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的確很精彩,和我的預期不同,本來我是不喜歡以對話和大量的敘述串聯起來的作品,感覺平緩無力,可這部電影,從一開場直至結尾,就通過大量的對話和克勞德的作文展現了強烈的緊湊感和故事性。也許起初並不吸引人,可隨著劇情的展開,越發引人入勝,強烈的抓住了觀者的心,這種仿佛被牽動的“好奇心”與興奮感愈加明顯,直至電影即將結束了前一刻。
也許,本身是克勞德在敘述,可隨後是吉爾曼或者部份觀眾們在期許。吉爾曼的指導符合作文的章法,卻又極大的影響了故事的開展——至少在某些關鍵的時刻。克勞德有其內心的期許,吉爾曼也有,他們不同的慾望互相交織、磨合,促使故事發展下去。
而許多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有力而緊湊。
克勞德是自己努力成為拉斐爾家中的一員,如同空氣般悄悄存在卻又產生致命的影響。對拉斐爾、對中產階級女性都產生了震動。克勞德這樣的少年與埃絲特之間,彼此是對方的誘惑者與被誘惑者,對於拉斐爾也一樣——兩個。吉爾曼慫恿他取代拉斐爾在家中的地位,而他也與父親建立了不同于原本父子的情感。克勞德自始至終,窺探著他們。
而劇中,常常虛實結合,一邊是克勞德在同拉斐爾家庭故事的進行,一邊是吉爾曼同克勞德的交談,不同情節出現在同一畫面的不同維度之中,極具效果。吉爾曼是一個旁觀者,觀看、點評并影響著克勞德的登堂入室。
吉爾曼說最好的結局是讓讀者意想不到,卻又不得不承認那是最好的結局。在克勞德的故事中,他做到了,如果那是結局的話。他進入了吉爾曼的家中,吉爾曼和珍娜成為了他故事的主題,一個新的家庭一種新的方式,他完成了新的介入——或是“破壞”。如其在電影結尾時說每個人都有機會介入別人的生活。其實從故事的一開始,吉爾曼就與克勞德彼此介入了,只是那時,吉爾曼并沒有成為他故事的主要對象——可從一開始,吉爾曼與克勞德就是電影的主角,就是我們凝視的主要對象。而這並不是電影的結局——克勞德說那也不是他故事的結局,他說他沒有結局。而影片的末尾,克勞德與吉爾曼——一個已經一無所有的男人,坐在可以觀察周圍所有房子的長椅上,他們展開了對於一場新的“介入”的討論——那對婦女。吉爾曼,一個已經落魄的男人,卻依舊對於這種探知的慾望無法拒絕,就像他流露出的那一串意味深長的笑容——無奈、欣喜、興奮還有悲哀與痛苦,珍娜說他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他知道自己痛苦的根源卻無法剔除他,而克勞德,與他一同窺探的“朋友”,陪伴著他。
結尾的鏡頭,頗像希區柯克的《後窗》,在那部電影中,主人翁窺探著對面樓層不同人物的生活,以一戶為主,想像著別人的生活,並且以為自己發現了一起謀殺案,可終究不過是自己的臆想而已。而《登堂入室》的最後,我們也看到了有一戶,一個男人槍殺了兩個人,我們聽到那尖叫;也有屋內,有人在跳舞••••••
而在整部電影中,克勞德與吉爾曼介入別人的生活,凝視著他們,而我們觀者,正凝視著他們的凝視,窺探著他們的窺探。結尾處,本來是克勞德與吉爾曼在觀察對面的房屋,我們借住他們的眼睛在看,而慢慢鏡頭越過了他們,我們成為了直接窺探的主體。而實際中,正是如此,我們每個人都很容易“介入”別人的生活也同時很容易被別人“介入”,危險的是,我們常常忘記了這種介入的存在,也忘記了自己是介入的主題還是對象,更忘記了自己對於“介入”本身的迷戀。

登堂入室Dans la maison(2012)

又名:偷恋隔篱妈(港) / 在屋内 / 一家之主 / 一屋之主 / In The House

上映日期:2012-10-10(法国)片长:105分钟

主演:法布莱斯·鲁奇尼 恩斯特·吴默埃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导演:弗朗索瓦·欧容 编剧:胡安·梅约加 Juan Mayorga/弗朗索瓦·欧容 François Ozon

登堂入室的影评