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登堂入室》看法国人视野中的中国形象
文/空语因明
《登堂入室》不是讲述法国里的中国人的故事,不过这个影片提到最多的外国就是中国。这个影片从意识形态,到经济活动,再到文化生活,勾勒出了一副相当立体的中国形象。这不仅是提到中国,而且中国形象也参与到了这个影片的主要内容中,甚至影响着这个影片的主旨。当我们说“法国人视野中的中国形象”,这当然不是说将所有法国人的意见都汇集起来,而是仅依据某个媒介来看。这里就是试着按照这个电影的表象去呈现这幅多层面的法国人视野中的中国形象,参合着主观感觉。
【中国形象之意识形态】
1】据说,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中国政体是世界上最好的政体”。伏尔泰所说的中国政体当然是封建的中国政体。作为理性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我非常赞同这句话。伏尔泰似乎还认为,中国人写的历史书,才是真正严格的历史,而欧洲人写的历史书则有太多奇迹了。伏尔泰死后也就一百多年,遥远的封建天朝知识分子却在批评中国人自己的政体和史书,迫切想要向欧洲人学习“民主政体”和“科学的历史学”。这样看,伏尔泰并不是由于非常了解中国所以才夸耀中国,他只是在以遥远而陌生的中国为论据用以批评当时的欧洲封建政体。即便有如此的主观意图影响着观点,我们仍然可以认为“封建中国政体”曾经是历史上“最好的政体”,它契合着“追求社会稳定”的社会理想!
2】在《登堂入室》里,我们可以从那个艺术品商店里直观地看到关于中国意识形态的形象。希特勒,斯大林,毛椅子男,这三个形象被陈列在一起,其意思是比较明显的。在这里的法国人视野里,这三个人应该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法西斯主义领袖或独裁者。这样的中国形象所意味的意识形态就是独裁或法西斯主义。——这是西方社会典型的诽谤,尤其是法国这样自以为非常开明的国家更喜欢这样进行诽谤。
3】在《登堂入室》里,将意识形态的中国形象表达为法西斯主义的是某些法国“艺术家”,而这据说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中国形象。这样的表达不再由那些虚伪的客套话构成,不论是否局限,至少比较诚实。法国也有共产主义者,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前,他们不至于那么厌恶意识形态的中国,他们甚至将当时的中国看成理想社会。或许,这也正像伏尔泰所作的那样,只是由此批评法国自身的政体。无论如何,六十年代后半期到七十年代发生的那场可怕的集体性疯狂改变了法国共产主义者对意识形态的中国的看法。据说现在法国的某些共产主义者宣称,“中国是最坏的斯大林政权”。
4】中国的意识形态不仅被贴上了“共产*专制国家”的标签,有些法国政客还为了达到其政治目的而批评中国和独裁国家站在一起,比如指责中国政府“站在进行种族屠杀的苏丹政府一方”。几天前,我还在伟大新闻上看到,中国的技术专家在苏丹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褒奖。这位法国政客说的应该是事实,不过他应该把“种族屠杀”的字眼去掉,因为这样的字眼可能带有偏见。说不定,苏丹政府只是在进行一场宏大的维持社会稳定的健康行动。“维持社会稳定”是社会正义的目标,不应该受到指责。要知道,中国的外交原则是“不干预别国内政”,中国会和任何一个合法的政府站在一起,这些狭隘的法国政客显然无视或无法理解中国这种宽广的胸怀。
5】按照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看法,政体或意识形态只是上层建筑,经济才是基础。只是批评意识形态的中国政体,无疑类似攻击空中楼阁。据说,现在的法国共产主义团体之所以批评中国政体,就是由于中国发展了的经济威胁到了法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至于能够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获益的法国资本家则在为现今的中国政体辩护,他们非常喜欢“以稳定为最高目标”的中国社会。马克思老人家关于经济的论断实乃真知灼见啊。对于法国资本家来说,只要中国经济能够给他们带来利益,他们才懒得去理会中国政体有其他什么缺陷呢!他们才懒得理会有多少中国工人被剥削,有多少中国工人在工作压力下跳楼自杀,他们才懒得理会有多少中国农民工被压迫,中国有多少不负责任的安全事故…总之,他们懒得理会发生在中国的小毛病。法国资本家反而非常乐于夸奖中国形象,尤其面对着那个喜欢被夸奖的一方。事实上,无论是法国资本家还是法国工人阶级,他们又能干净到哪里去呢?他们无非也是通过对他国的侵略与剥削而建立起自己的财富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是资本剥削劳动的过程。这正像马克思曾经说的那样。现今的中国只是和他们走在了同一条道路而已。

