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电影时间顺序出现的文学家及作品:
1, 拉·封丹:形式和内容结合的完美典范。
让·德·拉·封丹(Jean de la Fontaine)(1621—1695)是法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著名的寓言诗人。他的作品经后人整理为《拉·封丹寓言》,与古希腊著名寓言诗人伊索的《伊索寓言》及俄国著名作家克雷洛夫所著的《克雷洛夫寓言》并称为世界三大寓言。
法国文学大家数不胜数,导演开篇偏偏选了这位伟大的寓言诗人,由此告诉我们即将开始的故事也如寓言诗一般,不能只看表面,也要去领会真实的一面。
2, 三本很厚的白色书,看起来像文学入门书。
老师看了两篇文章后开始推荐书给男主。没说是什么名字,但是作为曾经有作家梦想的老师,第一次给一个有极大文学创作潜力的孩子推荐书,自然会很慎重,但又不能确定孩子的写作风格,所以我们可以猜想,三本书是讲遣词造句修辞手法之类的基础书目。
之后男主的写作水平突飞猛进可以看出,他是认真读了这些大部头书目的。而这样的刻苦精神对他这个年龄的孩子也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所以可以猜出来男主绝非外表看起来的那样单纯无知。
很多观众觉得结局无法接受,怎么突然傻白甜男孩瞬间变成挑拨离间的恶魔了?看看男主的背景:从小被妈妈抛弃,独自照顾残疾的爸爸。这样的家庭背景足以锻炼出一个思想和心智都很成熟的男人了。没有爱且残破的家庭造就了男孩冷酷残破的心,同时又刺激着他对别人家庭的强烈好奇心和探索欲。如果仔细思索,结局是合情合理的。
3, 《麦田里的守望者》,枪杀约翰·列侬的疯子看的书。
《麦田里的守望者》原作名《The Catcher in the Rye》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塞林格将故事的起止局限于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从离开学校到纽约游荡的三天时间内,探索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愤怒与焦虑是此书的两大主题,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广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本片也恰巧是一个青少年的内心独白支撑起来的故事,导演有点向《麦》致敬,帮《麦》在法国读者心中平反的意思。
老师告诉妻子,他希望男主能通过文学创作学着了解生活。可是妻子却说“文学没有教会人任何事。”妻子是带着极大的情绪说出这番话的,为什么她的情绪会这么大呢?
从妻子的背景可知,她是艺术馆的主管,但是最终艺术馆的生死权却掌握在不懂艺术的双胞胎姐妹手上。艺术馆的风格是类似于超现实主义且带有实验性的前卫艺术,妻子和丈夫的冲突还暗含着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冲突。一个女人,热爱的艺术被现实打压,又不被丈夫理解,而且还不能生育没有孩子。所以这是一个可能随时崩溃的女人,就差一个导火索,而男孩的文章就是这个导火索。
4,契诃夫,狄更斯,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老师第二次推荐书,看了男孩修改后的第二版,老师的妻子讽刺地说其实是男主辅导他写作,间接的表示了对男主写作天赋的认可。老师也通过这几篇文章感觉出了男主的写作风格发展趋势,推荐了三位现实主义大家的书,还特意强调了《包法利夫人》的书名。为什么要专门强调这本书?
