造了一种新的影像语言。

这种电影语言是印象派,用经验、感觉、状态来表达。诗意逻辑,而非简单的诗意。就像文学的表达形式多样性,有戏剧、小说、诗歌、散文,也有八百字作文,八股文和论文。
我们创作的时候,可以思考以另一种方式表达。

若把《镜子》比喻成衣服,时间比喻成丝线,一定是采摘棉花、纺线、编织成布料,然后手工草木染色、剪裁、缝制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一定要纯棉麻毛或者桑蚕丝,纽扣也是细细打磨雕刻上喜欢的纹样。这样的衣服是属于个人的,携带者独有的记忆。又是每个人穿上都合适的,因为有着人类共同的精神体魄。

老塔说:“当代人最令人悲哀的事情,莫过于人类对于一切美的感受力已经被摧毁殆尽。以消费者为诉求对象的现代大众文化和加工文明,正摧毁着我们的灵魂,使得人类不再探索其存在的决定性问题,不再意识到自己为性灵的实体。但是艺术家却无法自绝于真理的呼唤,它独自界定并组织了他的创作意志,使他能够将信仰传达给他人。一个没有信仰的艺术家,和生下来就瞎了双眼的画家没有两样。”

费里尼有一本著作叫《梦书》,可与荣格的《红书》媲美,里面是作者平日梦境的记录。作为电影“圣三位一体”,费里尼、伯格曼和塔可夫斯基的影像里,充斥的宗教、死亡、梦境、幻觉,以及人性的欲求和焦虑。如费里尼的自传式电影《八部半》,伯格曼的意识流电影《野草莓》与《第七封印》。老塔也说,《镜子》比较像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意义是愿望的实现。梦思维中的童年记忆、尤其是创伤情境会经过浓缩或一致化的处理,连贯地呈现在梦境中的故事场景里。梦、白日梦和幻觉都是潜意识和意识共同构建的愿望的满足,现实匮乏的想象力满足。

这段童年梦境,是弗洛伊德式的梦。童年的创伤,让主人公想回去最初生命开始的地方。那时候家庭还未破碎,有松树和木屋,有儿时的欢乐。这是他一直想回去的地方,那个地方像一座无忧无虑温暖的小型避难所。他不用在乎这无穷无尽的烦恼,一切尚有可能,一切还未开始,他们可以重新去建立与亲人和世界的关系。

拉康看来,即使当一个男性已然长大成人,获得了某种社会主体身份的确认之后,女性的形象仍是引发焦虑的形象,因为她便是血淋淋的伤口、活生生的阉割威胁的象征。于是,男性主体身份的进一步确认与象征权力的获得,始终包含着成功驱逐女性所引发的象征焦虑与创伤记忆的过程。

主人在影片一直对女性有恐惧感,他无法处理好与女性的关系,充满紧张焦虑。主人和母亲和妻子无法正常沟通,交流受到阻碍。可能是成长经历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导致他一直认为女性容易受到伤害。他对女性的创伤记忆导致一直对母亲怀有愧疚之感,也痛恨当初的自以为是,然而他无能为力,他没有办法修复弥补之间的关系。母亲在印刷厂的焦躁不安,反映了主人对母亲的印象和感觉。而丽萨对母亲的指责,是主人对母亲恐惧感和愧疚感的化解,因为错不只是主人,也因为母亲自身的原因导致婚姻破裂,导致儿子的痛苦。母亲最后洗澡后笑了,通过对女性躯体的窥视,从而瓦解了紧张情绪,象征焦虑和创伤记忆得到缓解。

拉康的镜像阶段,婴幼儿开始获得语言,进入象征秩序。当凝视令我们逃离象征秩序进入想象情境,那便是幻想所在。凝视本身所印证的只能是欲望对象的缺席与匮乏。麦玆在《想象的能指》中建立第二电影符号学,主要解析电影/梦,银幕/镜。银幕的心理认同机制,通过凝视成功地避开象征秩序,进入想象王国。

