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尾会这么拍:
主角亲子团聚,泪如雨下,社会福利中心领导锒铛入狱,寄养家庭里的孩子陆续回到父母怀抱,社会部领导在电视面前讲话,重申以后我们要给孩子们更好的成长环境。黑屏,一行字幕打出,20XX年,韩国国民议会通过第XX号法案,宣布将重新严肃审视对社会福利中心的管理,加强对原生家庭和寄养家庭的资助辅导,一方面保证真正需要帮助的儿童在寄养家庭得到照顾,另一方面努力让有条件的原生家庭抚育自己的儿女。全片终。
然后此片资源流入国内,国内各大公众号纷纷以“惊!不亚于《熔炉》的社会现实批判力作”“8.8分!又一部改变现实的韩国电影”等耸人听闻的标题刊发营销文,豆瓣知乎微博等社交媒体热烈讨论后迅速转进至对国内现实的联想与批判。
但是实际的情况呢?我恰恰觉得这个不落俗套的开放式结尾让影片整体高度提了一大截儿。这部影片大部分时间里的整体基调是那种典型的国际电影节上的第三世界国家电影:有着批判现实主义的底色,用公路电影的方式表现一个在主流视野里没有太多存在感,但同时又的确存在相当多社会问题的国家。官僚主义,徇私谋利,非法移民,底层失业,媒体良知,这些熟悉的题材的确都出现在了这部影片里,但当结尾落脚在对贫穷这个问题的思考上,你会发现那些社会批判的东西可能都不是导演最想说的。
我对结尾的两种解读:一种可以解读为导演对底层民众愚昧无知状态的讽刺,尽管在他们中有Nicola这样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敢于直面权力的勇者,但这样的人实在是寥寥无几,更多时候他们不仅仅是沉默的大多数,甚至成为了吃人血馒头的帮凶。
另一种可以解读为导演把影片最后的落脚点放在了表现一个道德上的困境/难题。影片中福利中心的负责人Vasilyev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贫穷也是一种无形的暴力。如果影片的结尾是俗套的皆大欢喜,亲子团聚,在片刻的欢愉过后,谁又会思考这个问题:留在原生家庭的两个孩子今后真的会幸福吗?他们的母亲精神崩溃,严重烧伤,父亲没有一技之长,只能靠给人打短工赚钱,他们的居住环境恶劣艰苦,在这样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看似是拥有了家庭与亲情的浸润,但谁又能保证他们不会成为影片中骑着摩托车在街上飞驰的浪荡儿?不会成为便利店里被人肆意讥笑愚弄的小店员?不会成为另一个拿走邻居物什的帮凶呢?Vasilyev的做法看似是自私的,但谁又能说他没有为这些原生家庭不幸的孩子提供了另一条出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