《包法利夫人》讲述的是一个受过贵族化教育的农家女爱玛的故事。她瞧不起当乡镇医生的丈夫包法利,梦想着传奇式的爱情。可是她的两度偷情非但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却使她自己成为高利贷者盘剥的对象。最后她积债如山,走投无路,只好服毒自尽。福楼拜以貌似冷漠的态度,非常“客观”地揭示了酿成这一悲剧的前因后果,陈述了社会所不能推卸的责任。
这本书的简介简直就是影片概述,两度偷情恰好对应了男主和两位女性的偷情。电影结尾虽没有讲男孩继续他这样的行为的结果是什么,但是导演通过这本书暗示了男孩可能会和包法利夫人有着同样的结局。所以导演的目的和福楼拜的相同,两个家庭的悲剧不能单纯的怪男孩,社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5,荷马史诗《奥德赛》,尤利西斯克服重重困难。
尤利西斯归乡的历程充满艰险,整整用了10年时间,经历的事件有:
a, 先被海神波塞冬独眼儿子囚禁,然后刺瞎了他的眼睛。
b, 经过塞壬的地盘,他把自己绑在船柱上,堵住耳朵,躲开了塞壬可怕的诱惑之音。
c, 到了女巫岛屿,海员被变成动物后他机智的制服女巫。
d, 在吃人巨人拉厄斯特律戈涅斯损兵折将,到地下世界看了下自己的命运。带领剩余人到达太阳神的岛屿吃了祭品,然后只剩下他一人活着。
e, 被女神希波吕忒救起,然后拒绝了希波吕忒的爱意后执意回家。
f, 被海神波塞冬报复冲到了某个小国家后再次被救起,最后还是拒绝了公主的爱意后成功回家。
一句话:这男人信念非常坚定,而且很能经得起诱惑!
影片中,男主就是“尤利西斯”的化身,写作、女人、父爱都不能“诱惑”他,他的最终目的就是影片的最后一句话“吉尔曼先生已经失去了一切,他的妻子,他的工作,可他依然有我在他身边,准备好一起讲述一个全新故事。”
6,阿喀琉斯,古希腊神话。
阿喀琉斯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参加特洛伊战争的一个半神英雄,希腊联军第一勇士。海洋女神忒提斯(Thetis)和英雄珀琉斯(Peleus)之子。因出生后被母亲浸在冥河水中,除因为忒提斯(Thetis)怕其淹死而抓住未沾到冥河水的脚踵外,全身刀枪不入。在特洛伊战争中杀死特洛伊第一勇士赫克托耳,使希腊军转败为胜。
阿喀琉斯在特洛伊战争中面临两难选择,战斗还是留在爱人身边?男主的故事也面临两难选择,男孩该好好上课学习还是继续追求同学的母亲?老师也面临两难选择,顶着非议给男孩辅导还是为了名声放弃一个有天赋的学生?老师的妻子也是,该继续坚持不被理解的现代艺术还是为了生计改行做别的?从古希腊到现在,时代变了,可人的两难窘境从未变过。
7,《一千零一夜》,师生讨论如何吸引读者提到的典故。
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嫉妒,因王后行为不端,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晨即杀掉,以示报复。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用讲述故事方法吸引国王,每夜讲到最精彩处,天刚好亮了,使国王爱不忍杀,允她下一夜继续讲。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与她白首偕老。
此处导演又继续以书本暗示剧情,老师就像国王,已经对妻子没有了兴趣,男主正如宰相女儿,用讲故事的方式吸引老师,每次讲到最精彩的地方就“待续”,老师对男主也是“爱不忍杀”,帮他偷试卷,给他辅导……最终的结局可想而知,男主用他的故事和老师“在一起”了。
8,“牛头人迷宫”希腊神话的怪兽。