【中国形象之经济活动】
6】在伏尔泰之后,随着法兰西对封建天朝的殖民或侵略,法兰西资本家愈发接近中国,封建政体管理下的天朝被看作非常不错的市场和资源。后来,伟大的中国改革了过去的共产主义偏见,迈上了类似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事实表明,在这方面做的相当有成就。它不再只是市场和资源,它自己已经成为资本的主体,影响到了法国,这时候,法国甚至成为前者的市场和资源。
7】在《登堂入室》里,克劳德的同学的爸爸在和中国人从事经济活动,我们可以从他的观点中看到中国的经济活动对法国人的影响。他概括出了法国人视野中的中国形象:“我们对中国心怀惧意,但中国也是我们最大的机遇”。对中国心怀惧意,这意味着那些法国人担心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可能冲击法国,损害到法国的经济利益;中国也是这些法国人的机遇,意味着,只要这些法国商人能够顺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那也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既令人心存畏惧,又让人心怀希望,这是一种矛盾的对待中国的态度。畏惧会让这些法国人产生对抗的观念,做出对抗的事情来;希望则会让这些法国人产生好感,做出合作的事情来。这些法国人并不需要在畏惧和希望之间做出选择,因为这种混合的矛盾态度与现实的立场有关。
8】根据克劳德的描写,我们可以从《登堂入室》看到中国的经济活动对这个法国经济职员的生活的影响。这个法国人不仅喜欢谈论中国人,而且在某些方面还受到了某些中国偏见的影响,比如他说,“那些中国人说,韩国人最阴险狡诈”。中国的经济活动影响到了法国人谈买卖的方式。他们学会了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谈买卖,那就是“应酬”或者“和客户一起喝酒”。若不如此,他们就无法正常地和中国人谈买卖。可笑的是,当买卖没有谈拢,这些法国人会为请中国客户吃饭花了300欧元而生气。据某报道说,一位英国大学生觉得在中国实习几个星期获得的经验比在伦敦一年还要多,而他举出的例子就是:在中国,和客户一起喝酒很重要,而在欧洲就不算问题。外国经济人从中国学到的应该不只如此,他们已经或很快就会学会另一项伟大的中国特色经济活动:商业贿赂。
9】从《登堂入室》可以看出,中国在经济活动中的一项巨大的优势:廉价劳动力。这个法国人说,那些中国人以前繁衍得像兔子一样。正所谓“人多力量大”,在整体力量庞大的同时,是个体力量的卑微。而现在,中国商人来和法国人做生意,他们可以很自豪地摆出模仿能力和廉价劳动力方面的优势,这项优势可以由“中国制造”来概括。在该影片中,一位中国商人为这些法国人带来一项投资机遇,他们想推出一种玩偶,由法国人设计再由中国人制造,这个玩偶成本3欧元,拿到法国可以卖30欧元。中国制造所需要的低成本和中国丰富的廉价劳动力是分不开的。通过和中国制造合作,这些法国商人可以降低运营成本,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是在中国商人压榨中国劳动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如同一种绝世武功,它和曾经欧洲资本的累积过程是类似的,而现在的欧洲已经很难再炼成了。
10】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经济之所以那么富贵,是由于中国的劳动力非常低贱。据说,有法国人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强化了其政权的专制性”,“中国是在用发展生存权来牺牲人权”。这些话说的很有意思,不过,我们不必特别在意这种对意识形态的空中楼阁的批评。据说,“中国制造”的玩具已经占有了法国玩具市场的五成以上,有时候甚至可以达到六成或八成之多。这样的骄傲成绩,就像万里长城一样,足以让中国人为之自豪。通过踩踏低贱而迈向高贵,这是历史上一而再发生的事情,而它之所以那样,或许是由于它就是历史规律吧!