影片通过银幕对母亲的凝视,产生幻想,使得导演逃离象征秩序进入想象情境。关于母亲的超现实梦境,一次是父亲给母亲洗头后,墙皮混合雨水从房顶剥落;一次是父亲安抚母亲的手,母亲悬浮在床上,母亲说:“遗憾只有在痛苦中才能见到你。”主人的回忆中很多时候都在讲母亲,这些幻想为了表现对母亲的愧疚,亲情的缺席和匮乏。记忆、梦境、幻想,都源自于潜意识中母亲的痛苦。

母亲凌乱的头发,忧伤的表情,仿佛受尽了生活的折磨,憔悴而痛苦。他的成长,是母亲的灾难史。丈夫离去,战争爆发,母亲变卖首饰去给他换牛奶。想到开头乡村医生问母亲怎么没戴着戒指,母亲看了看吊床里的孩子。所以他的童年对牛奶的眷恋才那么深刻,那些甜美的梦境无疑都是大玻璃瓶里的牛奶。然而牛奶又是母亲的噩梦,食物匮乏带来的煎熬和屈辱。

镜子中的影像画面构成了影片的主题对象:童年、母亲、妻子。年幼的我和弟弟在看一场大火。母亲由年轻到衰老的脸。妻子漂亮到模糊的脸。年少情窦初开时我和玛莎的脸。年幼的我捧着一罐牛奶。除了童年的美好记忆,更多讲述交流的困境,关系的疏远,对母亲、妻子和儿子的愧疚。因为我的自以为是,从不认错,给家人带来的痛苦,无法谅解的悔恨。老塔说这部电影要说的是我和最亲近的人之间的感情和关系,重建我深爱并熟悉的人们的生活。他感觉自己不够爱他们,对他们充满愧疚。

前两天,新闻上说《雕刻时光》俄语直译版开新书发布会了,请来了戴锦华老师,译者张晓东,咖啡店主庄崧冽。2016年北京电影节老塔电影票一票难求,即将到来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也将全部放映他的作品。新书买了看,翻译的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好。咖啡馆名字起得好还是很重要,这发布会得给咖啡馆带来多大的曝光量,相当于跨界合作一个超级大的品牌公关活动。不过说到底还得感谢五道口雕刻时光咖啡馆,大概是因为那段时光记忆深刻,于是萌生看这本书的想法,顺便把老塔的片子看了。

如果一个影片收到的只有赞美而没有批判,那一定是可疑的。老塔是天才艺术家式的导演,他的作品别具一格,然而也晦涩难懂。戴锦华教授说,好意思说看不懂,多看几遍就懂了。大师没有故作高深,只是把自己的故事说给懂的人听,《镜子》是拍给懂老塔的观众看的。然而这不懂也是真实反映,我们为了看懂,必须目不转睛,强忍困意。像个侦探一样,搜集每个线索,然后摊开分析。镜子是值得看起码三遍的电影,第一遍认识,第二遍浅析,第三遍思考,然后才能懂。有些片子也不是需要懂的,而是去感受的。就像博物馆的文物、美术馆的画、艺术展的装置,我们一定而且有必要全部了解创作背后的意义和内涵吗?大多时候还是感受到一种气氛,产生联想和想象,获得精神的震撼力。就像“潜移默化”和“熏陶”,这是难以诉说的感受。

人们去电影院通常是因为时间:为了失去或错过的时光,为了不曾拥有的时光。

最终塔科夫斯基对时间的尊重,恰如对每一个观众生命的尊重。

每一个人,和每段时光都不可复制。

镜子Зеркало(1975)

又名:写真 / Zerkalo / The Mirror

上映日期:1975-03-07(苏联)片长:108分钟

主演:玛格丽特·捷列霍娃 因诺肯季·斯莫克图诺夫斯基 奥列格·扬科 

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编剧:亚历山大·米沙林 Aleksandr Misharin/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镜子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