相传,以牡牛为形的众神之王宙斯,背负腓尼基一城邦推罗之王的女儿欧罗芭,游抵克里特岛。在这里,欧罗芭成了宙斯的妻子,并生下了米诺斯(此称可能就是克里特岛上诸王朝的称号)。后来米诺斯成了克诺索斯之王。一次,米诺斯王的一个儿子在征战雅典时被人杀害。米诺斯王暴怒了,他要狠狠地惩罚雅典人,最后,他逼迫雅典王埃古斯签订了一项骇人听闻的条约:每一年,雅典必须向米诺斯王进贡7对童男童女。这些人被送到克里特岛之后,即被当作食物让一个牛首人身的怪物——米诺陶洛斯逐个吃掉。据传说,米诺斯的王后帕西菲钟情于硕大的牡牛并生下了米诺陶洛斯。国王为了遮丑,便请了一位“心灵手巧的工匠”代达洛斯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双斧宫殿,然后把这个半人半牛的怪物藏在了深宫之中。雅典人非常惧怕米诺斯的强大,不得不年年进贡,凡有童男童女的雅典人惶惶不可终日,整个雅典王国(城邦)充满了压抑和恐怖。
老师的妻子在考虑是否给艺术馆起个吸引人的名字时,将她的艺术馆比作“牛头人迷宫”。妻子现在的心情就和雅典人民的心情相同,压抑和恐怖,双胞胎姐妹就是迷宫里的牛头人怪物,妻子要不断交出贡品巴结她们才能不被解雇。
9,卡夫卡,《中国长城建造时》。
导演在这样一顿普通的家庭晚餐上,特意提到了卡夫卡和他的书,是特意设置的两处讽刺效果:
一、“卡夫卡”在捷克语中是“寒鸦”的意思,在希伯来语中是“穴鸟”的意思。这个家庭里的丈夫就像“寒鸦”,在事业上频频被打击,没有出头之日。妻子就像“穴鸟”,守在家中空想房子该如何装修。整个家庭散发着凄凉的气息。
二、《中国长城建造时》是卡夫卡的一篇写“中国万里长城”的文学作品,介乎于小说和散文之间,有许多是作者的想象。他的作品具有寓言的色彩,又带着预言的意味,其世界观充满矛盾。从影片开始,丈夫对中国就充满着向往,想要和中国人做生意,吃饭也是中国风味,而他的想象又有几分真实呢?卡夫卡书中的内容有很多现在看来都是不符合实际的,丈夫的想象也可能是这样,影片最后他们举家搬迁去了中国真的就能发大财吗?怕是到了中国就能感受到“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10,《一颗简单的心》福楼拜短篇小说集。
《一颗简单的心》福楼拜晚年写的短篇小说集《三故事》其中一篇,也是作者最为杰出的短篇。它写一名女仆平凡而感人的一生。作者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塑造了一个朴实动人的劳动妇女形象,展现了她美好善良的心灵和勇敢机智的品质。
书名很讽刺,老师真的是一颗简单的心,可是学生的心却不简单,真心换来的却是假意。书的内容则警示我们,如果一颗简单的心少了机智勇敢,可能被利用欺骗;如果机智勇敢的人少了一颗简单的心,那他可能对他人造成更大的伤害。
11,《学生托乐思的迷惘》穆齐尔,成长小说。
这是一本含同性内容的小说。二十世纪初,崩溃前夜的奥匈帝国。某军事寄宿学校。托乐思,十六岁,出身奥匈帝国一个高官家庭,性格内向,喜欢沉思默想,青春期的性渴望以及得不到指引的求知欲使这个敏感多思的少年陷入了重重困惑。
拉斐尔和托乐思很相似,有着相似的迷惘,老师希望他通过这本书解开自己的迷惑。不过他看完书后似乎增加了几分勇气,对男主突如其来的一吻表明自己的心意。老师定想不到推荐书起到相反的效果。
12,“现代艺术的商品目录”,冯唐作品。
影片又出现了中国元素,冯唐。中国有很多冯唐,我觉得导演想说的是这个:小说语言清新,技巧圆熟,受到一批文学青年和知识分子的喜爱,也有不少人评价冯唐为当代文坛中的异类。
传统的文学老师自然无法理解“中国文坛的异类”,这也是他第一次表现出强烈的对现代艺术的反感:“这样的介绍就是狗屎,这样的艺术就是变态,这样介绍艺术的书就是狗是变态。”老师已经不再推荐书了,而是开始抱怨书了。老师情绪的变化暗示着夫妻矛盾已经达到了顶端,夫妻感情已经走到末路。男主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准备开始他真正的“结尾”计划了。
13,《橡树和芦苇》寓言诗,拉封·丹名作。
《橡树和芦苇》的成功之处在于将橡树和芦苇的两种性格、两种心理刻画得十分细腻。这首诗里,橡树体现骄傲的拥有力量者,他要保护他的邻居,给以庇护,抵挡风雨,他为芦苇“鸣冤喊屈”,认为大自然对芦苇不公平。然而这是表面的怜悯,廉价的宽宏。另一方面,芦苇虽是个弱者,但知道自己的力量所在,不为橡树的傲慢所辱没,他的凛然不可侵犯的气概和不甘示弱的心理,也描绘得惟妙惟肖。这首诗通过对橡树和芦苇的心理刻画,讽刺了傲慢者,赞扬了外柔内刚者。诗人还揭示了强与弱的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两者会互相转化这一深刻的生活哲理。