【中国形象之文化艺术】
11】中国的意识形态曾经是最好的,在从汉至清的历史上,任何一个外族入侵中土,即便在武力上取胜,他们的结局也都是被中华意识形态同化。中华文化契合着最好的封建政体。而后来,欧洲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欧洲文化统治了人类的时空和观念。任何其他文化与之相较,也只能通过融合进欧洲文化来保持自己。中国的文化艺术也是如此,它不得不融入到欧洲文化中来保持自己的特色。一些中华的知识分子还保持着非常原始的自尊心,以为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们不惜为此“发明中国传统”,虽然这样的文化艺术已经在欧洲文化艺术的框架里了。
12】在《登堂入室》里,展出了一位了不起的中国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名为“上海的天空”。这是一组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作品,之所以如此说,是由于它运用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颜料。这样一组所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作品,让人忍俊不禁,它简单而又无聊,就像是水墨的随机晕染。它似乎非常适合让那些试图装作懂艺术的人欣赏,就像该影片中的那对双胞胎姐妹,还有那位对艺术并不热心的中产阶级妇女。虽然这组所谓的绘画用的是中国水墨,但它之所以能被作为艺术品展出,则是由于它被纳入了欧洲文化艺术的框架。它没有表现什么中国传统艺术的内容,它表现的就是空洞与无聊。它应该明显受到了二十世纪欧洲文化艺术风格创新的影响,但它并不具备欧洲文化艺术的根基。它是一种不伦不类的混合物。它确实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只不过产生的是一些转瞬即逝的声响。
13】《登堂入室》里的法语文学老师吉尔曼还批评了一本中国艺术家的“艺术品目录”。他批评道,那本中国的艺术品目录是最糟糕的阅读,遍布词汇的无用堆积,里面的介绍都是垃圾,甚至变态。他所批评的其实是所谓的中国现代艺术的语言,那种所谓的中国现代艺术其实是在模仿欧洲文化艺术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可以为此提供例子的,还有中国的现代诗。中国的现代诗几乎和中国的古代诗词截然不同,比较来看,中国似乎在古代从未有过诗,幸亏欧洲文明在近代的照应,中国才幡然醒悟,才有了诗。中国现代诗模仿欧洲文化中的现代诗,其中不乏词汇的无用堆积,还有无聊庸俗的装腔作势。中国的现代诗只是模仿欧洲现代诗的表象,但前者并不具备后者的根基。这样的状况,它一方面表明着曾经的中国艺术语言的衰弱,另一方面则试图融入到欧洲艺术语言的框架中,并且还要以此保留自己的名义。总之,它是一种自我丧失的学步行为。
14】 不过……中国不至于一直被欧洲文化的标准牵动着,中国文化也会自己参照欧洲文明的标准去设立奖项。这或许表明,中国文化已经试图对欧洲文化进行反客为主了。但在后殖民主义的文化里,意识形态的表象并非如其所示。

登堂入室Dans la maison(2012)

又名:偷恋隔篱妈(港) / 在屋内 / 一家之主 / 一屋之主 / In The House

上映日期:2012-10-10(法国)片长:105分钟

主演:法布莱斯·鲁奇尼 恩斯特·吴默埃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导演:弗朗索瓦·欧容 编剧:胡安·梅约加 Juan Mayorga/弗朗索瓦·欧容 François Ozon

登堂入室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