影片也像寓言诗一般,惟妙惟肖地揭示了强与弱的哲理。开始我们觉得男主很柔弱,拉斐尔很柔弱,老师和老师妻子以及拉斐尔父母很坚强。可是到了电影的最后,情况却反转过来,男主柔弱的外表下是照顾残疾父亲,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强的心。拉斐尔有勇于揭发老师,努力拯救家庭的坚强的心。而老师和拉斐尔父亲是家庭不和、壮志难酬的脆弱的心,老师妻子和拉斐尔母亲是被丈夫冷落、不自由的脆弱的心。强与弱不是一成不变的。
14,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老师的妻子在把书放回书架时随口的抱怨:“我讨厌俄国人,这本书我一共看了10页,最开始5页和最后5页。”这段话一是表现了妻子对传统文学确实不感兴趣,二是“开头5页和最后5页”象征着她和老师的爱情,只有开始的一点美好和结束的解脱快感让她兴奋,中间的无聊和枯燥毫无感觉,可以忽略。
《安娜·卡列尼娜》讲的是,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
和《包法利夫人》一样,又是一部爱情悲剧。此时的妻子,面对眼前的小鲜肉内心也充满了矛盾,爱情已走到末路,该如何选择?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妻子之后的行为,她冲破了矛盾做出了选择——与丈夫的学生偷一次清然后潇洒的走人。
15,《暴风雨中的婴儿》(老师20年前写的书)。
我们不知道老师的书的内容,不过从妻子口中得知这是一个“俗套的爱情故事”。“俗套”换个好听的说法是“大团圆”,也就是说这本书就像中国电视剧一样有着“大团圆”的结局,妻子口中满是嘲讽,心中是充满羡慕。
再分析下书名,我们可以猜想,书中是一对情侣好不容易才生出一个宝宝或者历经磨难才把婴儿养大或者类似的剧情。这是没有孩子的老师自己的期望(如果20年前还不知道妻子不育,那就是想要小孩)。对于妻子来说,无法生育是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看到这本书心中也是说不出的难受吧。
16,《长夜行》赛利纳小说。
《茫茫黑夜漫游》这部20世纪流浪汉小说的主人公,足迹踏遍大半个地球,他上过大学,打过零工,在战场上卖过命,当过逃兵,进过精神病院,开过诊所,跑过龙套,在男女关系中扮演过悲惨的角色。小说通过他几十年阴暗的人生旅程,暴露出整个世界处处是沉沉的黑夜,被认为是“本世纪中写得最为真切、最令人心碎的作品”。塞利纳对人对己毫不留情的解剖,幻觉史诗式的笔触,既抒情又俚俗、既雄辩又鄙陋乃至刻毒的语言表达,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塞利纳风格。
书描写的是人性黑暗和穷途末路,导演选了这本“最让人心碎的作品”最后将老师当头一棒打到,真是异常贴切。学生黑暗的人性终于把老师逼到穷途末路。
结尾也是对老师最大的讽刺。学生真的很有天赋,这令人惊叹的结尾完全和老师当时教的理论丝毫不差,“知道一个好的结局关键在哪吗?就是让读者感觉,我完全想不到会是这样,但又确实没有其他可能。”

注:所有文献资料均来自百度百科,作者对各文学大家及作品理解不深,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2016年1月20日星期三 新疆家中

登堂入室Dans la maison(2012)

又名:偷恋隔篱妈(港) / 在屋内 / 一家之主 / 一屋之主 / In The House

上映日期:2012-10-10(法国)片长:105分钟

主演:法布莱斯·鲁奇尼 恩斯特·吴默埃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导演:弗朗索瓦·欧容 编剧:胡安·梅约加 Juan Mayorga/弗朗索瓦·欧容 François Ozon

登堂入室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